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國學
解释 易经四句〈易‧繫辞上传〉

解释 易经四句〈易‧繫辞上传〉

作者: 第五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22-12-11 12:48 被阅读0次

      (一) 学习易经者要信〈繫辞〉是孔子亲身讲述,由弟子辑成,部份则是直录,故有「子曰」,亦有畅述,而不是后世撰作。

      (二) 繫辞是周易总论,兼要入门,包含易经创制法、分析大义;为全书之高度概括。

      (三) 先秦哲理的精华,明白天地宇宙变化秩序,通道家哲学,也通大乘佛法。

      (四) 明圣人作易是客观,取法自然,再以个人表述出所悟大义,不是凭虚构思,不是后世说的哲学可以自由杜撰,所以个性感情鲜明中兼合法度。

      原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天尊地卑」,这四字太重要了,一开始,已划了一条线隔开「中华象理文明」与「西方神话神权」设教的思维。中国圣人的易学,不搞神话这一套,不会以人物行为故事、对话去表述道理,而是用符号、数字,即象数比喻、寄寓、推演出大道理。所以说天降圣人伏羲后,观悟大道,授人以《易》之符象,没有文字,而后世圣人依此无字天书推出三种易法,按时代而应用,故「夏知天」而出星历,「商察地」而重农辟土,「周体人」而礼乐文明。天地中最容易大分别的就是日夜,最容易见的就是日月,人群中最容易分的就是男女,所以推类下去,凡远近、好坏、成毁之中,就知道有「阴阳」,最大的阴和阳,就是大地和上天。而把高的放在前,卑的放在后,便叫「天尊地卑」,但并不是地卑小便轻鄙些对她,而是一种份位,大地天生而低于天,便谦虚卑顺;天天生高远,便清明浩瀚,天地自己各纳藏一种「德」。宇宙之中,万物万象,便各含其德,能通达它的就是圣人,能贯穿它的,就是易理,把天地用易理去借代,就叫乾坤。每事每物,它们的份位、德义全都分清楚明了,就知道怎么生存、为什么会这样,乃至追溯至「道」是什么,而先明白最大的,就叫「乾坤定矣」。这个「定」,就是明白了份位、德义、数序,易道先要明白这些,明白了,一切便好办了。

    「卑高以陈」,为通行版句式。校对:东晋时,韩康伯撰《易繫辞传注》,新于汉经师解释,于此句中说「天尊地卑之义既列…」使后人明白「陈」字乃「敶」的古书通假字,明代更有「卑高以敶」版本,与通行版并行。敶即排列之义,音「阵」。《楚辞》:「敶钟按鼓」、《左传》:「陈畚局」同。即音可读「卑高以阵」。

    义:易每卦有六爻,爻为「效」,即仿效大自然。大自然既寓藏阴阳,将它通于「天地人」,便生六数,易法天地高卑,故六爻均有序。一为民、二为士、三为大夫、四为公侯、五为天子、六为宗庙。

      此比喻社会各有阶层,各尽其性,各安其位,都含天地之理;顺天安命,则无败乱。这个时代,叫「责任与权利」,就是易经说的「份位」,所以,圣人以礼别尊卑,令各尽其责,就是人要在自己的本位中发挥光芒,便有封建制度,而封建礼制的软体,是道德教育,就像民主制度的软体是哲学智慧。可惜如今的人多不太明白古圣人建制的用心,就大肆说封建什么的。钱穆说:「中国之封建是散向合为好;西方之封建是合向散为差,不可用西洋史观以论中国。」就是说明了中国自有特色,不能一个史观一个学术去了解他。而贵和贱,易理告诉人是由份位、德去判定它,不是钱和权力,所以修德,便可成君子,德便贵而通天,《尚书》也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修德,才是中国人的大传统。

      知道了天地阴阳,份位,德义,便知道古人说「轻清者上浮,重浊者下沉」的道理,所以「贵贱」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所造成,不是什么上帝、原罪,也没有信了什么立可免罪由贱变贵的说法。因为,天律不是西方神话故事那套,而是易理表述的一套框架,只有道家和佛家,有因果报应、自作自受哲理的,才可通达天理。所以中国文化能三教融通,也是在易的基础上。

    何以「散向合为好」?为何「合向散为差」?

    三代夏商周前,中国是部落邦族,多战伐,文明与伦常不兴,可是安立了封建制度,序位、品节与太平,就都成立,文化也大放异采;所以说散向合为好。西方人说的所谓封建,是统一的罗马帝国解体,东西四散,各国异见、丧亲交攻,故合向散为差。同是封建,史观却异,故近代留学海外的人,每每有持着西洋史观以用来批评中国封建的,钱氏都驳斥说不切国情。而今代就是持着西方史观想大兴国运,但用了三十年发现并不顺,才用易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所以说未来的世道,「中国特色」是一切由衰向盛的基础。「中国特色」的源头就是儒道,儒道的源就是《易经》,《易经》的源头就是自然真理。所以说明白了易学,一切就好办了。民族光辉、自信心,也就成立了。只是,易学太大,人们都以为小小的风水术数就是易学,那就是迷在小小中,迷便没大智慧了,真正的易理,是《四库全书》中的经学,即孔子儒门的大道。这才是中国人明白天地德义,可以走通的光辉之路。


相关文章

  • 解释 易经四句〈易‧繫辞上传〉

    (一) 学习易经者要信〈繫辞〉是孔子亲身讲述,由弟子辑成,部份则是直录,故有「子曰」,亦有畅述,而不是后世...

  • 易经━乾在生活

    易经和生活:易经关于生活的描述基本都在象辞里面,可以说象辞是圣人读易的感悟和精髓,也是最贴近生活,能够直接运用于生...

  • 《传习录》学习心得五

    今日学习,所得如下: 一是,首先学点易经吧,《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画,《...

  • 易经八卦

    卦象也称类象,是象征类型而非某个单体。易因象设辞,象数是义理的基础,《易经》、《易林》、梅花易断法,都是因象而断,...

  • 因为懂易经,它让我少奋斗了十年!(04)

    本回篇:何为易经? 01 百度搜索易经,会有很多种解释,不过不同的解释,到最后都会归结为一句话: 易:在古代文字里...

  • 古人很奇怪

    易经,师卦象辞“地中有水,师”,其中的师,古人多解释为众。奇怪,有水不就是湿嘛。

  • 真情流露:兑字解

    居易-27:@解字篇(东学西读岛主版权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 《易经》里面八卦和六十四卦...

  • 保护孩子心中的“神”

    《易经·系辞传》解释为“神无方,易无体。”“阴阳不测之谓神。” 而《黄帝内经》解释为“神乎神,不耳...

  • 50、《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摘记

    我讲《易》,以为一部《易经》,只有三个基本观念:一、易,二、象,三、辞。 可见孔子的意思,不但说一切器物制度,都是...

  • 2021-03-06

    治生札记--096 易之乾(1) 易经一书,自分数类,曰卦、曰辞、曰传、曰图。合之曰易经,实则卦与爻辞为经,余则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释 易经四句〈易‧繫辞上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ef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