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在几个月前就开始读这本《身为职场女性》,因为里面的建议都太干货了,我就没有一鼓作气读完。最近我加入了一个豆瓣小组,名为“好学生心态受害者”。简介说:“好学生心态,是指人们为了完成上级期待而努力改变自身,成为他人眼中的好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情绪态度合称为好学生心态,包括高度服从、重视他人正向反馈、恐惧失误、习惯性讨好、过度反思等等。因这一系列好学生心态导致的负面情绪和行为,称为好学生困境。”
看到里面提到的这些点,我就想起这本书也提到过其中部分特征。书里有这么一句振聋发聩的总结:“那些帮助你走到今天的工作习惯,现在反而成了你前进的障碍。”具体来说:很多女性或多或少都因为女性与生俱来的某些特质、观念或社会偏见而自我设限。如基于对企业及团队或者对老板的忠诚,将升迁或谋求新发展视为对原有关系的背叛;再如对人际关系高度敏感,渴望寻求能带来内在回报的个人友谊,将无利益的关系视为纯洁,是自己值得被信赖和尊敬的证明;再如将对家庭、子女无止境的付出视为美德或牺牲。
书中“不愿提及自己的贡献”这一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艾米成功参与策划一场备受瞩目的盛典后,被记者采访成功的原因,她毫不犹豫夸奖了自己的搭档米奇和其他团队成员。随后报纸发表,艾米发现搭档米奇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贡献,只是宣传了自己和他所效力的组织。艾米觉得米奇自私自利,而自己高看了两人的友谊。
但结合背景来说,米奇是一家国际公益组织的区域总裁,最主要工作就是维护组织的公共形象,当然同时树立他个人的良好公众形象就更划算了。利用报纸宣传这些有错吗?而问题是,艾米没有抓住这次机会,而是不厌其烦谈及米奇。米奇已经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了,为什么艾米觉得自己也要非要夸赞他不可呢?
作者事后采访,艾米夸赞米奇是出自于对一个重要领导者的尊重。但同时她也认为,如果自己夸了米奇,那么他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夸赞自己。而恰恰相反,米奇对于艾米在采访时丝毫不提自己的功劳而感到震惊,也不敢相信她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宣传自己和组织。艾米把这次采访看作是表现自己慷慨、能提供有力支持的机会,而米奇却把自己的工作重任摆在了首位。
有那么一段时间,艾米安慰自己,她这么做属于高风亮节。在董事会批评她后,她才意识到自己从不为自己说话。艾米为此咨询了一名领导力教练,她得到的建议是,在别人夸赞你时,简简单单地说一句“谢谢”就足够了。不要说“谢谢,但我觉得我的团队工作得比我更努力……”也别说“谢谢,这次我们只是很幸运而已……”不要让夸赞你的人感到尴尬,不要发表这些多余的声明,也不要“瞎谦虚”,只说“谢谢”就足够了。
今天我和一个同学聊天,他给我讲自己给公司付出了很多,但公司几乎看不到他的贡献。他离开的时候,公司用一种很冷血的方式说有很多人可以代替他。并且利用他经验不足,把辞退美化成了合同结束。也就是说,公司连该给的补偿都没给。我听了就很愤怒,同时又想起前面提到的“好学生思维”。我们华人太习惯于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闷头做事,还没学会充分宣传自己的功劳,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在外国公司,这点尤为致命,因为晋升和你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一直在做没有任何影响的项目,或者你不说你做出什么贡献,那么绝对会被无视。如果你说不出自己工作的价值,那就等于你对自己的工作根本不上心。你自己都不知道它的价值,谁又会替你知道呢?同时你也表示出了自己对晋升是左右摇摆的。如果你自己都是不坚定的,那你还能指望下属们不遗余力地支持你吗?
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总是喜欢说,在某某同事配合下,行事很顺利。我付出了很多,却不愿意用自己的嘴提出,总是期待别人来讲我是一个又谦逊又负责的人。但成人世界里,谁会为其他人这么努力争取呢?最可靠的办法还是用自己的嘴去宣传成就,体现价值。当然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个“好学生”,不要骄傲。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