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挺好》这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苏大强被明玉骂晕住院了,明玉等着门外,嚎啕大哭道:没想到我努力了这么多年,竟然变成了我最讨厌的人(指像她妈妈一样言语犀利痛骂苏大强),在我骂我爸的那一刻,我被自己吓到了,我甚至比我妈更厉害,我妈都没有把我爸骂晕过。
明玉自十八岁就开始独立,早早离开父母的家,打拼为一个有地位、有经济能力的商界精英形象。然而,在某个场景下,潜藏在明玉心里的心理会被激发出来,让她像极了自己的妈妈,尽管妈妈曾是她最讨厌的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不管父母的言行好坏,只要让孩子刻骨铭心,都会对她的一生有潜在的影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仅有来自父母优良的品质传承,还有父母那些具有伤害性的言行的模仿。
晓婷的爸爸平时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因常年在外,很少照顾孩子的日常,但对孩子还算好,每次回家,都会满足女儿的心愿,简直是有求必应,有时买一堆洋娃娃,有时买一堆零食。然而,当孩子不听他掌控,他便气急败坏,言语粗暴,骂骂咧咧,总会大声威胁孩子:“不听我的,看我怎么收拾你,还了得你了,你试试,你等着瞧。”
事后,晓婷爸爸则会对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惭愧不已,对孩子低头认错。可是,下次依然会重复类似的做法。
接触到晓婷的奶奶,一切才明了了。原来,爸爸管教的方法,和奶奶一样,他从小就是被这样对待的。他理智时,知道这样不对,也学习了一些科学方法,可情绪失控时,又原形毕露了。
都挺好育儿系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包括那些令人痛恨的阴影其实,爸爸并不认可奶奶曾经的管教方式,小时也非常不喜欢被这样对待,竟没想到自己变成了她。
为什么我们从父母的管教中受过伤害,却长大后在模仿她呢?在鲁道夫·德雷克斯《婚姻:挑战》一书中提到,人类对于越是不喜欢的地方,越容易特别关注,付出了过多的注意力,就会不知不觉地被讨厌的东西所吸引。
如晓婷爸爸,不喜欢自己妈妈的威胁性语言“你试试”等,他厌恶,憎恨,恐惧,可是作为孩童的自己无能为力反抗,只能在循环中承受,反抗,最后变成了他心中根深蒂固的管教言行,以至于在面对自己孩子的管教时,不由自主地就模仿了妈妈。
我反省自己,小时候最不想看到妈妈愤怒、责怪的眼神,在那眼神里,我看到的是被鄙夷,嫌弃。尽管我知道妈妈一直很爱我,但仍抵消不了那个眼神对我的伤害。那眼神,我记忆深刻,挥之不去。
当我面对孩子的淘气束手无策时,气急败坏之下,我也会向孩子投去那样的眼神,当我回看这些,意识到自己与妈妈如出一辙的行为时,不仅被自己吓了一跳。
都挺好育儿系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包括那些令人痛恨的阴影这些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上演,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从原生家庭里解脱出来,避免把这些伤害继续带给孩子呢?
首先,要检视自己的育儿历程,看看哪些负面行为来源于原生家庭。要想改正某个行为,首要条件是能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存在。
其次,要与自己的原生家庭进行和解。在我们上一辈的育儿观念里,不是非打即骂,就是权威控制,总认为培养出听话、服从的孩子才是最高目标。这样错误的育儿理念,是由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那时还是一个较权威社会,父母往往是家里的权威代表,不允许小孩子有忤逆家长的言行。
然而,这并不代表父母不爱孩子,只是限于当时客观环境,没有正确管教孩子。因此,成人后的我们,适当放下过往不愉快,看到父母对我们真挚的爱,也是与那个儿时受伤的自己和解。
再次,学习科学育儿方法。知道对的方法,才能真正从错误的管教中改正过来,因为面对育儿问题时,我们能有更多选择。
即使我们固有的育儿方法,不能轻易改变,但只要我们持续提醒自己应该怎么做,就能减免孩子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
在众多育儿知识中,建议家长多去看一些儿童心理学或脑科学的书籍,这些相对于自媒体提及的方法会有更深入系统的阐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让正确的育儿方法贯彻地更有力。否则,即使知道了正确方法,不从根上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你很快也会忘掉。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不足惧,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与其在伤害里沦陷,体会痛楚,不如待我们内心强大后,用成熟的心智将伤害抚平,不让它继续带给我们的孩子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