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鲁南军区组建(也可说恢复)了3个军分区。一分区三团兼,三分区五团兼,都是现成的主力。还有二分区呢,司令员就是原五团团长贾耀祥,张雄任政委。
中军帐有了,就看是从哪来的人马了。
遗憾地是,关于鲁南二分区抗日史料极少。鬼子投降后,八师二十四团就是由二分区部队组建。有说是二分区独立团,也有说是二分区基干团,也有说是二分区三个主力营,也有说是三个独立营。总之,二十四团是二分区的部队。
话说至此,总算绕回来了。
组建二分区时,各部来源说法也很多,有滕县独立营,兖济独立营,临城大队加上独立支队一二大队。我推测,滕县独立营可能就是滕沛大队,文峰大队主力后改称峄县大队,但也部分划入二分区。二分区是如何编组的不详,据说二十四团二营有铁道大队的长枪队。
假设铁道大队有400人,有300人调二分区,就能证明“铁道游击队”调到二分区了吗?
还是不能成立。
如果是“编入”,那只是为壮大主力提供了兵员而已。二十四团有许多来自铁道大队的指战员,甚至不排除有完整的战斗分队列编。事实上铁道大队依旧存在,仅仅人员减少了。
战争年代,地方武装升级太多了,许多时候往往作为兵员补充,如果这些建制撤销了,你所有光荣历史就要重新开始了。所以,是否有完整建制非常重要。
那么,有完整的建制分队在二十四团的记载吗?
也无听说。
笔者没有看过一九零团史,特别是喜好热闹的媒体从来没报道过,未闻舟山驻军某部有“铁道游击队”史,都只是泛泛一说。这好比即便不是“红军团”,但人民军队也都是红军传人。
淮海战役后,华野三纵整编二十二军,这时的二十四团终于也能“自立门户”了,成为新组建的六十四师主力团——一九零团,义不容辞的也担起了“大哥”的重任。
解放战争中,二十四团进步很快。特别是一营,名气很大,直到新世纪还是南京军区的一面旗帜。
话说到此,二十四团与铁道大队的关系大至如此。
正因为“铁道游击队”名声了得,许多军史爱好者,总是“穷追不放”,这样一支神出鬼没特战队,结局一定“大放异彩”。
看样子还得再说几句,虽然和二十四团真的无关了,纯属画蛇添足。
独立支队撤销后,二大队为主力输送了大部分兵员,剩下的五十余人又重新整组,依然叫鲁南铁道大队。
独立支队消失了,但这支铁道线上的小分队依然存在。从这个角度看,“老九”没有走,只是形势发生了变化,铁道大队“全盛时期”已经过去,如果要和前面作个划分的话,可说是“后铁道大队”时期。
人员少了一多半。据史料记述,这时的铁道大队完全“判若两人”,俨然一副正规军的模样,文书、会计、军医、粮秣员和警卫班一应俱全。而政委还是由原独立支队的政委张鸿仪担任,鲁南军区第一武工队队长郑惕任副政委。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