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左右,CC的奶瘾来了。
哼哼唧唧,指着奶瓶奶粉罐,嘴里叨叨“neinei”。
妈妈不急不躁地打开奶,瓶装温水,准备倒奶粉进去兑。
可是这CC呀,奶瘾一来,就上头,急不可耐,看到奶瓶里晃动的牛奶,着急得要马上喝。
“等一等,等妈妈把它摇均匀些,耐心点好吗?”
CC才不知道耐心是什么,他只知道他要喝neinei,而且是立刻,马上!
他眼巴巴地盯着奶瓶,急吼吼的大哭起来,两手高高地举起来,想要马上拿到奶瓶。
“这小家伙,一点耐心都没有!”坐在一旁的奶奶感叹。
可是啊,耐心是什么呢? 他又从何得知。
妈妈蹲下来,保持和CC差不多高的距离。
“来,CC,我们一起来数数,数到10就可以喝了,好吗?”妈妈想到一个好办法。
“1”,妈妈右手摇晃奶瓶,左手伸出食指。
CC这时候停止了哼唧,也跟着妈妈学着伸出右手小食指,嘴巴奶声奶气地说“1”
“2”,妈妈伸出了食指和中指,一个耶的手势。
“2”,CC也会说2了,但还不会比这个手势。
如此这般数数,直到数到十,妈妈停了下来,遵守约定,将奶瓶递给CC。
CC赶紧接过奶瓶,打开盖子,直接站在原地大口大口地吮吸着牛奶。
那样子,又着急,生怕不快点喝就没了,又满足,终于喝到心心念念的“神仙水”了。
妈妈蹲在CC旁边,看着CC。
“你知道耐心是什么吗?“
“耐心就是你想要喝neinei 的时候可以等一等,不哭不闹。”
“刚才你在等喝neinei 的时候,可以不哭,和妈妈一起数数,还从1数到了10 ,这样就是很有耐心。”
妈妈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懂,切切地希望能给他种下一颗耐心的种子。
这方法,还是从樊登读书那听到的,真的是太实用了。幸好当时还做了个笔记。
有一天晚上,嘟嘟躺在床上大哭,喊着“我要喝大牛奶”。这时候,他妈妈就赶紧去给他冲大牛奶,我一看,心想糟了,这孩子的性子像他的妈妈,真够急的。
我就过去陪着他,和他在一起,给他安全感。我趴在床上对他说:“嘟嘟,你现在是不是有点儿着急?”
他开始听我说话。我接着说:“嘟嘟,知不知道什么叫‘耐心’?”他说:“我不知道。”我说:“没关系,不知道也没关系,爸爸告诉你,耐心就是牛奶还没来的时候,咱们也可以不哭。”这是先播下种子。
第二天,他要喝大牛奶,他妈妈去冲牛奶了。我又过去陪着他说:“嘟嘟,爸爸昨天给你讲过什么叫‘耐心’,你还记得吗?”他说:“记得。”然后,他开始回忆内容,说:“没有大牛奶也不哭。”我说:“很好,来,试试看。咱们能不能表现出耐心,咱们尝试一下,表现出耐心来给妈妈看看。”他就努力忍了一会儿,这时候,他妈妈过来了。
此时,要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去塑造他的行为,告诉他这个做法就叫作“耐心”。所以,我立刻跟他妈妈说:“你快来看,你儿子表现出耐心了。”我对嘟嘟说:“你刚刚表现的这个行为就叫作‘耐心’,你真棒,你已经学会了。”
那么,他学会了吗?小孩儿学东西真的是很快的!
后来,嘟嘟4岁的时候,我在家里玩手机,他说:“爸爸,我要看你的手机。”我就跟他讲“耐心”,他就说“忍耐”,他的理解变化了。他给耐心的定义是要能忍耐,不断地在改变自己对这个词的理解。情感引导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樊登老师讲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提到的情感引导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