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11273/2b76f5621f435aa6.jpg)
今天看完了《科技想要什么》,受益匪浅的是这本书重塑了我对科技的固有印象。对我的世界观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冲击,原来科技对我而言是什么呢?大概犹如,一些杂乱的金属拼凑起来的特殊用途的工具,然而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错了,科技不仅仅是工具,它的存在更是生命的延续。
这本书的标题是“科技想要什么”这明显是个问句,那么置身于人类世界的你会如何替科技回答这个问题?我看过《全球通史》,其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科技是促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然而人类史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子的。
《全球通史》中科技的样子:
远古时期的人类,没有土地没有国家的概念,但人类本质上还是属于群居动物,所以在面对生存的时候还是会一同出去觅食,而食物来源完全就是靠天吃饭的,这边啃光了喝完了,吃得差不多了就赶紧转移阵地,所以和大多数的群居性动物是一样的,比如羊,狼,或者再近点的游牧族一样但有着本质的区别,犹如蝗虫四处觅食四处打猎,所以当时在极度匮乏科技的情况下完完全全就是“采集者”。
奴隶制的产生
但有了劳动工具的情况下,远古人学聪明了,直接驻扎在流域,所以才会有流域文明,辉煌的人类文明就此开始。有了科技的存在才促进了生产力,也是因为有了生产力,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人多事情就多所以需要有个统领也可称之为部落首领。同时人口一多,生产力不够咋整?
那么首先让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生产力和什么有关系?要么科技创新比如提升生产效率,要么就是缺少劳动力。而当时的科技还是靠石头做的木头做的生产工具,好一点的就是商周时期的青铜,但这些工具要么极软要么极硬且脆,所以生产率并不高。于是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人力。就如我在上面说过的,当时的部落文明已经产生,那么部落之间为了土地经常干架也是常有的是——今天你夺我土地,明天我抢你妻儿,被俘虏的人成了提供劳动力的奴隶。于是,因为科技的不够发达,奴隶制已然形成。
封建制的形成
奴隶制一直持续着,从商周直至春秋战国,最后是被秦国废除的,被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封建制代替。之所以符合时代的发展有个很明显的事件是,铁具的应用。因为铁具的应用,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进展,剩余劳动力就显得很多余了。所以奴隶制就更不被时代所接受。最终被封建制所替代,延续千年。
资本主义的产生
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有了灯有了蒸汽动力,无论在生产力,交通,乃至科技领域都在极速发展。西方世界引发了一次巨大的资本潮流。按现在的话说可以称之为“创业”——努力开拓人类的新边疆。在世界各地建立属于自己的殖民地已经形成一种热潮。其中,获益最大的就是,每次都准准的站在科技带来的风口的大不列颠帝国——史称“日不落帝国”。哪怕到了现在,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社会属性不曾改变。但我们可以接着联想,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本是否仍是人类的追求,还是会像马克思所言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切仍旧是个迷,也许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或许更长久。但那一天终究会来临的。
由此可见,科技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但对于我们人类的认知而言,我想科技仅仅就是一种工具而已,完全服务于人类,然而《科技想要什么》这本书直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耳光。科技的确是一种工具,但它并不完全服务于人类。技术的存在是为了协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包括我们是怎么来的,甚至于我们终将走向何处。比起冷冰冰的专业术语,也许拥有哲学体系才能够称之为智慧吧!
这本书分成四个部分,而这四个部分总体而言就是为了,解决作者第一篇章所提的问题:科技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力量贯穿于科技始终?而其最终目的是理解科技想要什么?这才是作者的目的,科技也是生命,那么科技就一定有其需求。
起源
要了解科技的发展就要先了解它的起源,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科技早于人类的出现。早于人类之前就有很多动物学会用工具觅食,或者建造自己栖息地。直至后来的类人猿也很适时的利用了这一点,采集捕食都会用到必要的工具,但工具在很早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多大发展,原因是缺少创造力,同时在当时的群落里,智人只能算是采集者并非是定居者,。这边吃完了就要换个地,正因如此他们需要长期跋涉,消耗大量能量的同时还要忍饥挨饿,所以人类的总体寿命水平大概在三十岁左右,因此,知识就不大可能从老一辈传给下一辈,也就无法起到口口相传的作用,抑制了产生新知识的可能性,科技也就无法创新发展。
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正是语言的产生,因为语言,人类可以彼此交流想法,产生创新思维,于是科技就得到了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促进了语言的生成,也就是续上了人脑子里的那根弦。有个理论是工具的使用促进了脑子的发育,于是产生了语言。科技训化了人类,同时人类改进了科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化,和谐统一。
规则
历史上科技的发展方向:
科技对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这两者只能说是一半一半,有了科技所以世界上的物资资源更加丰富,但另一方面,因为科技的存在,战争,由科技衍生出的污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也让我们应接不暇。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技的好处一定比他所带来得弊端多出一点,哪怕是1%都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一点进步可以从社会财富,人类平均寿命,还有智力中看出。
同时,因为科技的进步使得人口大幅度的增长,现在由已知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人口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一群人的智慧比一个人看到的可能性要多得多。而且,人口的增长,社会的总财富就增加,但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随着物质生活逐渐改善,现在的人口增长率正越来越低,这已经是种难以避免的趋势。难么问题来了,既然人口数量是科技与财富的推动力,那么在未来的一个世纪里,科技与经济会减弱还是停滞不前?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科技的一些属性:
进化
科技和生物一样有其发展方向,而这种方向又有其必然性那就是进化。
说到进化,我不得不把科技与生物进行对比。生物进化有其必然性的发展方向吗?对于传统的结论而言,生物进化方向是随机性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对于独立进化的动物而言似乎个个都迫不及待的进化出眼睛等等,除此之外,进化基本都是朝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而科技呢?科技自然也是如此,纵观人类的科技史,都是从微小的部件慢慢整合成复杂的个体,这已经是种趋势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呢?这与“外谪”有关系,这个世界就是趋向于混乱与无序的状态,而这就像是灵魂一样被注入了生物与科技之中。
同时,科技又有其趋同性,一种新科技的发明并非是随机性的,而是有其必然性,电灯的发明真的仅仅是偶然吗?不,早在艾迪生发明之前就有人开始研究了。还有,电话,电视,飞机……科技的发明,不一而足。有不一样的人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进行研究,被发明出来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就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有与他同时期的人在研究,他之所以伟大在于使这项研究提前了几十年。本质上,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然而他们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由于科学的必然性深陷于竞争的漩涡当中。
科技与生命如此的相似,又如此契合。我们已经被科技所包围,科技带给人类便捷的同时,有时又是如此的桀骜不驯难以驾驭,生态,环境,恐怖的力量,无一不与科技相关联。当科技有其自主性后,我们是否还有这个底气指着它说:这只“怪兽”是属于我的?当这只怪兽渐渐长大时,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它想要的是什么?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人类的工具。
凯文凯利认为,作为一种具备生命特征的,活得新生的有机体,“科技为我们提供机会去发现自己,更重要的是预测未来的自己”。同时科技正将所有的思维缝合在一起。正是科技元素与生命界这种彼此交织、缠绕、融合、嵌入的历程,让人们领受科技元素激昂的创造力的同时,超越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的二分对垒,倾听科技生命的空谷回声。
科技,想要拥抱生命,创造新的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