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支付手段早已变得多种多样。而因为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中国已领先世界进入电子支付时代。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待久了,回国后会发现他们国家的种种不方便。网上有人说,过完年从家出来时兜里揣了100块钱,马上就要回家过年了,这100块钱还没花出去。由此可见,电子支付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而电子支付带来的好处除了方便之外,还有就是避免商家收到假钱。
虽然在国家的管控之下,大面额的假钞已很少出现。但5块、10块、20块的假钞,还是会不时流向市场。有些人就感到好奇,现在防伪手段这么多,都无法彻底禁绝假钞。古代银票只有薄薄的一张纸,为何却很少有人造假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银票最早诞生于我国北宋时期,当时被称为“交子”。不过初期的“交子”并不具备货币的功用,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银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才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功用。南宋灭亡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中国,官方推荐使用的便是银票。朱元璋灭掉元朝后,在洪武年间发行了“大明宝钞”。清朝统治者初期并未使用银票,只是后来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所以印发了“户部银票”,简称“官票”。之后又发行了“大清宝钞”,简称“宝钞”。
那为何没有人仿制假钞呢?首先是原材料搞不来。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钞票的纸张都是国家特定,一般小老百姓根本搞不来。宋朝银票的纸张用的是川纸。明朝银票的纸张是桑皮纸,清朝银票纸张是高丽纸或白色台笺纸。这些纸都是皇家特供,一般人别说使用,见都见不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便减少了假钞的出现。
其次,受众群体小,不好骗。与现在人民币普遍在民间流转不同,古代的银票面额通常都比较大,只有富商或贵族才会使用。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精,且势力庞大,或许可能会被骗个一两次,如果被他们发现是谁在搞鬼,那幕后黑手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也极少有人敢在银票上弄虚作假。
然后,银票上面的“防伪码”。古人也不比现代人傻,在印制银票时,他们同样考虑到了假钞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便会在银票上刻一些小字。这些字并非直接印刷在银票上,而是由古代的微雕大师先在模板上刻一行密密麻麻的小字,小到让人认不出,然后在印到银票上。像晋商发明的微雕章内就刻了一篇《兰亭集序》,全篇324个字。这种难度,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除此之外,古代银票上还有很多复杂的花纹。这些花纹都是用好几种不同颜色的染料印制的,工序复杂,层次分明。弄错一步,都会功败垂成。
最后,制造假钞属于杀头重罪。不管哪朝哪代,统治者都不会允许有制造假钞的人存在,如果有人敢顶风作案,那统治者必定立斩不饶。南宋曾颁布《伪会子法》,明确制造假币要被处斩。元朝直接将态度印到了银票上,“伪造者处死”。明朝皇帝朱元璋更狠,伪造者要被株连九族,举报者重重有赏。所以很少有人敢在古代伪造银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