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81 晋治杞田(上)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81 晋治杞田(上)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9-07 23:13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齐国在经历了崔、庆等势力在短时间内先后灭亡,而新掌权的 “惠族” 在利益分配上又没能广泛地照顾异姓贵族局面下,面临着进一步发生冲突甚至导致执政权更迭的巨大潜在风险。

    对于一个实力受到严重削弱的齐国,晋国的执政者迅速达成共识,应该抓住机会在其侧近培育一个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以图长期消耗其国力,使其无法分心西顾。

    然而就齐国周边局势来看,有价值的选项却并不多。历史上曾经的主要竞争对手莱夷和纪国已经全部被齐国征服,独立的主要邦国只剩下鲁、莒、杞等:

    齐国周边主要邦国形势

    如图,位于东海之滨的己姓莒国(靠海的三个红圈)内部局势混乱,且屡次被齐国击败,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形成威胁,并已经由于 “且于之役”(前549)败于齐师而公开向齐国降服(前548);鲁国(内陆的七个红圈)尽管通过与晋国配合而保全了大部分实力,但是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更不用说其宿敌邾国(鲁国南面的蓝圈)已经成为齐国属国,与齐国始终据有的 “汶阳之田” 形成对鲁国的南北夹击之势。

    这样看来,鲁、莒的利用价值都非常有限,必须另外再扶持一个新势力对齐国形成更为直接的威胁,于是杞国(鲁、莒之间的紫圈)就被选中了。

    由于各种资料的缺失,杞国所在的具体地望始终存在着争议,不过最直接的记载仍然首先参考《传》文:

    ……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不书其人,有阙也……(左传.僖公十四年)

    此记载指前646年,也即齐桓公四十年。由于杞国在上一年已经几乎为淮夷所灭,所以齐国发动诸侯将其迁移到缘陵重新安置并筑城,不过由于筑城不完备或者如杜预所说的器用不齐全而受到《经》作者的批评,所以书城杞之事而不名其人以示惩戒。

    如果按照《公羊传》的说法:

    ……孰城之?城杞也。曷为城杞?灭也。孰灭之?盖徐、莒胁之。曷为不言徐、莒胁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也……(公羊传.僖公十四年)

    也即公羊高转述孔丘、子夏之言论认为由于齐国的无能,导致杞国一度被徐、莒等淮夷方国攻灭而被迫迁移至缘陵。并进一步指出齐桓公复封杞国有僭越之嫌疑,这就有些苛求了。

    类似地,《谷梁传》更加刻薄地批评齐侯说 “桓德衰矣”。

    不过无论如何,在齐桓公的安排下从此杞国就在 “缘陵” 这个地方安顿下来了,但是缘陵究竟又在何方呢?按照《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所载,所谓缘陵即营陵,在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五十里附近的安丘县附近:

    相传杞国所在的昌乐县境内

    如图,昌乐东南接近安丘县境,而近年安丘县黄旗堡乡杞城村已经发现了周代遗留的古城迹。按照《水经注·汶水》条的说法,认为此地为 “故夏后之斟灌国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号曰淳于国。” 所谓淳于国也即商汤灭夏之后夏后氏的苗裔淳维是也。从地理位置上看,此地春秋初期属纪国所有,齐桓公之兄齐襄公在位期间攻灭纪国(前690),当杞国被淮夷所破之后不得不迁入齐国境内的这片新征服领土(前646)。

    一切听起来似乎都合情合理。但是仔细一想,这里其实还存在很多问题的。

    首先,所谓的考古学发现并不直接支持春秋时期杞国都于安丘或昌乐东南,因为周代城迹完全可能属于齐国或者之前的纪国等,而《水经注》本身也并没有提供直接的证据支持安丘就是淳于国这一判断。

    其次,最终杞国于战国初期的公元前445年,也即鲁悼公二十三年、齐宣公十一年亡于楚。当时正是楚献惠王四十四年,而这个时候越国尚据有原莒国的琅琊作为北方的新都。尽管吴国灭亡后并楚国可能逐渐填补这一势力真空,但是否有能力深入齐国腹地的昌乐、安丘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最后,按照《经》、《传》文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与杞国始终存在直接的接壤。譬如鲁僖公年间曾经有入杞责礼的记载(前633):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春秋.僖公二十七年)

    而就在上一年,齐师伐鲁,鲁国不敢正面迎战,只得派展喜用口舌说服齐师返回。此时很难想象能够轻易越过鲁中丘陵地带攻入齐国腹地。

    又如鲁宣公末年曾有帅师伐杞的记载(前591):

    ……十有八年春……公伐杞……(春秋.宣公十八年)

    此时正值齐顷公对鲁国保持强大压力的时候,所以如果杞国真的在今昌乐、安丘县境,鲁国恐怕是没有实力深入齐境去攻打杞国的。

    而到了鲁襄公出访楚国返回、季武子私自夺取卞邑的这一年(前544),又有晋国为杞国夺取鲁国土地的事件:

    ……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弗尽归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所以直到此时鲁国东疆仍与杞国接壤,故而杞地不可能远在昌乐、安丘县境,而应该更加靠西南而接近鲁国。

    那么杞国地望之谜该如何破解呢?此需要拜近现代的考古学所赐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81 晋治杞田(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pv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