
摩西的天命是带领众多受苦受难的希伯来人逃离埃及,走向自由、幸福的迦南之地。
精卫鸟的天命是口衔草木,以决绝的身影从空中飞过,留下惊艳、骇世的弧线。我也是只精卫鸟,那只不被牢笼桎梏的鸟儿,满身的羽毛闪耀着自由的光芒,连翅尖毛端都煜煜生辉。我终将拼尽全力抖动着、旋舞着,把每一片羽毛上的光辉都抖落下去,化作一颗自由的种子耕植于你的心田,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树的模样。努力让文字不再只是一种符号、工具,而是有了温度,有了力量!
“是光”四季诗歌教育创始人康瑜曾经神情讲述过这样一段话,她说有一天校长跟她说:“康瑜你知道小镇的未来是谁的吗?是那些走不出去山的,只能留在山里面的孩子们。他们现在怎么样,未来的小镇就是怎么样的。” 康瑜眼里“走不出山的孩子”是怎样的呢? 贫瘠土地上的乡村留守儿童,长期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其中还有离异或者单亲的孩子,祖辈的疼爱使他们生性敏感而又情感脆弱,父辈疼爱的缺失又让他们对外的世界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所处的环境而又莫名的抱怨着。相信这是中国超过1亿儿童留守背景下的一个缩影,这缩影会刺痛每一个乡村教师。当面对这些孩子时,我总会心里默念着:“这个孩子会是一只鸿鹄,能够展翅高飞、翱翔云端,从而远离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个孩子会是一只黄鹂,能飞翔能歌唱,偶尔也会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的树枝上停留栖息;这个孩子会是一只蝼蚁,终究逃离不了脚下的土地,一生都会延续父辈的道路过活着。”我更在意的是那些蝼蚁命运的孩子,在钢筋水泥浇灌的都市丛林之地,他们如纤细、脆弱的芦苇,随风倒伏,终究扎不下根。他们不属于都市繁华之地,因为他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孩子的每一双眼睛都是明亮的,每一双眼睛里都能映射出你清晰的身影。那双明眸犹如春阳下悬垂于麦苗禾叶之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如果你看的仔细就会发现,麦苗的每一片叶子之上都有一颗露珠,恰如每一个孩子那一双明澈的眼睛。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能够直视那双明澈的眼睛,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人,是活生生的人,这人能思考、能逻辑,知敬畏、知是非,而不是什么器具、容具,更不是什么工具!因为教育不是简单的复制、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唤醒,是影响!是树与树的自由存在,风和风、云和云的自由存在!
兔儿吃草不是因为饿了吗,如果它流着泪吃草,那它该有多么的伤心!
牛儿喝水不是因为渴了吗,如果它流着泪喝水,那它该有多么的哀伤!
我们的教育不也是一样得吗?孩子的学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幸福的事情吗?何以变成了枯燥的、痛苦的学习,强制性的、逼迫性的去学习!岂不也是只流泪的兔子,强按头颅喝水的牛儿吗?
所有违背天性的教育都是罪恶的,所有违背人性的信仰都是邪恶的!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能量是无限的。我们要拥有独立的人格,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盲从于大众、不迷信于权威,敢于挑战、勇于质疑。
我闷应该追求学生拥有自由的思想: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独立精神 自由思想”,一个人思想是自由的,他的灵魂就是自由的!鸟儿的自由是翱翔天空,鱼儿的自由是畅游海洋,我们的自由是活出自我、张扬真我!
我们应该根植学生拥有温暖的情怀:情怀是你生命的底色,并且是暖色的,面对路旁的野花能够怦然心动,而不是熟视无睹;面对困固于沙坑的小鱼能够心生悲悯,而不是冷漠无情,不去挽救。面对头顶的星空能够心生敬畏,面对脚下的土地能够心怀感恩。
我的天命所在是脚下的土地,我的天职所系是让能够离开这片土地的人肋生双翼高飞翔,让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心生诗意笑暖阳。老师所希望的是,离开脚下这片土地的人,不管你怎样的荣华富贵,都不要泯灭人心向善的美好,秉持这份美好来温暖世界,如果你立于历史潮流的浪头,那么请你站在历史的一边,正义的一边,不要沦为邪恶的的鹰犬!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不论你如何的窘迫不堪,都不会心生作恶的念头,摒弃这种念头来正直地面对世事,如果你沉浮在时代洪流的底岸,那么请你勇敢一点、坚强一点,做冲破这堤岸溃坝的飞石,因为墙推倒了便是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