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是关于如何做标记,如何检索,如何整理书架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几点小建议。
1.如何做标记?
当我们旅行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等人的时候,如何利用这些碎片时间进行阅读呢?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有一个很棒的方法。我们仍然可以按照之前所说的步骤进行阅读,只不过只做前三个步骤,即通读,重读,标记。摘抄可以留在以后做。具体操作如下:
(1)准备三种不同类型的书签(可用三种颜色代表),分别对应着通读书签、重读书签和标记书签。
(2)在通读中断时,在该页贴上通读书签;
(3)通读到某一部分,想重读之前的内容,在重读那页贴好重读书签;
(4)重读中断后,开始做标记时,贴好标记书签。
(5)一边读书,一边根据需要移动三枚书签。
做标记的办法,大家都会,比如重要的画直线,很重要的画波浪线,关键词之类的画圆圈等,就不多介绍了。

2.如何快速找到目标内容?
如果你已经看了几百本书,积累了几十本读书笔记。这时候的问题可能是,如何整理书架,如何找到很久以前的笔记这样的问题了。
关于这点,奥野宣之也给出了他的办法——通过目录来检索。

写完一本读书笔记后,可以在本子的扉页加上目录,本子边缘还可以贴胶带纸做标记。我一般用16K的空白页做笔记,基本上一本书一页纸的读书笔记,所以只做目录就好了。然后本子的封面可以写上【读书笔记2016】的字样。我的读书笔记和微课笔记是不分的,统一用一个本子记录,统称【学习系统——读书笔记+微课笔记+电影和书单列表】。
如果你已经积累了超过10本读书笔记,可以考虑输入电脑文档,通过数字化来检索。将所有信息输入到EXCEL表格中,下次查找时根据年份或关键词就可以找到。输入信息可以参考下面的格式。

如果你想将笔记存为电子档,还可以将做标记的那几页和读书笔记扫描下来,一起归档。我喜欢用手写的笔记,是因为手写时思维更加流畅,所以即使是存电子档,也是先在纸上手绘,然后扫描成电子档。
书架的整理,可以粗犷一点。奥野宣之本人的书架分为三个区,一个区域是爱读之书,一个区域是读书笔记,一个区域是废弃书,不久后卖给旧书店的。
3.来自奥野宣之的几点建议
(1)多用工具书:百科全书
由于信息的扩张,我们可以轻松在网上找到各种免费的知识。但免费的就意味着质量参差不齐,甄别这些信息会花掉很多时间。可以试着不依赖网络,多用工具书,你思考的层次会更深,所得到的信息也更准确和权威。例如百科全书、地图、图鉴、年表等。
(2)订购杂志周刊会有意想不到的新信息
你可能意识不到,电脑上大部分网页上的信息都是处理过才呈现在你面前的。在你点击搜索到画面呈现在你面前的这几秒种,后台快速计算着你的喜好,然后将与你相关的内容呈现出来。你可以试一下,用你的账号登陆和朋友的账号登陆,出来的页面可能完全不同。
因为计算越来越精准,我们越来越难找到意外之喜。那么报纸,杂志,周刊可以成为你喜好之外的一个信息来源,如生活类周刊。
(3)逛书店:新旧书店
在书店你很容易了解到【现在什么书卖得好】、【大家在关注什么?】,可以作为选书的来源之一。每个实体书店都有不同特色,在新书店你会发现新的惊喜,在旧书店你可能会找到绝版的书籍。没事逛逛,挺好。
(4)记录书的履历
如果有兴趣,可以在书的扉页记录书的履历:购书店铺、购买日期、阅读结束日期、标记日期、制作读书笔记日期。
(5)常带三本书同时阅读,根据心情随时转换阅读的书,不想读了,就开始记笔记吧
(6)除了纸质图书,还有有声读书,如演讲、研讨会等。可以关注市美术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的官网,一般上面都会有活动通知。
下面附上我的读书笔记。

好了,到这里关于如何有效读完一本书的内容就分享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