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多听过端砚、歙砚、松花砚,澄泥砚较少见及知闻,澄泥砚是唯一用泥造的砚,可它不是普通泥巴,而是黄河中万年的幼泥,经十多道工夫精制而烧成的,可谓料贱而工贵,其底蕴以下简述之。
宋元明清留下的端砚不少,澄泥砚却不多。至清代,已很少人造,现今最好的澄泥砚是民国山西西北部绦州蔺氏父子造的,之后是五十年代国家支持的少量高级工艺品。清代的好品非常少。
此方泥砚造型如一块石版,上刻隶书断碑二字,色带蟹绿微黄,包浆老旧,带出一种古气,前人不捨得用,陈放百年,仍保存原好。触之幼滑如婴肌,无石颗粒感,压手沉重,比玉石及大理石还要重!重量、密度,就是衡量澄泥砚是否真品和好品的重要条件。什麽导致它这么重呢?原来由汉代始,古人已懂得造澄泥砚,先在虢州(今河南西部)黄河边有人造泥砚,至唐代,古人用双层绢丝袋放在河内木架中,任黄河水把砂泥冲入袋中,绢隔了粗泥,只要第二层幼泥,然后把它取上岸,又晒乾一二年,中途加入草灰及马粪以增纤维,再翻踏,然后拿去用黑醋蒸,蒸一次,又加糯米浆,再压打、翻春,复蒸两次。最后才切成片状,供师傅刻花刻字。还未行,仍要室内阴乾,再拿去窑烧。烧才见工夫,因为澄泥砚的温度要介乎在陶器800度和瓷器1300度之间,烧窑师傅要看得极准火候,温度过高则开裂而色淡,温度过低即质鬆色深,所以成器非常少,或次品多而工繁,令无人投资生产。
宋代欧阳修在其《砚谱》中云:「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可见,宋代澄泥砚已经不多了。古人把沉淀万年的黄河渍泥,精工火煅,令非石而坚于石,非玉而重于玉,成文房佳品,与端砚、歙砚、桃砚齐名,澄泥砚真可谓民间田野之奇艺。
若和阗玉、端石等是天生好质材,易成大器,那麽澄泥砚就是天生卑贱而后天努力、加工、变化气质的精器,就好比世间出身寒微的人,没有家底,后天努力,充实自己,非常重要。
君子岂非如斯?文房之器在辅读书,然非世间读书人俱是王谢门第,故先天不足益须志于道,后天积厚发奋,令终成大器,工夫尽在于此。
路不正,或少一点努力,也会前功尽废,出来不是那个东西。
梁公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