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忽然接到税务告知,说我们2019年全年的简易计税项目的“累计实际扣除金额”触发了税务预警系统,专管员让我找找原因,给个说法。
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词是“坏了”,然后我就特别害怕被领导批评。
立马去跟领导反应?
不行!
因为昨天上午我们领导为罗大神的事特别生气,正处在气头上!
去找原因?
天哪,怎么找?
这套帐我是2018年9月份接的手,而申报表上的那个数字是滚动形成的,我当时接手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跟我办交接,也怪自己当初没有“不交接清楚,就不接手”的意识。
后来我接手后,领导在税务这块对我简直是完全授权,其他同事的态度更是明哲保身,一问她们怎么办,她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这样回答:“不清楚,这件事不归我管!”
这样就导致当我出现问题后,没有人能给予我正确的指导。
最后,我能立马采取的行动是上网百度求证,用百度上搜来的只言片语的解答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当我看到网上说“一般情况下,纳税申报表附表(三)里面的'本期实际扣除金额'不填”的时候,我简直要崩溃了,竟然想哭。。。。。。
因为我2019年不仅每个月填了这个数字,而且累计滚动下来这个数字达到了2000多万,触发了税务预警!
为什么一模一样的报税方式,以前从来没预警过,怎么最后集中爆发在了我手上?
我当然知道自己也有责任:
我知道简易计税,知道财税[2016]36号文,可真的跟工作相关的时候,我对于简易计税也只是知道这个名词而已。
我知道在报税的时候怎么填写它填空去完成每个月的纳税申报,但是对于简易计税到底是怎么计税的,对于纳税申报表附表(三)里面的“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到底应该怎么填才是最正确的、到底填了之后可能会触发怎样的税务风险、填这个数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我发现我其实并没有深入地去了解。
我好着急,我比我想象中的更加肤浅!
我问芳:“我到底该不该告诉领导这事?”
芳十分同情地看着我,摇摇头,说:“你没看她正在气头上吗?下午再说!”
所以因为这事,我昨天中午吃不下、睡不着。
好不容易挨到下午,我决定再去找梅姐说说这事,刚好陵姐也在梅姐办公室,于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就这件事讨论了起来。
梅姐说:纳税申报表附表(三)里面的“本期实际扣除金额”不可能不填,不填同样不符合逻辑,你只有收入,没有扣除额?
陵姐说:“别着急,会有解决办法的。”
紧接着,领导走了进来,看上去心情不错的样子,所以我就当着梅姐、陵姐面向领导反映了问题,然后我们领导立刻说出了令我难以想象的话,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惊喜:“我把张程喊过来帮你看一下!”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里的最后一件小事里提到过张程,文章链接如下:《打动人心的10件小事》
记忆中,我和张程在2年前所有的接触都是探讨学习上的事。
然后昨天下午领导一跟张程打电话,张程很快就来了,让我再次与他相遇。
而现在的我,除了有再次遇到张程的欢喜外,最想知道的是:张程究竟是怎么样思考和处理这件事情的?
他昨天来我们公司给我指导完之后,我觉得我昨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张程的态度让我端正了对填进申报表里的每一个数字的深入思考。
比如说他教会我简易计税从严格上来讲是应该对应到每一个工程项目中去的,我应该建立每一个简易计税工程项目的台账,登记每一个工程的收入金额和对应的分包款扣除金额,使简易计税收入与扣除的分包款能够相匹配等等,而不只是成为一个简单的不带脑子的数字搬运工或一个无知的吃瓜群众,随便就随大流,以前的会计怎么填的就跟着别人的做法来。
这是张程身上具备的特别重要的而我目前却暂时还不具备的一种能力,忽然感觉好忏愧!
所以,这就是我们领导要把张程请过来的原因。
是的,我对“简易计税”这种计税方式是一知半解的。
张程,当你说应该差额抵税时,我好像听说过,当你说2019年全年简易计税收入金额与分包款扣除金额填的一模一样不符合逻辑时,我似乎也深以为然。
我发现你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似乎我都知道,但问题是对于这些问题我都停留在了解的层面,我的思维没有深度,而你却有。
昨天你把2016年5月份营改增之后至2020年9月份所有的数据都联系到了一起,如此顺理成章地让我知道我们公司的工程简易计税项目就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存在开票在前,分包票后期才到的情况,最后导致简易计税收入与分包票扣除时间差异较大,不能匹配。
看到了这样的事实之后,我焦躁的情绪才逐渐地得到缓解。
张程,感谢你教会我全局性、透彻地看待问题,你是一个很棒的税务师!
你真正做到了深入思考以及知识内涵的融会贯通,比如你完全知道简易计税项目的“应税服务销售额”、“本期实际扣除额”、“应税销售额”、“税额”这些数字同实际业务的发展之间都有着怎样的联系!
而我则更多地停留在了解的层面,整天在记账、查账、登台账、报税,了不起去清理账面上的历欠款然后去跟各个业务部门专责沟通,似乎忙得团团转,但是内涵不去挖掘,这是我身上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也很感谢你在指导我业务过程中给予我的理解和启发,比如说昨天当你问我“你们公司工程项目到底存不存在开票在前,分包票后期才到的情况”的时候,我条件反射式地回答居然是:“我打个电话问问我们领导。”(那时候我们领导出门办事去了,不在公司,她走之前告诉过我)
这时候,你看着我,从你看着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你对我的信任,你相信这个问题,我不用问任何人,就知道。
然后你非常温和地对我说:“你是会计啊,最清楚这件事啊!”
你对待我的态度让我的心很快平静下来了,激发了我的思考,然后我真的开始全方位地去思考很多工程的结算过程、去挖掘它们的结算方式,最后我发现我们公司的很多工程项目确实是存在先开票,分包票特别滞后的情况。
之后我不但坚定地回答了你的问题,我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谢谢你,张程!
后来,我就在想说我能不能延伸一下,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有质量一些,尽量不出错,所以我就主动地向你提出说:“我们目前没有建立简易计税工程项目的台账,你能不能帮助我把这个台账建立起来?”
然后你回答说:“到时我设计一个模板,你按照那个模板把数字灌进去!”
我又特别担心地问:可是台账不是马上就能建立起来的,那下个月的纳税申报,对于简易计税那块的“分包差额抵税”我该如何拿捏?
你说:“到下个月再说,到时我过来!”
我有点不敢相信:“你是说我下个月报税的时候喊你过来吗?”
“嗯!”
“我一喊,你就来?”
“嗯!”
张程,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理解,我工作得越细致,我心里就越有底,一旦税务那边有任何风吹草动,我都不会再感到担心和害怕!
这就是昨天张程过来帮助我解决税务预警那件事所引发的我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