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参加一个北京的亲子夏令营,夏令营的居住点在一个山谷里面,四对母子一间,大通铺,每天的食物都是素食,吃住行都是最简单的,按举办方老师的话来说,主要是心灵上的碰撞,当所有的物质条件都回归原始,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就会多起来。
夏令营有许多亲子活动,有两个环节让我印象最深刻。
第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背靠背盘腿坐在地板上,大人们在孩子的外围也围成一个圆圈站着,指导老师让我们用左手叉腰,右手食指指着孩子,眼睛盯着孩子看,一句话都不能说。灯光逐渐暗了下来,在幽暗的光线中,时间仿佛静止了,家长们和孩子们好像是被定格了的雕塑一样。
刚开始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嘻嘻哈哈的,随着时间的加长,大人的和孩子都安静了下来,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在平时和孩子的相处之中,成人不就是经常以这样的姿态,居高临下地指责孩子,左手叉腰,食指仿佛点着孩子的额头,一句一句地责骂,而孩子们不就是正像此时此刻一样,蜷缩着小小的身体,惊恐不安地盯着大人的表情,他们是多么的害怕和无助呀。
压抑的空气中开始响起一两声啜泣的声音,有孩子的,也有大人的,从起初压抑的抽泣,后来终于有一两个孩子忍不住放声大哭,到最后哭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息,积压在成人内心的焦虑和自责,还有在孩子们心中累积已久的恐惧和不安,在这一片定格的安静中被完全释放了出来,没有过多的语言,也没有过多的形式,就这样母(父)子间的心在彼时彼刻被打了开来。当主持人结束发出结束指令的时候,在场的每一对母子都相拥而泣,不知道其他人在活动结束以后是否仍然能维持那时的感受,反正每一次只要回想到那个时刻,温暖就会充斥在我的内心,也许就在那一次,一颗带着温度的母亲的心复苏了,凤凰涅盘般重生了。
让我感动的第二个环节是眼神交流。这个环节只有父母参加,主持人让在场的爸爸妈妈都站在房子的中间,要大家至少和十个人进行眼神交流,一样不能讲话。同样在一片安静之中,大家走动了起来,刚开始一样都是嬉皮笑脸,慢慢的,大家被周围人的情绪感染了,逐渐平静了下来,在缓慢的走动中,我与超过十个人进行眼神交流,有冷漠的,有热情的,有羞涩的,也有麻木的,我始终保持微笑,温柔地看着他们,点头示意,然后再走向另外一个人。
交流结束以后她采访了几个人,很意外的,有几个妈妈都提到了我,她们和我的感受差不多,都觉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神,不同人的眼神有不同的温度,她们提到一点相同的是,感觉我的眼神很温柔,也很温暖,这让我既惊讶又感动,同时还有一点自豪,与某些陷入绝望的父母相比,至少我的眼里还有温度。
主持人引导:有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并不采取打骂的方式,亲子关系出问题了以后毫无头绪,在进行咨询的时候告诉老师自己平时并不责打孩子,殊不知有的时候眼神的伤害胜过于语言打骂。
眼神可以传达的信息和情绪很多很多,同时也能够给人以力量,在与孩子相伴的时候,如果父母能给于更多的赞赏、鼓励、关爱和温暖的眼神,孩子一定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力量砥砺前行。
爱孩子,爱家人,爱朋友,爱这个美丽的世界,如果你并不是那么善于表达,那么可以试着先从一个有温度的眼神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