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李商隐
将军大旆扫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
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
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廷中。
【注解】
1. 将军:这里指李彦佐。《资治通鉴》:“(六月)诏王元逵、李彦佐、刘沔、王茂元、何弘敬以七月中旬五道齐进。”(七月)“德裕因请以天德防御使石雄为(李)彦佐之副,俟至军中,令代之。乙巳(十八日),以(石)雄为晋绛行营节度副使,仍诏彦佐进屯翼城。”
2. 行次:谓行旅到达。《金史·斡带传》:“行次活罗海川撒阿村,召诸部。”
3. 昭应:唐时城名,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唐昭应城北面渭水,南枕骊山,东环临河,西绕渔水,山川形胜,独秀关中,一派“商贾繁会,里闾阗咽”的繁荣景象。
4. 户部:古代官署名。秦为治粟内史,汉为大司农。三国以后,常置度支尚书及左民尚书,掌财用及户籍。隋设民部尚书,唐因之,高宗即位,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称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五代至清相沿不改。
5. 郎中: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沿置。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另尚书台设郎中司诏策文书。晋武帝置尚书诸曹郎中,郎中为尚书曹司之长。隋唐迄清,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清末始废。
7. 攻讨:攻击讨伐。《三国志·吴志·吕岱传》:“廖式作乱…… 权遣使追拜岱交州牧,及遣诸将唐咨等骆驿相继,攻讨一年破之。”宋苏辙《三论渠阳边事札子》:“欲遣间谍招诱,必用土人;欲行窥伺攻讨,必用土兵。”
8. 狂童:指狂悖作乱的人。童,奴才。此为鄙称。唐韩愈《送张道士序》:“臣有平贼策,狂童不难治。”唐韩偓《乱后却至近甸有感》诗:“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9. 诏选:皇帝下诏任命。《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 咸平三年十二月丁未,诏选判司簿尉充吏部流内铨南曹主事。”
10. 名贤:著名的贤人。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聘士彭城姜肱》:“中常侍曹节秉国之权,大作威福,翼宠名贤,以弭己谤。”唐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诗:“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
11. 武功:指武事。《诗·豳风·七月》:“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孔颖达疏:“至二之日之时,君臣及其民俱出田猎,则继续武事,年常习之,使不忘战也。”
12. 虎牙:《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盖延〉:盖延字巨卿,渔阳要阳人也。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光武即位,以延为虎牙将军。
13. 故绛:春秋时晋国曾经的都城。唐朝时为翼城县。时“晋绛行营”所在地。
14. 含鸡舌:《汉官仪》尚书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其边以丹漆地,故曰丹墀。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
15. 新丰:县名。汉高祖七年置,唐废。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西北。
16. 鱼游沸鼎:《昭明文选》卷四十三南朝梁·丘希范(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唐·李善注引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燋烂。”
17. 鸟覆危巢:《诗经·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东汉·郑玄笺:“巢之翘翘而危,以其所托枝条弱也。”
18. 燕然勒石:《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咏边塞立功之典。
19. 勋庸:功勋。《旧唐书·李嗣业传》:“总骁果之众,亲当矢石,频立勋庸。”明姚茂良《精忠记·伏阙》:“似此勋庸,乞加封赠,满门荣宠。”
20. 纶綍:《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孔颖达疏:“‘王言如纶,其出如綍’者,亦言渐大,出如綍也。綍又大于纶。”后因称皇帝的诏令为“纶綍”。
简译:
此诗当作于会昌三年八月前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四月,昭义镇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抗拒朝命自立,朝廷调集八镇兵马,从四面向昭义军进伐。户部李郎中在这次讨伐刘稹的军事行动中,临时担任(充)昭义攻讨使,李商隐在昭应县的路上遇到了他,赠此诗以送别。
李彦佐将军率兵扫除刘稹这个叛贼,皇上下诏选调你(李郎中)这样的贤良之臣,去在军事方面辅助他。
所以,你作为尚书郎从远处赶来,去将军的晋绛行营,路过昭应这里。
看来,刘稹叛军就像开水锅中的游鱼,蹦跶不了几天了,他的老巢就和那高树上飘摇的鸟巢差不多,经风一吹就会坠落。
祝你像窦宪一样,刻石以纪汉功,早日破敌,等待着朝廷对你的封赏吧。
脉络浅析:
这是一首赠诗,以叙事的方式,赞颂了李彦佐将军和李郎中平判乱贼的行为,表达了对乱臣贼子的痛恨,和渴望早日平叛的心情。
首联以事态起笔,写李彦佐将军率兵平叛,李郎中奉诏前来辅助。“将军”和“大旆”喻示了征伐大军的威武之势。“诏选”和“名贤”表达了对李郎中的赞颂。
颔联承接上联之意,写自己和李郎中在“昭应县道”相逢的原因,扣题“昭应县道”。使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虎牙”,把李彦佐将军比作东汉的盖延,赞其高大威武。二是“含鸡舌”,即贴合李郎中“尚书郎”的身份,又切合其奉旨前来之事。用典非常贴切。
颈联转写叛贼刘稹,使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鱼游沸鼎”,喻指叛军的末日不长了。二是“鸟覆危巢”,喻指刘稹的老巢已经弱不禁风。
尾联也使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燕然勒石”,表达了希望能够早日平叛之心。一个是“纶綍”,“伫光”意思是立于光芒之中,意思是李将军和李郎中你们必将立下战功,而获得皇上的封赏,表达了祝愿之情。
整首诗使用了借代、比喻和典故的修辞手法,特别是一连使用了六个典故,正是李商隐的风格。表达了对乱臣贼子的痛恨之情,和渴望早日平叛爱国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