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粱,我们先来看一道东北人都曾经熟悉的谜语:个子细又高,叶子像大刀,头顶烽火把,好似烈火烧(打一植物),答案不言自明,就是高粱。
记得第一次见到高粱,我不知为何物,便询问父亲,父亲便笑我:连养你父辈的食物也居然不识!于是父亲耐心地给我解释:高粱,别称蜀黍、芦粟等,是禾本科高粱属植物,中国远古就有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有近五千年的历史,由于性喜温暖,抗旱、耐涝,适宜北方的气候,所以大多在北方种植,尤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高粱的产量不高,亩产约在三四百斤左右,收获后去壳,便成了高粱米,也就成了人们的食物,当然也会用它来造酒。父亲的解释,可谓极其详细,并给我看了书本上的图片及文字,加上闻知东北老家以高粱为主食的情形,高粱便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中还包括对已逝去多年父亲的怀念,和对东北老家淡淡的乡愁。
高粱,顾名思义就是它长得比较高,通常长得比人还高,高的会长到约有三四米。 高粱秆长得较粗壮,姿态直立,夏天里会长成一片片密密的高粱林,被文人美化,称之为青纱帐(当然,夏天的苞谷地也是如此)。本来如刀的长叶,连接起来恰象一个大的帐幔,微风过处,干叶摇拂,用青纱的色彩作比,谁能说不是夏日里极壮美的一道风景?清朝诗人张玉纶 曾在《高粱》一诗中写道:“芳名传蜀黍,嘉种遍辽东。盛夏千竿绿,当秋万穗红。影全迷渭竹,色欲艳江枫。漕运天仓满,飞随海舶风。”这说明,高粱在北方的农产植物中是具有雄伟壮丽的姿态的。
高粱和玉米(东北人常称为苞谷),都是东北盛产的粮食作物,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首先,植株都比较高,但玉米却比高粱更粗壮,成形后都会形成青纱帐的壮观景象。其次,叶片都长得比较长且形似刀,但玉米的叶片要比高粱宽。再次,高梁的籽实长在头顶,而玉米却长在腰间,玉米的籽粒比高粱更大,而且色泽也不相同:高粱通常为红褐色(壳红而籽白),玉米通常为黄白色。更不同的是,玉米籽粒有淡淡的甜香,而高粱籽粒却有明显的苦涩味。
高粱用途广泛,高粱谷粒可作为主食。由于高粱味苦涩,并且食用后会造成大便干涩难下,易造成人便秘,所以不宜长久食用,或者应与小麦等其他作物搀配食用。在上世纪五六十极其困苦的年代,高粱曾作为东北人的主食,出现在家家户户一日三餐的饭桌上,早上高粱粥,中午高粱米饭,晚上高梁饼。我老家在东北辽宁,每每听父亲讲叙因东北人食用苦涩的高粱而便不出的痛苦情形,便对高粱有了不佳的印象,更对因生在西北而不食高粱而暗自庆幸。
在中国,高粱是酿酒的重要原料,茅台、泸州老窖、竹叶青等名酒都是以高粱籽粒为主要原料酿造的。据传,中国酒祖杜康酿造的第一坛酒,就是用所剩的高粱米饭作为原材料发酵而成。记得上个世纪曾经有一段时间,东北所产高粱,大都运往产酒的西南,诸多如五粮液等川贵名酒,都以高粱为主要生产原料。可以说,东北高粱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大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不知道人们在饮酒作乐的时候,可否想到其中东北高粱居功之伟呢!
除了食用和酿酒外,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所以,高粱这种用途广泛的植物,自古就与华夏民族为伴,古人还给了它“五谷之精、百谷之长”的光荣称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9261047/f783ab0c90e107c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61047/8ee9513c86ea110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