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二十岁,正值年华,想要人格独立,却脱不开家庭。上不去,也下不来。想要提升自己的眼界与格局,却不断被贫穷限制;渴望脱贫,慢慢长夜换来不断脱发。捡起那些掉落的头发,惆怅明日。三千烦恼丝,束缚着面临中年压力的我们。
想想身在“襁褓”中的十几岁,头发茂密,精力充沛,眼里都是光。我们和玩伴畅谈着理想,誓言行至远方,把世界踩在脚下。那时候行囊空空,却豪情万丈。
在践行理想的二十岁,我们和朋友谈着自己的过去,有令人骄傲的光环,也有不堪的败仗。更多地时候,我们独自穿过大街小巷,白天黑夜,在黑夜中失意地叹气。此时行囊沉重,因为盛满惆怅。
离开家庭生活的空气,太脏,太混浊。
所有的压力与焦虑大都来源一点:想要让自己更好,碍于现实,达不到自己的期望。简单说:穷。
每个人都会经历贫穷的二十岁。这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从家庭过渡到社会,从依赖过渡到独立,从理想过渡到现实。
02
二十岁这个年纪,我们会慢慢变得经济独立,再从经济独立过渡到人格独立。经济独立是一切自由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这个年纪最不堪的一个过程。
贫穷,限制的不仅是想象力,还有未来的可能性。财富不能完全决定未来的好与坏,却可以决定未来有多少种可能性。比方说,投资自己的精神,读书旅行;投资自己的技能,在兴趣方面潜心发展。
为了日后的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我们不舍得放弃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性,因为多一条路总归不会有坏处。拼命地考证,为的是在求职时多一份选择;活跃地社交,为的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努力地工作,多赚一点钱,多一些生活的乐趣。
于是我们埋头黑夜,内心盼着生活的奇迹。
然而,二十岁的人,大多都无法成为生活的英雄。这是一个欲望极度膨胀的年纪,无数的期望被现实残酷打压,无数人屡战屡败。
考试挂科又如何呢?重修罢;情场失意又如何呢?换换口味罢;购物车没办法清空又如何呢?透支明天罢。无数的失意失败,只有少数人屡败屡战。
我们在一个渴望成为英雄的年纪,成为了丧失自我的奴隶。
03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前些天和朋友深夜游荡在上海市中心的街头,零下一度,凌晨一点,灯红酒绿的城市街角坐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们。我们坐下来和他们聊天。
不少路人向我们投来斜视的眼光,也有酒鬼言语调侃七十岁的流浪大爷,发泄自己生活的失意。当小伙伴正想据理力争时,大爷说道:随他去吧。
也罢,生活的真相既是如此,太脏,太混浊。有人冲着不堪的世界发泄内心不满,以怨报怨;有人看清真相尊重生活的阴暗面努力地生活,不卑不亢。
那一刻,大爷已经赢了。
反观二十岁的我们,尚未初出茅庐,尚未成家立业,却不断假装自己功成名就,深谙世道。一切的迷之自信,仅是来源于过去在家庭支持下的经历。离开保护伞,大千世界,物欲纵横,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有人迷茫,他们不想走那条一眼望到头的路,结果找不见自我,手足失措,四处漂流;
有人迷茫,他们经常在夜里把自己灌醉,用酒精麻痹生活,强迫自己融入大染缸;
有人迷茫,他们打了败仗,也不想投降,失意的时候,卸下自尊,仅能独自回想着曾经的风光。
其实,这些迷茫是二十岁最重要的必修课。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限制了我们的视野与格局,是迷茫与焦虑的罪魁祸首。对于现在的我们,贫穷与迷茫是特殊的常态,面对这样的常态,不是等,而是闯。
试问,没有贫穷和迷茫的激励,我们还剩什么?
我想,一具真真切切的空壳尸体罢。
与其顾影自怜,不如好好挣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