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家庭⽋你的,你得靠⾃⼰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最近,“苏家⼀家⼦”变成了热⻔话题,观众们为了这个鸡⻜狗跳的家庭和委屈的苏明⽟操碎了⼼,也有被苏家⼤哥、⼆哥⽓得彻夜难眠。⼀部电视剧能引起这么⼤的共鸣,还是因为苏家的问题⼤家或多或少遇到过,⽽如何避免⾃⼰的家庭变成“苏家⼀家⼦”,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都挺好》剧照
活在“不对等”中的苏家人
苏家问题的本质是关系的不对等和资源的不对称。
关系的不对等来⾃于苏爸苏妈。妈妈强势,主导家庭的决策权,爸爸成了被控制的“隐形⼈”。这种关系不对等,让整个家庭的决策权都落在了妈妈的身上,本身就⾮常不健康。
《都挺好》剧照
苏家三兄妹则是资源不对称。⼤多数普通家庭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苏家⼤哥、⼆哥享受到的很多资源,来源于对苏明⽟应有资源的掠夺。⼤哥可以出国读书,⼆哥可以花钱上⼤学,⽽苏明⽟连⼀本复习资料的钱都没有。
⽗⺟作为资源倾斜的决策者,对于掠夺苏明⽟资源的⾏为,给出了她们认为合理的解释:因为你是⼥孩。
《都挺好》剧照
如果苏明⽟去追问⽗⺟,为什么因为我是⼥孩,就得到的更少,苏爸苏妈其实是说不出来原因的,因为在她们的意识⾥,男孩就是⽐⼥孩重要。这个观念就好像呼吸⼀样⾃然,⾃然到苏爸苏妈浑然不知⾃⼰伤害了苏明⽟。
所以苏明⽟从⼩在⼀个极度缺乏物资资源和精神资源的环境下⻓⼤,值得⾼兴的是,她后来活得不错。⽽很多类似苏明⽟这样的⼈,却没有这么幸运。如果她接收并且顺从了⽗⺟的这种观念,并且没有意识到⾃⼰的资源被掠夺,以后可能会像苏⺟⼀样对待⾃⼰的⼥⼉,结果就是一代一代顺理成章得继续“不平等”。
生活中隐藏的“不对等”
家庭是⼀个有⾎缘关系的组织共同体,⽗⺟和孩⼦的关系决定了这个组织的氛围。习惯了丛林法则的成年⼈,习惯性把弱⼩的孩⼦当做⾃⼰的下属、附属品,家庭的关系就出现了不对等。这些关系的不对等,有固定套路,常⻅的话如下:
- 我是为你好!
- 我是你爸/妈,你当然得听我的!
- 我做这么多,还不都是为了你!
“我是为你好”,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是为⾃⼰,同时觉得为你好。
“我是你爸/妈,你当然得听我的”,意味着⽗⺟认为⾃⼰的家庭地位⾼于孩⼦。
“我做这么多,还不都是为了你”,则是成年⼈把⽣活不幸的锅,强⾏甩给不会辩解的孩⼦。
《都挺好》剧照
这些熟悉的话语,轻则让⼈放弃⾃主选择权,重则让⼈怀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尤其那⼀句“我是为你好”,让很多年轻⼈⼀听就讨厌坏了。
如果⼀个家庭⾥,⽗⺟认为⾃⼰的家庭地位⾼于孩⼦,剥夺了孩⼦的选择权,孩⼦就会变成被动关系的接受者。孩⼦接受这种关系,就会变成苏家⼤哥,⽽不接受,就会变成苏明⽟。顺着这个逻辑猜想,也许苏爸在⼩时候,他的⽗⺟也是这么对待他的,所以在和苏妈的关系⾥,才会变成⼀味接受的弱势⽅。
《都挺好》剧照
⽗⺟在处理和孩⼦的关系时,怎样才能避免成为“苏家⼀家⼦”呢?借由纪伯伦的⼀句话:他们借你们⽽⽣,却并⾮从你们⽽来。
⽐海更深的家庭关系
家庭犹如深沉的海,潜⼊海⾥越深,发现的就会越多。苏家⼀家⼦,在外⼈看来,是幸福的。⼤哥是斯坦福⾼材⽣,在美国定居;⼆哥看起来也很孝顺;苏明⽟是⼤公司高管⾮常有钱。只有当观众顺着剧情往下⾛,这个家庭出现的问题才会慢慢浮出⽔⾯,让⼈⼼寒。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都挺好》剧照
这样的家庭,并⾮少数,不然《都挺好》也不会引起这么多共鸣。国⼈在现代社会⾥,营造的看似幸福的家庭,经不起琢磨和追问。“如何才能让⾃⼰、让家庭获得真正的幸福?”是⼈们共同的疑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