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365天,在外面吃早餐的次数一个月不会超过一回。
除了不卫生,主要南昌的早餐实在不好吃。
楼下有个早餐店,二宝偶尔玩饿了的时候会去买上个包子垫垫肚子,有时捎带买个茶味蛋。
二宝吃了一次,再也不吃了。说是茶叶蛋没有该有的香味,说是水煮蛋又不如家里煮的鲜香,孩子的味蕾最是真实。
给老板提过建议,一包大料不过二元钱,一小摄茶叶也便宜得很,够煮百十个蛋了,为什么不用够料包好好煮出香味?
老板答每天煮就煮不出香味了。
其实是舍不得火候慢慢熬煮,一个煤球,一个料包、一个鸡蛋的成本都控制在分。这是小生意人的传统思维,本来利润不多,只能往成本上死抠。
但不会扩展想,光把茶叶蛋煮好了,一天的生意要好上多少?即便茶叶蛋不赚钱,买了一个鸡蛋顺带再买点别的,带动了其他生意就赚回来了。
如果是我来卖茶叶蛋,我一定会反反复复调试出最佳鸡蛋口感,香味飘散程度,勾我也要把你的馋虫勾起来。同理,其他的早餐品类也如此,用最好的料调配出最佳的口感,反复研究,就是让人吃上一口就有幸福感。
至于价格,那都不是事。
这么多年我只在电脑城吃过一个老奶奶煮的茶叶蛋是味道绝杀的。整个楼层飘散的都是茶香味,我就是顺着香味去购买的,去了才知道,老奶奶的回头客就够她卖一两锅,到点就会有老主顾去买,她一天要卖几锅茶叶蛋,按说更不可能煮好味道,但老奶奶当天卖的都是提前一两天熬煮好的,第二天再边卖边煮,这样每天都有入味鲜香的茶叶蛋可卖。搭配一些饮品,就这样一个小小生意,老奶奶还请了家人做帮手,而且价格不便宜。
小生意多半都是夫妻店,体力活,一天服务下来精力耗得差不多了,得空只想休息一下,哪还有心思再想别的?
这没错,但若想生意与其他人拉开层次,老板得学会跳出局限,老板需要做的是统筹、思考和决策。而不是将所有的精力用来服务了,本末倒置了。
广东有一家牛展煲仔饭,曾上过央视《寻味顺德》,老板就是将煲仔饭做成了艺术品,十几年如一日的用心钻研一种美食,每天选最优质的原材料,自己钻研火候,改装火炉,研究食材搭配,店里甚至连菜单都没有,主要看当天购买的食材可以搭配出什么菜品,每天生意都火爆异常。
这种匠心生意在日本比比皆是,但是反而偌大中国没有多少。
本来小本生意完全可以做成小而美,结果目光只触及到现在,也只剩小,而没有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