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注释】
▲乡原[yuàn]:同“乡愿”。左右逢源的老好人,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
【译文】
孔子说:“好好先生是伤害道德的人。”
【学而思】
参读:
《子路篇》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卫灵公篇》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知识扩展】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yǒu],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tè]矣。”
(万章说:“全乡的人都称他是老好人,到哪儿都被视为老好人,孔子却认为他是戕害道德的贼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这种人,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却列举不出缺点,想指责他却又没什么好指责的,他只是和世俗同流合污,平时看似忠诚老实,处事廉洁方正,大家都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做得正确,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不符合尧舜之道,所以孔子说他是戕害道德的贼子。孔子说:‘厌恶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杂草,是怕它混淆禾苗;厌恶花言巧语,是怕它会迷乱仁义;厌恶夸夸其谈,是怕它会扰乱诚信;厌恶郑国的音乐,是怕它会搅乱雅乐;厌恶紫色,是怕它混乱正红色;厌恶乡里的老好人,是怕他搞乱道德。’君子所做所为只不过是使一切都回归正道罢了。回归正道,百姓就会奋发振作,百姓振作了,也就没有了邪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