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之利他行为
自私的基因
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
这里的利他行为是指个体层面的,具体的形式包括:父母抚养下一代的子女、同物种兄弟之间的帮助行为、鲸群帮助无法上浮的同类出水换气、雏鸡发现食物发出声音召唤同类、偶尔发生的母猴收养被遗弃的小猴……
简单来说,利他行为是指没有令个体利益最大化,而是选择了群体利益的最大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个体的利他行为呢?是不是每次需要做出行为的时候,动物进行了复杂的计算,最终决定了采取某一行为?显然不是的,如果有农村的生活经验,你会发现雏鸡看见食物就会叫,而不是沉思一会选在再叫,对动物而言,如何行为是它的本能趋势,而不是有意识地选择。
基因的亲属有别
那么,这些利他行为为什么没有发生在狮子和羚羊之间,没有发生鹰和田鼠之间?或许是因为两个物种内部的相同基因太少了。作者给出了一个简要的评估方式。
示例家谱图首先认为每个下一代遗传上一代的个体基因的概率为1/2。假设我们需要评估AB之间的基因相似度,首先,先找到A和B的共同祖先C,A和C之间代距为3,B和C之间代距也为3,两者与C的代距之和为6他们之间基因相似程度为(1/2)^6。
我们也可以估算F和G的基因相似度,由于他们同父同母,因此具有两位共同的祖先,因此他们的基因相似度为((1/2)2+1/2)2)=1/2。
F和C的基因相似度则为1/2。
很显然,父母与子女,同父同母的兄弟基因相似度都为1/2,而其他近亲则低很多,而堂兄弟子女之间的1/64的基因相似度,作者认为这一相似度与物种内部的其他某种个体之间的相似度差不多。个体往往对具有更多相似基因的个体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一个操纵其个体拯救5个堂兄弟或姐妹,但自己因而牺牲的基因在种群中是不会兴旺起来的,但拯救5个兄弟或10个第一代堂兄弟姐妹的基因却会兴旺起来。一个准备自我牺牲的利他基因如果要取得成功,它至少要拯救两个以上的兄弟姐妹(子女或父母),或4个以上的异父异母兄弟姐妹(叔父,叔母,伯父,伯母,侄子,侄女,祖父母,孙子孙女)或8个以上的第一代堂兄弟姐妹,等等。按平均计算,这样的基因才有可能在利他主义者所拯救的个体内存在下去,同时这些个体的数目足以补偿利他主义者自身死亡所带来的损失。
为什么同样是1/2的相似度,父母对子女要比兄弟之间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作者认为这里存在一个肯定度的问题,即父母确定谁是自己的子女要比兄弟确定谁是自己兄弟更容易;进一步细分,雌性动物往往比雄性动物更善于分辨出谁是自己的子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雌性动物往往在照顾下一代中表现出更多的牺牲,而雄性动物往往不愿意在照顾下一代中投入,部分物种发展出了雄性更擅长繁殖的能力。雌性、雄性动物对下一代的策略也可以通过进化稳定策略来解释,当大部分雌性动物都表现出更照顾下一代,雄性动物更多繁殖下一代的时候,这些繁殖策略也会变成这一物种的守则。
那如何解释母猴领养孤儿猴子的行为?
上述利他行为的分析,是极端的简化和假设,更清晰的解释:从基因层面而言,这要是有利于基因保存的行为,都会得以保留。更准确的说,是不利于基因保留的个体行为,都会被自然选择所抛弃。
因此,物种的有助于体内基因保存的利他行为为作为大多数的本能得以遗传,但是具体个体的行为特征还拒绝与当时的情境,比如雏鸡如果发出呼声会吸引到猫来咬它,可能以后它就不再会看见食物发出声音了。同时,对于领养孤儿猴子的母猴而言,有可能是她刚刚丧失自己的幼猴;也有一种解释为,是老年母猴欺骗少年母猴抚养;也有认为,抚养孤猴可以习地照顾幼猴的经验。这些假说都能够都能够自圆其说,这些假设提醒我们的是:基因层面对利他行为的解释,可以提供理解物种行为新的角度,但绝不是绝对和唯一的角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