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得意顺心的时候是很难得的。当人处在顺境之时,是得意忘形,还是保持清醒,将决定着人生的境遇。
虚幻的美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在一切顺利的时候,高谈阔论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美丽却不真实,得不到什么实在的东西。
01 顺境的优势
顺境的优势在于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发展的资本,可以使个人的才能得以自由充分地发挥。
当人们身处顺境时,很容易滋生出停滞不前、骄傲自满、心浮气躁、意志消沉等问题。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曾经有一段时间处在人生的顺境,不仅赢得了上下一致的交口称赞,而且受到了军民的拥戴,此时的他正处于人生得意之时,不免有些得意忘形。
曾国藩知道后,立即写信给他,提醒他注意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
在《适意之时当尽心竭力》这封信中,曾国藩提醒弟弟:如今弟弟正是千万不可错过的机会,应当尽心竭力,为自己的人生铸就更大的辉煌。
其实,顺境仅仅是一种相对优越的境遇,并非一劳永逸。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福祸总相依,顺境不可能永远伴随左右。
在顺境中,就要有忧患意识,要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做好迎接逆境的准备;要切忌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稳中求胜;要时刻保持清醒,不可大意,不骄不躁,防止马失前蹄。
02“敬恕”之道
在信中,曾国藩还给弟弟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彻始彻终,性功事功,俱可包括。”圣人教导人们不外乎“敬恕”两个字,天德王道,有始有终,性功事功,都可以涵盖在内。
随后,他以自己为例,对敬恕二字进行了阐述。曾国藩说到:我生平在“敬”字上没下工夫,所以年届五十,依然碌碌无为。
对于“恕”字,他在京城时曾经进行过专门研究,只是近年远离京城,在外为官,憎恨人们对京官的藐视,再加上本性倔强,渐渐接近于刚愎白用,不知不觉做出了许多“不恕”的事,说出许多“不恕”的话,至今仍然十分羞愧。
他称赞弟弟在“恕”字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在天分上也胜过他一筹,为此他感到十分高兴。
对于“敬”字,他感觉弟弟好像未曾用心过,因此以后应该在这方面多下些工夫。
《论语》中的九思,《玉藻》中的九容,都应该努力做到。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应该表现得很庄重,这样坚持下去,别人才会对你发自内心地尊敬。
习惯则成自然,久之则可以成大器,才不至于空话连篇,四五十岁仍然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03如何做到“敬恕”
在写给儿子纪泽的信中,他也讲了“敬恕”的做人道理,并对如何做到“敬恕”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在信中说:至于做人的道理,圣贤们讲了千言万语,大概都不外乎“敬恕”两个字。“仲弓问仁”这篇文章,说敬恕最为亲切。
讲到“敬”字时,曾国藩举了很多例子:如站着见人就要参礼于前,如乘车时见人就要靠在车辕的横木上。君子无论多少,无论大小,无敢怠慢,都能泰然处事而不骄傲。端正自己的衣冠,使人望而生畏,却威而不猛。这些都是讲“敬”字最好的方法。
讲到“恕”字时,曾国藩引用了孔子和孟子的话。孔子说:要立先立自己,要豁达先要自己心胸开阔。孟子说:行动上办不到的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把仁义存于心中,把礼仪放在心中,虽然一生都担忧,但没有一日能难住自己。这是讲“恕”字最好的方法。
最后他对儿子说到:你心地光明,对于“恕”字或许容易做到,“敬”字则要尽力去做到。在他看来,“敬恕”是立德的基础,不能不谨慎。
讲“敬恕”之道,说白了就是要告诉人们,做人要学会谦虚谨慎,时刻不忘尊重别人;要心胸开阔,遇事多反思自己,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是埋怨别人。只要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