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拖延症,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大倒苦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8990/5a073360d8e2b653.jpg)
拖延症,就像近视眼,有真假之分。
场景一:有些时候,有些拖延,往往是你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就是不想做,等到不得不做的时候,你会在截止日期前疯狂的输出,努力追赶,在时间刚刚好的时候,如愿交上合格答卷。
场景二:有些时候,有些拖延,往往是你不知道怎么做,如何做,就是不会做,掘地三尺找方法,截止日期前,依然是散乱,一地鸡毛的胡乱对付,延迟交付,加班是家常便饭。最终,勉强应付。
场景一是高效处理问题,解决事情,称不上拖延,有时候,是高效的代名词。这是假拖延。
场景二是真的解决不了,能力不足的拖延,事情没整好,身心都疲劳,这是真拖延。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8990/b7003deea58063d8.jpg)
面对拖延症,我们该咋弄呢?
很简单,升级自己能力,加强时间管理。
能力问题解决,你不在焦虑,拖延,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时间控制精确,你会为时间如何度过复盘,看看哪里没做好时间都去哪里了。找到时间的真空,认真对待,让时间变成金钱。
我之前也有拖延症,不到最后不干活,有时候着急就是应付。
为了不再着急,不再急匆匆的让自己总是追赶时间,就把时间弹性分配下。
常规事务,时间上精准卡,就那么多时间处理掉。给多了就是浪费。
古典老师曾经讲个故事:给学生布置作业,如果是两天后完成,完成率非常低。如果是完成后下课,基本都能搞定。
时间越多,完成越差劲。因为在我们心中,未来总感觉时间很多,晚点没关系,就成了拖延。而你规定时间完成,反而让大家抓紧搞定,为的是早点下课。
这就是人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8990/ed407b1f930a8556.jpg)
非常规事务,弹性安排成段时间,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效率还不错。
下午写一篇长文,用了一个半小时搞定。原来以为会两个小时,一心写的时候,进入心流状态,只想着完成这件事,效率奇高。
拖延症,其实是心懒,人性使然,老少通吃。问一问自己是能力问题,还是时间问题。针对性用力,给自己一个原动力,一个微习惯,慢慢就会习惯成自然的解决掉。
面对拖延,不害怕,不要脸,不着急,剩下的都不是事儿。
后记:
坚持日更40/60天,微习惯带给我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