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宠妈艺术#我的母亲

作者: 陌上花开001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21:41 被阅读712次
#新中式宠妈艺术#我的母亲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不是平时不念母亲的好,而是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做点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来感恩母亲,谢谢她的养育之恩。

母亲这代人前半生充满浩劫,生于共和国成立之年,轰轰烈烈地大跃进革命,大炼钢铁时连家里的锅都拿去熔化炼钢了,吃着生产队的大锅饭长大,成天饥一顿饱一顿,遇到三年自然灾害时,遍地是饿死的老人孩子。为了有口饭吃,很多人拖家带口地闯关东,从河南、山东去东北的火车车厢,挤满了逃荒的难民,有点像现在的叙利亚百姓,生存成了唯一的目的。

姥爷是旧社会的地主儿子,上过多年的私塾,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由于为人厚道,老实勤劳,所以一家只划了个富农的成分,还在村里担任会计和书记。母亲一家人虽然缺衣少穿,但还没饿死,穿着也算体面,不像有些人家穷的全家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不出门就躺被窝里。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可以说是很多中国人的浩劫,妈妈的爷爷怕批斗连夜潜逃,客死他乡,小奶奶自己回来后每天被拖出去批斗。子女不能当兵,也不能加入红卫兵,没学可上,混乱地度过了青春时代。

每个十几岁芳龄的女孩子都爱美,妈妈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也不例外。她说小时候过年能吃顿饺子,扎根红头绳就开心地欢蹦乱跳。青春期约上几个好友,走上十几里路赶个集,5分钱一根的油条也不舍得买,都是自己背着煎饼,渴了跟老乡要点井水喝。走走逛逛没啥舍得买的,兜里也就1块、2块钱,要省下来去照相馆照个相片,为自己的青春留点纪念。照张一寸的照片得2毛钱,然后再跟好友合照个2寸的。

照片中就是普通的白底花布衬衣,没啥化妆品,但是也难以隐藏青春的美好气息。等到女大当婚的年龄,会自己照一张正式的相片,用作相亲或者找工作。母亲的那张穿着绿色的军装,扎着两根麻花辫,唇红齿白,眉清目秀。在一个小乡镇可能还没有能照彩照的技术,母亲说都是照黑白照,然后染的色。这让我想起现在比较火的一个人,专门给明星拍写真照,然后依照工笔画的技法上色,原来这并非他的原创,而是学习了父母那代人的技术。

25岁的女孩子在农村就是老姑娘了,本来已经有一户合适的上门提亲了,可是妈妈的姐姐,我的大姨死活让妈妈退了那门亲事。“你想在农村呆一辈子吗?靠种地能成为有钱人?让你的子孙后代一辈子呆在这穷山沟?”

妈妈也是受过教育的人,尤其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上到初中已经算是有点学问的人,至少能读书看报,写信发电报了。她也是着急,怕自己一拖再拖,拖得自己人老珠黄了。但是还是退了人家的聘礼,毕竟没怎么见面,谈不上有感情。

后来大姨确实给妈妈找了个对象,是姨夫的同事,又是老乡,虽说家庭条件不好,姊妹7个又是老大,每年秋天腌的一大缸咸菜,到了春天就没了。有时甚至连棒子面、地瓜干都没得吃,所以全家9口人都指着父亲的30元工资生活。

即使这样的家庭,大姨还是做了母亲的主,定下了这门亲事。“姊妹总有长大的一天,还能总靠他养活吗?工资还有长的呢,你没看队长,能拿50块呢。”于是母亲就简简单单地和父亲登了记,成了亲,母亲的嫁妆——两个红木箱子,一张桐木桌子,一个桐木衣柜,成了父亲家里唯一的家具。据说姥姥还给了母亲不少银元,在有了我和哥哥以后,为了填补营养,一块银元换一块钱,全换没了,只剩一些不值钱的小钱。

婚后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美好,父亲在东营上班,说单位没有住房,没法带家属来住。大姨非要母亲来,“没房子,来了就有房子住了。孩子这么小,在农村挨饿受冻的,在这吃食堂,烧天然气,孩子少受多少罪!”母亲强行要来,父亲也拗不过,带着我和哥哥来东营之后,单位领导安排在生活科库房旁边的砖房住下。虽说只有一间房子,但是对于刚从村出来的母亲,已经十分知足了。有食堂、澡堂、砖瓦房,还有什么渴求的呢?

过了两年无所事事的日子,随着单位家属来的越来越多,总得想办法解决吃饭、住宿的问题。于是单位专门成立了农业公司,买了一大片土地,母亲她们这些随队家属就成了大集体,专门从事水稻的种植与收割。我们一家就搬到东安的农业点,住进了临时搭建的简易房,一直住了2、3年才搬进楼房。

母亲种水稻的那11年是她一生最受累的阶段。父亲的微薄工资还要养活姊妹一大家子,入不敷出,孩子渐渐大了,母亲就着急着干点活贴补家用。虽然农村出身,但是母亲在老家只种过麦子、玉米、地瓜什么的,种水稻还得从头学起。

一帮女人们种地,从春天插秧,夏天拔草,秋天收割,打场,一年四季除了冬天休冬,其余的日子成天在地里忙活,没有周末休息。母亲说累也得干,不干哪能挣钱养活你们,如果哪天没活干,就会着急地团团转,一趟趟的往小队长家跑,看还能干点什么活,好挣工分。记得上小学2年级时,早上5点就把我放学校门口去地里干活了,我要摸黑站在校门口等到7点才能进去。幸亏那时没什么人贩子,否则我现在早不知道去哪了。

后来条件渐渐好点了,大集体也解散了这些家属们,单位领导也觉得她们确实太辛苦了。后来取消了计划经济的供给模式,可以自由买卖了,单位就把所有的地都承包给个人,只赚租金。母亲她们没活干了,就到处找工作。在鸡场喂过鸡,卫生所打扫过卫生,到了50岁之后就不再出去干活了。

母亲骨子里还是农民的根,不管住哪都要种点菜园子。住简易房时有个院子,靠近南边篱笆种了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油菜等,靠近东边的篱笆圈了一小块地养了些鸡。后来住楼房,由于一楼有院子,母亲还是不停地摆弄她那块小菜地。不知道何时兴起了开荒潮,很多人都开始在空闲的地方翻土、种菜、施肥,母亲也弄了块2分的地,开始贫瘠地连草都不长,后来在她的辛勤耕耘下,成为了那片菜地长势最好的菜园子。

如今搬入新家,到处都是公共绿化,没什么地儿可以再开荒种菜了,老妈就在阳台上弄了几个泡沫箱子种韭菜、小葱、香菜,每次吃着她用自家韭菜包的水饺,格外鲜香。曾经我也劝她回老家买个院子养老,但是她放心不下我和哥哥一家,说哪儿也不去。其实我也很向往有个院子的生活,只是因为孩子上学不便住在偏远的郊区,等孩子再大一些,一定找一处院子,种个菜园子,养点鸡鸭,接老妈过来一起打理,陪她一起变老。只是希望时间过得再慢些,让她老得再慢点,怕有生之年无法实现她的理想生活。

如今母亲已经70岁了,不知道余生还有多长,很想带她去外面转转,看看一些新鲜事物。无奈现在的工作限制,总是没抽出时间陪她。希望自己能早点退休,带着老妈四处游游。但是老妈很知足,说现在的生活就很幸福,想吃啥吃啥,想去哪去哪,出去玩多累啊,在家成天一帮老头老太太打牌,别提多开心了。

老妈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打牌确实给她带来了不少乐趣,虽然打了好多年夜没啥长进。但是一起嘻嘻哈哈大半天,就不感到寂寞了。加上买菜、做饭,老妈说成天跟上班似的,忙得很。

看到老妈的心态,我时常反省自己的情绪。为了一点点小事总是闷闷不乐,或者为了还没发生的事情焦虑、烦躁。是不是因为我的前半生过得太平淡了,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时代背景,就不足以担负生活的五味杂陈?

母亲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大河,滋润着它经过的每一寸土地,更滋润着我心田。每当心情不快,回家吃顿家常饭,陪她唠唠嗑,嘻嘻哈哈过后,之前的烦恼早就抛到脑后,不值一提了。愿母亲能活得再长久些,多陪陪我,有她在,感觉自己永远都有个坚强的后盾,永远都有个温暖的家,做大人累了,就可以再做回孩子,在她面前撒撒娇,满足一下内心的小孩。

活动传送门

相关文章

  • 岁月苍苍

    新中式宠妈艺术#岁月苍苍,母亲,我拿什么爱你? | 流年拾记 《#新中式宠妈艺术#岁月苍苍,母亲,我拿什么爱你?》...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节的心声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节的心声 我的母亲,49年生人,正...

  • #新中式宠妈艺术#《回忆我的母亲》

    #新中式宠妈艺术#《回忆我的母亲》 转自:雾里寻梦 编辑:张帆 关注 2018-04-26 20:58 · 字数 ...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几天前打电话回去听说妈妈感冒了,还病得不轻,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趁着周末我就打电话再问问她的感冒好了没。连续打了几个...

  • #新中式宠妈艺术# 母亲

    我儿时在山中长大。春有百花,夏有清凉,秋来硕果,冬日白雪皑皑,素裹银装。但我却从小体弱,长至五岁之时,得了一场大病...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去年,有一段时间,母亲说她感觉身体不太好,晚上起夜特别多。 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问:生小孩时,是顺产的...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如果有人问我你回家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妈,我回来了”。 如天下大多数母亲一般,...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小孩子的世界里一片秋田,种着开学和纯真的的果树,季节到了,收获是许许多多的,他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阳光下...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文 | 自然 母亲再过两年就到了知天命的年岁,然岁月仍未遮盖住她的“昭华”。 母亲离过一次婚,在我眼里她是敢于打破...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我与老妈从过年到现在分开也几个月了,这中间我只打过一个电话回家了。刚刚来温州十几天的时候接过老爸打的一个电话,刚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中式宠妈艺术#我的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sr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