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魔导女孩
我们在童年的漫游中,没有任何清楚的目的,却悄悄关注着生活本身之根本性展露的事件和场景,关照着生活的基本形态和形式。我们像斯宾诺莎所说的那样,"以永恒的神圣视野"去看物、看人。
我们越是年轻,就越会发现特定事物中表现的整体类型和家族。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点日趋衰微。这也说明事物为什么在我们年青时给我们产生的印象,与我们老年时获得的印象是如此的天壤之别。
这是节选自最近看的叔本华文集里的一段话,这是一本让人看了开头就想一口气看完的书,但是我还是选择慢慢看,段段斟酌,细嚼慢咽。那么定能让自己比较深刻的感受书本所说的和我所经历的事情背后的意义,让它们有个完美的融合。
随着年龄增长,日复一日的重复枯燥,我们渐渐变得麻木无趣,不再折腾而喜欢安逸。
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开始懒惰,习惯了过去养成的习惯,不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们都不想去改变,不想去主动,目前是还不错喔,不用太用劲并不会有多大的不作为。
其实呢,奋斗努力的干劲只有在濒临困境的时候会被强烈的激发出来,它们深藏于人的内心深处,在平淡的日子里它们就躲了起来,我们看起来忙忙碌碌,只不过是一个被关闭了潜能的木偶人一样,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应付着生活,应付着自己,就这样不紧不慢的活着,活着是不是就挺好或者说就足够了呢?
就像什么都会消失,求生仍是人之本性那样没有缘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