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直在思考“格局”的释义。好像一直熟悉这两个字,说一个人有格局,一定是赞美有嘉,且是很稀罕的赞美,与财富和权力无关,一个超脱凡夫俗子的美誉。
百度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所以说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样。”这种解释只是分别解释了两个字,格局的含义依然没有直观地表达出 来。
格局,我最初的理解, 是一个一个的格子布成的局,有的人只有一个格子,有的人有几个格子,有的人有许多许多格子,每个人的这些格子呈不同形状分布着,构成一幅幅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画面。人生,便在不同的格子里跳跃、切换,活出人间百态,千般滋味。即是一个人的格局。格子多了,格局就大了。后来想想,这种直观的解释好像不太合适。如果在格子间跳跃的轨迹奇异怪诞或一团乱麻,要么是胡作非为,要么是庸庸碌碌,应当不算是有格局的人生。
闲来与一摄影师好友聊天,我说,现在的摄影作品太唯美了,美轮美奂的画面和色彩,看多了觉得没什么感觉。一个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是无法复制的,应该是刻画一个事件,刻画一个时代。他立即附和并举例,九十年代初的雅园湖农贸市场,临近春节的时候,步行和骑着自行车的人流,从通海桥到人民大会堂,黑压压一片,当时如果有人在市场南侧的房产公司宿舍楼三楼拍照,那这幅照片太有意义了:再也无法复制当年的场景,那熙熙攘攘的人流,自行车为主的交通工具,临近春节时的繁荣市场,还有那些朴实的被冻得红扑扑的脸堂,当然,还有那些急切的、兴奋的、愤怒的、开心的。。。。。。各种各样的表情,那种场景无法再现了。只需要一个制高点,选择一个俯视的角度,咔嚓一下,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可惜,没有人拍下这个场景。聊天在一阵唏嘘中结束。
忽然醒悟,这应该是一位摄影师应有的格局。
格局,应该是一种透彻的认知能力。现在如果审视这张照片,不难发现,摄影者的视角从雅园湖市场,延伸到江海中路,画面是丰富的,热闹的,你能感受到熙熙攘攘的节日气氛;从临近春节的某一天,人们簇拥着采购年货,衣着和市场的商品一样简单,却很自然,你可以在这张照片里,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当然,也可以从一个县城,延伸开去,去看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那个时期的中华民族。
很显然,这种认知能力,包括了观察能力和洞察能力,在全面看清楚事物本身,还要从表面到实质,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
很久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记不清是哪位大师的随笔,谈到了做个明白人。也许世事纷繁复杂迷乱了眼眸,一些事,一些人,实在看不明白,甚至面目全非。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老先生盛年尚力所不能及,在岌岌弥衰间,发出这样的感叹。是看清了一些事,还是看透了一些事。当时就很疑惑这样的说法,做个明白人很难吗!!!
大学毕业就在机关工作,三十载悠悠岁月,韶华已逝,方才发现,做个明白人其实很难。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年少气盛”多少带点讥讽的贬义,其实就是神经大条的莽撞少年。
机关里的见面寒暄是公共空间司空见惯的人际交往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要看得明白寒暄的真实态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热情的背后,或许是深深的冷漠;迎合的背后,可能是决绝的否定;笑容的背后也许是张仇视得扭曲的脸,木然的表情下可能隐藏着惊涛骇浪般的喜欢或憎恶。。。。。。能人往往拥有这样的超能力,一付充满如沐春风的笑容的脸,一串小碎步摇曳生姿,打情骂俏般的娇嗔,甜言蜜语似的柔和。
奈何,接受过启蒙、被现代文明洗礼的世界观,实在看不明白。头破血流走到今天,貌似看懂一些事情,实属不易。当年咿咿呀呀唱的《雾里看花》,倒是十分贴切的描述:“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 ,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倒是很奇怪,这些随意践踏的灵魂,何处安放?!
那老先生,弥老间固然愈发明白了。
格局是一种认知,认知程度自然有高有低, 完善地应对认知,超出思维定式的认知,才是格局。
科员要晋升科长,科长要晋升局长,局长要晋升处长;有一百万,想着一千万,有一千万,想着一个亿。。。。。那些乱象众生的雾里花,无非都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王村长和开砖厂的李老板所住的村东头就是我世界观里的政治经济中心。 村东头 就意味着先进,繁荣。村西头就意味着贫穷,落后。其实东边也就有几件砖瓦房和一个小卖部。”
老先生想明白了,固然成就了他的人生格局。
格局,哲学味道太重,无能力深究,浅谈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