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富有意境、情味氤然的好画至于欣赏者,仿如嗜茶者品茗一盏清醇可人的香茶,或如爱乐人聆听一首悠扬动听的琴曲,带来的享受决然温馨舒畅,惬意轻松。
认识胜广兄并非出于他是我的老乡,而是在一次朋友的例行聚会上。那儒雅的外表,不俗的谈吐,深邃的境界让颇为自负的我也不竟折服。胜广兄和我均出生于风景如画之江南,灵异的山水,秉致的灵犀铸造了他风骨入画的灵魂,数次交往后遂成良友。
水墨作品胜广兄一生韵致逍遥,禀性山水泼翰墨,情致浓淡总相宜。精诗通文、擅书墨法、明画晓理、横溢大气。他的画传统功力极其深厚,不论在构图上、用笔上,还是思想意境上,均颇见功力。把写意理念恣肆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之练就笔精墨妙,因而使其作品气势恢宏,浑厚苍润、古朴潇逸、刚柔和济、极具书卷性情。他笔下的山水层次丰富、厚重,笔墨稳健,而韵味浓,渲染出一种空灵、深邃的艺术气氛。观其画,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细腻,两者融为一体,十分和谐。他的作品在整体上虽以大气、磅礴著称,但在细节上,却刻划得十分细腻。在他的笔下,无论是远处的树木,还是近处的溪流;无论是空中的飞鸟,还是陆地的房屋,都显得很有灵性,皆成情趣。整个画面一气呵成,驱墨如云。同时又恰如其分的驾驭笔墨,轻重、浓淡、疏密、干湿极富变化。既呈随意浸渗的墨晕,又见控制得宜的浓淡。带给人一种深远意境及视觉效果,并随诗意进入高雅之感。总会令得观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神游感慨一番。极具“人在画中畅仙境,舟行碧波天外来”的意境。
水墨作品他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工写皆有研学,犹对风景山水尤甚爱之。求实、勤奋使画家饱学传统而致力于中国书画及其理论之研究,使他认为无论画的题材或体裁,都应在掌握传统技法的同时,跟上时代前进之步伐,加以推陈出新。他的绘画追求借景写情,融主客观,融情景于一体,力求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巧妙地把写意与写实有机的结合起来起来,使画面深沉含蓄又不失明快典雅。使画家笔下的风景山水画,既有传统的笔墨技法,又饱含时代新意,格调既清新高雅,又恬静抒情。在经年累月的艺术探索与实践中,使画面形成造型准确深刻,用笔深厚、清秀、苍朴、含蓄,在渲染烘托中使点、线、面穿插交织。既有形又有意的画面,是胜广兄一生所探求的。
水墨作品大凡欣赏花鸟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面对历史上众多的花鸟大家,现代花鸟画家的发展空间确实有限,尤其是确立了一个高度和标杆的现行状态下。所以要想逾越,那可有不可多得的勇气和志气。胜广兄基于这种含蓄的精神想法,把‘岁寒三友’(松竹梅)耐霜雪的坚强秉性、出‘污泥而不染’(莲)的高洁情操、‘节节向上’(竹)的虚心表现等等高贵风范,用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这种转换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性情。他把自然界的梅兰竹菊拟人化,和现实中的人相比照,或以自诩或以夸人,赋予了一个特定的人格符号:坚贞、清逸、潇洒、高风亮节。这种符号用他的笔墨形式体现得游刃有余,因而提升了作品内在的精神品质,改变了传统中的静物花鸟的不足,突兀出了花鸟画现实中存在的意义。因而显见他笔下的兰草苍润欲滴、清逸远古;菊花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水墨作品东坡先生讲“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清新的风格就是诗情画意的融合,实则是艺术家的总体修养表现。胜广兄就很巧妙地把这种结合发挥到淋漓尽致,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美妙飘逸而有情趣。画意奔放有如他的诗,虽然这些诗作的意韵、格律稍欠典雅古朴,但是却气势跌宕,有着一种灵逸的霸气。他又这种气魄显现出一种特有的江南妩媚的姿态,正像欧阳公所谓的‘美人迟暮’的描述,另具一种氤氲的韵味。
他的花鸟画意境随思涌来,真实而又自然。跃然纸上,不拘小节,笔简意赅,一幅轻松愉悦的欣赏快感油然而生。深蕴其间的文化气息,鲜明活泼的节凑,夸张凝练的造型,充溢着他对生活对自然生命的挚爱之情。以情驱笔,将自然的力量与深厚的艺术功底相结合,赏心悦目之余使人获得蓬勃的生命力,这是胜广兄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这是他向你敞开的睿灵心灵之窗口。
水墨作品艺术说到底是一种生命状态的文化暗喻。胜广兄以古人为师,以传统为法,以修养为营养,把纯自然的物象用审美的眼光,结合人生感悟,转换成主观意识。使得他的作品里既有前人的章法,同时有洋溢着时代的生活气息和感人的精神世界,体现出冷静的审美追求与执著的生命意志。在这个艺术表现纷乱的丰富时代,我认为这样的艺术是很可贵的。某种意义生来讲,这样的精神寻找,才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正源”的希望。
一个艺术家要有所作为就要修养全面,没有文学功底就没有审美高度。正如他所说:“天得道以清,地得道以宁,既要通古,也要合今;臻斯境界,入此三昧,定有大成。”
斯是如此。
(原文发表在巜中华儿女》、巜美术博览》)
陈胜广,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工会画院副院长,陈胜广美术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写意画导师,全国青少年书画新秀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理事。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研究与创新,能诗文、擅书法、通画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