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超市里一定不缺货,但没想到超市里竟然这么不缺人。
家中生活用品诸如:牙膏、卫生纸等存货终于“弹尽粮绝”。迫不得已,在妻子千叮咛万嘱咐的“友情提示”下,直奔附近规模最大的一家超市。
因为平时购买生活用品也都是在这家超市,自然对这里的环境比较熟悉。
没来之前,觉得这个期间逛超市的人一定不会很多。毕竟对疫情的形势判断结论是,还远没有明朗到让人们可以放松警惕,大摇大摆地闲庭漫步的程度。
如果家里的生活用品不是到了非补不可的地步,我们还可以坚持,把走进超市的时间推得再长一些。
可是踏入超市大门的一瞬间,就感觉到自己对形势有些误判了。一同走进超市电梯的是一对父女,小女孩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绝对是这里的常客,而且近期还没少来这里。因为她对一旁穿着防护服,手拿仪器测试体温的保安,瞅都不瞅,连蹦带跳径直走向电梯。跟在后面的年轻爸爸,比起小女孩更加随性,头都不抬,从进入超市大门到电梯口的一路,两眼就没离开过手机屏幕。那个保安好像是从身边走过的不是两个人,而是飘过去的是一丝空气。一大一小两人在他眼皮子底下经过,他一动不动。
吓到我的是还远远不止这一对父女。超市里的所有区域,都在乌央乌央的人的包围之中。好在这家超市里面的空间足够大,才不至于构成人挤人、人挨人的程度。
意料之外的还有商品价格。我买的四样东西,样样都有优惠活动。优惠力度最大的是牙膏,而且是带绿色环保标识的那种,只需之前价格的一半。
上午跟生活在纽约的高中同学在通电话时,明显感觉到大洋彼岸的他们,说话的语气里夹带着从未有过的无奈和沮丧。由于他是三月四号,刚刚从北京飞回纽约,二周的自我隔离在美国也是必须的。纽约对回国人员隔离的要求是有的,但在措施的落实上,并没有我们国家控制的那么严格。比如,出来购物、溜弯等出入行为仅凭自觉,无人干涉。
他们家附近的几家超市,里面的米、面、牛肉和蔬菜等一些日常生活所需,都被抢购一空了。他们打算明天开车去离家很远的一家比较大一点的超市看看。
推着装得满满的购物车,我的幸福感也如此时的购物车。再说不满,就违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