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运动,大家都知道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但真正让我们去运动却是那么困难,每次放假我们就会跟条咸鱼似的不是躺在床上、就是瘫在沙发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最近,一项新的研究为我们的“懒”提供了一个解释:懒惰是进化的结果,我们的大脑可能天生就被懒惰行为所吸引!
瑞士日内瓦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了那些选择参加体育活动或什么都不做的人的神经元活动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的大脑可能被“设定”成更喜欢躺在沙发上的模式,因此当我们试图身体活动时必须调用额外的大脑资源。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都怪我们人类的祖先啊。在人类上万年的生存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大脑慢慢发现——要想生存,最好少瞎搞多休息。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每天都进行大量活动,所以在捕猎间隙,为了储备下一次活动的能量就需要多休息。
我们人类的进化也逐渐倾向于往行为缓慢发展,而这可能给了我们祖先一种生存优势。不必要的体能浪费可能会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捕食者的伤害,而体能的储存则会帮助他们为觅食、捕猎和战斗积累能量。
这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为了获得更好的理解,科学家们试图从大脑中寻找所谓“运动悖论”的答案:几十年来,整个社会都鼓励人们多多运动,然而统计表明,尽管我们的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骨感,人们的运动越来越少了。
他们打算通过脑电图,测量我们的大脑对于“运动”和“休息”的态度。
结果发现……原来我们的大脑真的很热爱休息!
该研究小组由来自日内瓦大学的研究员Boris Cheval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大脑行为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Matthieu Boisgontier领导。
Cheval解释了这个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我们在研究中招募了29名年轻人,将他们安排在电脑屏幕前并让他们控制屏幕上的箭头。然后,研究人员在电脑上操作运动的或者休闲状态的人物小图像。
实验志愿者的任务是尽快将屏幕上的箭头移向运动着的图片,远离不运动的图片,或者相反。同时,用电极记录他们大脑中的情况。”
结果显示,志愿者们通常能更快地使箭头往运动的图片移动,但是大脑活动读数脑电图却显示,远离懒惰的图片需要他们的大脑运转更快,也就是大脑需要比选择懒惰的图片时更加努力。
“我们从以前的研究中知道,人们在避免久坐行为和走向积极行为方面更快。Boisgontier说,“我们的研究令人兴奋的新奇之处在于,它表明,更快地避免身体懒惰是要付出代价的——需要花费更多的大脑资源。这些结果表明,我们的大脑天生就被懒惰的行为所吸引。”
换句话说就是,你说要去休息,你的大脑觉得这事完全OK,啥都不用管就这么决定了。
你说要去锻炼,大脑就要开始挣扎了,我凭啥要去锻炼啊?
它要先高速运转一番,告诉自己这事是正确的、我应该这么做,才会这样去做。
这个研究终于把我们平时懒惰的状态给解释清楚了——出门运动总是比在家懒惰要多需要一些自我斗争。除非我们有更高水平的认知,克服大脑的天生习性,才能在各方面打败懒惰。
不过,这大概也给了我们另一个借口?
懒惰不是我的错,是人类的进化让我的大脑天生就喜欢这样!
资料源网,侵立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