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很反心灵鸡汤的小说集《十一种孤独》 ,故事很虐心,说实话没有点心理承受能力的人还真读不下去,书中有很多经典的句子,比如:
在很多人看来,失败是可耻的,但其实,失败才是常态。失败远较成功多,远较成功普遍。
生活之路有时会意外地转个弯,给我们的并非惊喜,只是无奈。
书里的主人公大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比如: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
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按说结婚前几天,双方都应该是很激动很忙碌的。可是在结婚那天夜里,女主却还在想着舍友的闲碎话,对她的未婚夫仍有动摇,真要嫁给他吗?那边的男主,因为等朋友去拿旅行包而显得很焦躁,朋友的迟到、玩笑话都让他有些恼火...生活不像电视剧没有那么多的惊喜与浪漫,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繁琐小事所困扰。
有人把这类型的文字叫“丧文化”,最具有代表作的是日本作家太宰治。他的《人间失格》真实的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欺骗、伤害、利用、无情、绝望。记得一句话:这个世界不过是我骗骗你,你骗骗我罢了,如果要做到真实透明,还真是生存不下去。
《人间失格》有一段话:
“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一切都会过去的。所谓在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我在想,丧文化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对网络上大量转发心灵鸡汤的反弹。
心灵鸡汤一般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简化了世间万物的因果关系,片面地把成功归于某个单一因素;二是过份地“合理化”,把所有的苦难都说成成功的垫脚石,而每个故事都会有光明的结局。
因此,鸡汤只能以肤浅和暂时的方式缓解我们的消极情绪,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所以在我看来,心灵鸡汤就是一群文字贩子的意淫。
套路永远是:金钱无用、用爱发电、努力必胜!如果结尾能加上点金句,什么真相,逻辑,那都是屁。东拼西凑个故事,强行安排个好结局,最后卖个情怀,这种没诚意的软文就是对我们读者品味的双重侮辱。
而丧文化不否认那些消极的事情,也没有圆满结局,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目。这可以帮我们形成更具适应性的思维方式,用更现实的方式解决问题。
鸡汤里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但一定会帮你打开一扇窗。而现实社会中,上帝不但会给你丑陋的外表,还会给你不高的智商与情商,为的就是让你保持平衡。
心灵鸡汤还说,不要为钱而活着,钱不过是你的一个工具。事实上,我们每天都为钱活着,活的很累,社会顶层的人有花不完的钱,而底层的人,每天为基本的生活资料奔波与挣扎在社会边缘,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极其有限,从而没有余力去深究世界真相,也没有余力提升自己的觉悟,也许只有心灵鸡汤暂时麻醉心中的压力吧,但人生就这样迷失了,结局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以后的苟且。
码字不易,,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