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掌控和允许

作者: 林夕枫起 | 来源:发表于2022-08-04 06:00 被阅读0次

一两个月前,和罗莎谈起这个话题,当时对她说我写一篇文章说说我是怎么想的,当时信心满满,感觉好多话想说,可是提笔却不知如何写。

这个题目在简书的草稿里放了好久,放着是想让自己记着,有一日是要写的。一时语塞,无法写出,是我如鲠在喉,上不来下不去,自己以为自己清楚真要说却发现自己也没有那么清楚,或是觉得知道却做不到如何写呢。

如今有些释然,人本来就是在不断成长改变自己的路上。彼时我理解或者做到的掌控和允许是那样的,如今我能做到的这样的,本就没什么不妥。

人的掌控欲望是天生的,小婴儿一出生都是紧紧攥着小手,是要抓住什么才是感到安全的。人们担心害怕是因为对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未知,无法掌控,一旦了解,即便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也不会太担心害拍,只是去想如何应对了。

在学校,相对环境简单,我们努力学习,可考试结果也不一定完全掌控,有时复习偏了,有时发挥失常,当然学习成绩大概率是能反应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

进入社会,发生什么事,遇到什么人,变化会更多,到最后你会发现,我们能掌控的只有自己。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会让自己不舒服,我们需要明白。

我们无法预见和控制会遇到什么问题,可我们能够选择逃避还是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无法控制结果,可我们可以在过程中把握,可以选择接受还是拒绝。

当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明白无论是谁,都很难掌控所发生的事,转而我们会控制自己身边最亲的人,比如自己的配偶,他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仿佛要拿刻刀把他刻成自己喜欢的理想的模样,我们拒绝接受他本来的样子,于是吵架、冷战成为生活的常态,因为没有人能改变另一个人。

我们会控制家里最弱小的那个人—孩子,因为从小婴儿开始就照顾他,等他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们还想当然的,以爱之名,以为他好的名义去控制他。我们嘴上说尊重,心里却还是希望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尤其是中国的家长。于是乎,孩子叛逆,亲子关系紧张,原来那个乖巧的孩子变得乖张,可如果孩子一味顺从压抑自己,丧失了自己的他会快乐吗?

我读海灵格的《允许》,一遍又一遍,我懵懵懂懂,从来没想过很多时候的烦恼都是庸人自扰,只当它是你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障碍,接纳它、允许它,所有的坎都会过去。

允许事情是如此的开始,如此的发展,如此的结束,若我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伤害的只有自己。

允许别人如他所是,他会有这样的所思所想,如此的评判我、对待我,若我觉得他应该是另外一种样子,伤害的只有自己。

允许自己有了这样的念头,任它存在,任它消失,该来会来,该走会走,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伤害的只有自己。

允许自己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任其发生,任其穿过,情绪只是身体上的感受,越是抗拒,越是强烈,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绪,伤害的只有自己。

也允许自己就是这个样子,我不完美,就是这样的表现,我表现如何,就任我表现如何,若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样子,伤害的只有自己。

我们学着允许,允许事情的发生,允许、尊重别人的想法、做法,其实最难的是允许自己。我们从小被养育、养成的想法和习惯,早已成为自然。

有没有某个时候,忙的时候会抱怨没有时间休息,休息时又恐慌空虚,觉得无所事事的自己像犯了罪一样,浑身不自在,想做点事又做不了,看书又看不进去。我们的身体想放松,大脑却不同意。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需要感受一下,不努力也可以!不做事也可以!无所事事也可以!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有些时间就是用来做自己放松的事。

我们需要被允许,允许自己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得到爱,我不好也能得到爱,允许自己也需要力量,没有力量去允许自己是一种儿童状态。

曾经的我们做什么事需要得到父母的允许,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好似干什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其实最需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允许。

走着走着明白,所有的事情、他人我们无法掌控,也不用经过我们允许,我们能做的只有突破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允许自己,掌控自己。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事,允许别人的事,剩下的交给老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5.掌控和允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hs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