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过一则故事,说一家人得了男孩,满月时抱出来给客人看。客人甲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客人乙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客人丙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
结果自不必说,那家人对甲乙千恩万谢,然后合力将丙痛打一顿、赶将出去。鲁迅感叹,许诺升官发财者是在谎人,却得到好报。说必死的是在说实话,但遭遇痛打。
可见表达真实想法真心不见得让人高兴,难道就没有诚实且讨喜的另一种表达方法吗?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新房装修定制家具的故事,供应商有个销售主管就特别的牛,我们在设计图和讨价还价沟通中发生了不愉快,这位主管也许耐心不够,也许不屑于做我们的小单,总是她急于说出了想法,但搞得我们一栋楼的业主不开心,也失去了一栋楼定制家具的业务。
当时情景是这样的,我发短信给这位销售主管,大致说我想再次修改效果图(其实也就第三次修改),她的回复是:你好,先生,抱歉,我们不再提供改图服务,我们已经很配合和拿出诚意,但你的诚意我们感受不到,不再跟进。收到这样的回复,立马雷到了我。但我想,这也许就是她的真实想法,可他的想法说出来,我感到不开心,不高兴。
结果很严重,如上面我说话,我们集体向他们的设计师说我们不做了,他们的主管太牛,不敢靠近,最终销售总监得知,让总监助理逐一给业主电话,道歉,说明,可一切都晚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继续可以感知到,有时说出真实的想法挺难的,因为你会让对方不开心,也许我们修改三次图纸确实有点小过分,但说出来,本来是我们不好意思,就变成了,我们好意思,而且还认为你做的不好。
那么到底如何做到又真实的说,且让对方欢喜呢?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心理学家加贝尔表示,有种“ACR的说话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ACR就是正确的回应方式-主动暖心回应(actively construc-tively respond),这种方式的做法是:
首先发自内心地为对方高兴,其次要主动追问更多细节。
ACR话术有多重要?加贝尔发现,通过观察一对伴侣对对方的说话方式,就能预测他们在4年内会否分手,正确率超过83%。关键点并非“伴侣受挫时,你如何安慰”,恰恰是“在你的伴侣心花怒放时,你如何应对”。
大部分人都懂得如何“共患难”,却不知如何“同富贵”。当伴侣消沉落寞,我们自然而然就知晓,此时应当温暖陪伴、安慰打气;然而,没人教过我们该如何“应对”伴侣的好消息,伴侣兴高采烈时又该怎么说。
外面虚情假意的恭贺已经够多,不缺我一个锦上添花?正因为我是自己人,所以更要诚实指出福兮祸所伏?不不不!请速速丢掉你那些即将出口的“但是然而不过呢”,以及“就算即使别忘了”。倘若当下是欢庆时刻,请暂且收起你的顾虑警惕,过一阵再展现先见之明也不迟。
加贝尔曾不止一次见证,伴侣中的一方对好消息给出ACR回应,迅速让对方的情绪更加高涨,而对方的好情绪又反过来提升传染了自己的情绪,加贝尔称之为“情绪的提升螺旋”。
反之,一个兴冲冲带回好消息却遭遇当头冷水的人情绪会迅速低落,两人互相影响,情绪都变得更加恶劣,就会变成“情绪的下降螺旋”。参加满月宴时,不妨说句“瞧这孩子被照顾得多好!你们是怎么喂的?”既不说谎,亦不挨打,不是皆大欢喜吗?
回到上面的案例,这位设计人员如果知晓加贝尔的ACR主动暖心回应,结果也许就没有那么糟,套用下这个方法,他完全可以这么回应:先生,你的想法越来越完善了,但我手头上需要设计的图纸很多,可能不能马上帮你修改,你看延后一段时间可以吗?
对比一下就是到那种表达方式好了!其实,有时内容不变,表达的方式改变,结果可能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你学会了吗?尝试下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往期精彩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