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的新闻让人频频感叹生命无常,所有的来日方长都敌不过无常。命有没有定数,是老天注定还是人为努力可以决定,挺值得我们思考。
推古鉴今所以不惑。孔子与鲁哀公有两段关于命与寿的对话,或许能让我们从中有所借鉴。
一、关于命运。
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他举了2个事实为例:一个是纣王时,一只小鸟生了一只大鸟,占卜的说:以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帝辛凭借这个好兆头,不修国政,亢暴无极,以致殷亡。这是以己逆天,福兆反而变成灾祸的例子。另一个是纣的先祖太戊时,出现妖蘖(树木生长出现了反常的现象),朝堂上长出桑毂,七天就长得两手合抱之粗。占卜的说:意者国亡。太戊非常恐惧,开始修身养性,效法先王治国之道以安百姓,三年之德足以怀远能迩。这是以己逆天,得祸为福的例子。这2个例子一正一反。
关于命运,鲁哀公相信一国之命运是天定的,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孔子则认为国家的存亡祸福源于自身,天灾地祸都不能改变国家命运。所有天灾地祸、异相怪征都不过是一种警示,对君主、人臣治国理政的警告。孔子是个无神论者,他否认命全由天定,而是反求诸己,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即使老天有意想帮你,但你自己作死,那就会死得很快,祸乃福所伏;即使老天不想帮你,但通过自己努力也能逆袭改变天意,毕竟天助自助者,损有余补不足,福乃祸所倚。
孔子对命与寿的认识二、关于长寿。
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智慧的人长寿还是仁德的人长寿)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关于长寿,鲁哀公认为智者和仁者长寿是因为他们有智慧或仁德。孔子认为长寿这个事儿有些是可以自己求来的,有些却是自己找的,有三种死亡并非命运的安排而是咎由自取。起居没有规律,饮食不定时不定量,休息或者工作过度了,病死。不守本分冒犯主上,欲望贪求太多无法满足为非做歹,东窗事发,被判处死刑。自不量力,拿鸡蛋砸石头,没有理由的愤怒,刀兵杀之。相反智士仁人则得寿有方:饮食有节,动静有义,喜怒有时,怡情养性而得以长寿,智者仁者是因为懂得养护性命而长寿,并非有智或仁的名头缘故。孔子这里提到了身体和情绪2方面的健康。
孔子并不否定天命,还总结出“五十而知天命”,但也不语怪力乱神,他认为可以改变的就在自己、就在当下,很务实。既然生命无法跳出规律,我们可以努力的就是顺时、顺势而养性、养生。素书有言: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怕死就不要作死,行凶者自然无道。修德好善自然有道,有道则有寿。
孔子对命与寿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