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40899bb319dfbb5e.jpg)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有今生的擦肩而过!
缘分是机缘巧合,缘分是天意,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
有的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一眼万年,仿佛早已认识了很多年,不是成为知己就是成为情人;
有的人,天天见面,却能够相互不理,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人生路漫漫,总有你错过的风景,但有些人从未与你谋面,你却与他神交已久 。
世人都说,“有一种知己,叫李白杜甫!”
人生短暂,知己难求,当年李白遇到杜甫,那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相遇,堪比“火星撞地球”。
之前,他们二人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一见面就有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把酒言欢,互相唱和,遂成为知己。
而我们今天的诗人赵翼与袁枚的西湖偶遇,可谓诗坛上的一大幸事,就如当年的李白和杜甫,白居易与元稹。
袁枚年长赵翼十一岁,堪称赵翼的长辈,他少有才名,23岁中进士,选中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外调地方为官,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法制,不畏权贵,造福一方,颇有政绩。
但袁枚无意利禄,和赵翼辞官侍母一样,34岁时就因父亲去世,以奉养老母为由归隐于南京小仓山随园,此后近五十年的时间,都以写书著述为生。
袁枚有才华,诗歌和散文都非常知名,而且,他的居住地随园也是彼时文人雅士的云集之所,赵翼对这位前辈自是敬仰已久,只恨无缘相见。
这二位才子,虽未谋面,但很久以前就相互欣赏,更有诗篇酬答,袁枚曾为赵翼的诗集题诗,“乍投名纸心已惊,再读新诗字字清。”
赵翼也在自己的诗作中,表达了希望会面的诚意,“何当一访随园去,鸿爪双双迹互标。”可见二人早已惺惺相惜,只是机缘不巧,难以如愿。
这次二人在风景如画的西湖不期而遇,确实有种“愿见已经过半世,深谈争不到三更”之感。
“李杜诗篇众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清代诗人赵翼脍炙人口的诗句。
赵翼,字云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清代著名诗人、史学家。
乾隆二十六年,24岁的赵翼进士及第。后来,虽然与状元失之交臂,因其才华卓越,能力超群,所以为官期间历任清要,不仅通达朝章国典,而且精于史学,通今博古。
赵翼诗风雄丽,具备性灵的特色,因而他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在乾嘉诗坛,他的声望很高。因其才名在外,所以,赵翼所到之处,崇拜倾慕者云集,自然也不乏名流大家,相携同游,诗酒唱和,传写诗篇,以至于一时间江左纸贵。
乾隆三十七年,45岁的赵翼辞官侍母,告假还乡,此后经年,不再复出为官,主讲安定书院,以著书立说为要,常往来于苏州和常州之间。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赵翼游杭州西湖,机缘巧合,在此处偶遇神交已久的著名诗人袁枚,欣喜万分,相聚数日犹是难舍难分。
“待到此间才抗手,西湖天为两人生。”,袁枚也为二人的一见如故作诗纪念,临别,赵翼作此《西湖晤袁子才喜赠》相赠,使得这一段诗坛佳话得以流传至今……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7f546101b678e864.jpg)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清 赵翼
赏析
这是清代诗人赵翼的作品之一。
赵翼与袁枚很早之前就互相欣赏,也有诗篇酬答,只是碍于各种原因无缘见面。
袁枚曾为赵翼的诗集题诗,赵翼也在自己的诗中,表达了希望会面的诚意。
可见二人早以惺惺相惜,只是机缘不巧,难以如愿。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首联的意思是,我们不曾见面就早已知道姓名,这次意外相聚让我格外惊奇。
良会: 美好的会见。
意外奇: 指两人意外相聚。
首联写诗人与袁枚不期而遇。诗人与袁枚知交已久,这次相遇正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而自己的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颔联的意思是,你的才华一定会长久流传,我有幸晚年见到你也不算晚了。
颔联赞叹袁枚卓越的才华,必将流传永久,因而自己有幸于晚年得见这位名高一代的诗人也并不嫌太晚。
此时赵翼五十三岁,袁枚已六十三岁,所以称老,而这次会面又在风光旖旎的西子湖畔,更有诗情画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9874790780abaa0e.jpg)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颈联的意思是,二月的苏堤涨着春水,您曾像杜牧一般风流,如今却已鬓边生白。
苏堤: 在杭州西湖中。传为北宋元丰年间苏轼于杭州任职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故名。
杜牧三生: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风流多才,比喻袁枚。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
鬓有丝: 鬓发花白。此年袁枚六十三岁。
颈联写二月西湖涨春水,苏堤沉浸在春光之中。在此景中,风流如杜牧的袁枚此时鬓边已有了白发。
诗人把袁枚比作晚唐诗人杜牧,欣赏他诗酒风流、学富五车,虽已两鬓染霜,却依然是自己的楷模。
这两句形象地再现出当日两位诗人见面时的情景。“望湖楼下水如天”。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尾联的意思是,一赏西湖一见你,不枉费我这里游玩啊。
才子: 指袁枚。
端: 真正。
枉: 白费。
诗人在西湖遇到知己,心情自然高兴,西湖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而与袁枚的会面更令他不虚此行,甚至连旅程用的资费都值了。
虽未曾谋面,却能一见如故,以文会友,惺惺相惜。袁枚也曾作诗记录此次雅会,足以说明二人友情的真挚。
赵翼此诗语言浅显易懂,然,意味深重,别开生面,充满了深情,真实可信,于平淡中足见旷达的胸襟和真挚的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fd0d98640cfbb9f8.jpg)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