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公隼 2023
古代有三部经,阐述大道,玄微深奥,分别是《易经》、《道德经》、《南华经》,用几个字,表达大量意思,这就是真经有“无量义”。
什么叫经呢?就是上至下的直线,横线叫纬,天地就是上至下,这个是比喻,天地间的真理、永恒不变的,就是经!
经由古圣人传出,学习它,可明天道,学得好的成贤人,学得最好的,也一样成圣,道均天下。最怕学不好、歪曲了,便南辕北辙。
近日和老友讨论有人将《老子》中“道法自然”解成“放任自我、潇潇洒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任意发挥、野外大自然”,那就不对了。
以上解法,就是放肆主义、自我主义,是自私自利的,自我到极,有我有他有物,完全不明《道德经》,而且在反老子。
《老子》的原句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渐进式的,不是一步登天的。
首先“人法地”,法就是“效法、依循”之义,人怎法大地呢?
首先知道大地是相对天而言更稳定的,那个稳定性、不动性、广大性、任劳性,古人叫“厚”“广”。
引伸就是一种德行,人明了,效法大地心平气和、安静安定、老老实实、心胸开阔、任劳任怨…..那就成了“坤德”,那是看不见的。
而看得见的,大地能种植、能出产、能开矿、能立宅居住、令人建立生活和财富,一切生物及山泽都依大地,这个就是“厚”德化出的“生”德,即孕育、付出、贡献,后世叫“布施”、奉献、付出!
所以古词叫“厚生”,是含生活生存、经济财富之义。那么,“人法地”,就是依循大地之法则,做两件事:内修坤德;外勤劳动,(弱其智,强其骨),以成德成财,把财利再化被天下,如大地不私、如坤德之厚,人便和人快快乐乐共荣共生!
那是多么的高远!只“人法地”已经不易。不易在哪?就是“私心”,有了自我,划地分界,便失了大地之德。
所以,“忘身、忘我、忘情、去奢、去欲……”是老庄修道的大前提,不是一步登天的。
明了“人法地”,“地法天”,更难。我省略一下。老子以外,多少贤人也讲过“天”,如:庄子〈天地〉〈天道〉〈天运〉、墨子〈天志〉、列子〈天瑞〉、鹖冠子〈天则〉、荀子〈天论〉、尉缭子〈天官〉、屈原〈天问〉、淮南子〈天文训〉……
他们基本上,把“天”理天则天规,都说尽了。共通点,是人有了德,才能通天。天远大浩瀚,无边无际,只有老子、庄子,在“天”之上,知道仍有个“道”在。
“道”不是驾驭、控制“天”,而是它的法则,连天、包括天中神帝,都要依循。
当达到寂寥虚静、万化齐一、天地归宗时,“道”的境界方显现,“道”又效法谁呢?就是本身,因为“道法自然”。
自,解“本身、自己”;然,解“如此、这样”。(若“如来”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自然”就是“自所以然,亦无所自”)达到终极,原来了无一物、无相无象、渺冥浑沌、无我无他、无天无地、浩大无际、包罗一切。
就如佛家禅法说的“如来大圆真实性、本来面目”,无来无去,含容空有,天地人就在此圆性之中。只要一点妄心、自我,立即退出此圆境,流堕万物变化之中。
所以,“道法自然”之前,仍有天和地,一层一层,修道有次序,也没有障碍,障碍是“我”之念。
明了以上,所以庄子说:“顺物自然而无所容私焉”!“私”字,就是老子说的“有身、有患”,就是坤德乾德基础修不成的障碍了。
在循序渐进中,老子不单止不主张放任放肆,还要忘情去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敢为,就是畏天、依天、循道、守规守法守理。绝对不是现代人解的信道可胡乱放任自我。
我再举一例。人能“辅助”天、地、道,不能强加、不能妄为,如“人法地、地法天”,人怀胎十月就是了,你可以保暖、吃饱、住适,但不能帮胎儿抽出来运动和添加,否则大凶,这就是自然自运而有法则。
引伸此,道只能辅相,不能有为。宜静不宜动。故“静为躁君”,躁就是浮躁心,嗔,也是自我。
又明了以上,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识,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就是道在万物中的静。
孔子明了,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天何言哉!”天地间一个道,德高必孚通,不分家派。
又明了以上,老子另一句“稀言自然”,便易明了,河上公释:“无声曰稀”,即道不是言传,而为心悟,孚通而相感。
有形有相有我者,不会是大道。一切世间邪宗教附体、上身降僮、告示、伪乩、灵恩、神力等,都可用大道明辨。
完全明了以上,西方宗教神话的“神”威力无穷、自我好胜、降灾杀人、反者必死…..
太自我了,只是在天地中的一位高等众生,连“道”也未得悟的,肯定不是最高的天帝。
况且老子云,道能“神鬼神帝”,高于天神,因鬼神就是太自我、有私心私见、浮躁、爱憎,他们不是人的真可依止处。
天也不是最大的,也不是终极。真道,是“道法自然”的,自然,便可究源本性,不须外求,庄子说“因其固然”。
明了上,为何大乘佛法能容合道家和儒家,在中国三教共生共存,就是道通而共高,知道的更广更大。
(我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所知,不是在做论文,所以不必如学者引用出处,现代技术已可全补充,重点在通,不在形式。)上文也宜慢读,逐句逐句理解,不可速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