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吹台拔地耸立在开封市禹王台公园的西北隅,高台被松涛簇拥,台上东北角,在青竹翠柏环抱中古色玲珑的“五贤祠”依稀可见。“五贤祠”原为“三贤祠”。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秋,开封人民把当时的国朝各家李梦阳、何景明之像增塑在“三贤祠”中,故改称“五贤祠”。五贤除李、何外,还有李白杜甫、高适。因为他们都和开封有一定缘源,开封人为纪念他们,故修其祠。
五贤中的李梦阳、何景明同是明代成化(1465~1687年) 年间的人。
李梦阳(1472~1531年),字献吉,号空洞子,祖籍河南扶沟县,曾徒居甘肃庆阳,其父李正后任周王府教授,故又迁居开封。1493年,他在乡试中夺冠,第二年又中进士,受户部主事,不久迁任户部郎中。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能直言进谏,在宦海中几经沉浮。他才思雄鸷,被誉为“七言律自杜甫以后,唯一善用顷挫倒插之法者”的明代诗坛主将①。
孝宗、武宗、世宗统治期间,土地高度集中,贵族、官僚穷奢极欲,搜刮无度。百姓啼饥号寒,起义不断;朝中宦官、佞臣专权跋扈,迫害廉正忠直大臣;地方藩王时起叛乱,外族入侵频繁,明王朝统治发生了严重危机。面对江河日下的形势,李梦阳于1505年应诏上书,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淋漓感慨,通篇5000余言,无不涉及政务得失。文中痛斥“寿宁候张鹤龄招纳无赖,罗利贼民”,攫取财利,残害民众,“势如翼虎”,并要求孝宗查处严办。张鹤龄是张皇后的弟弟,平时依仗是皇亲国戚,骄横无忌,胡作非为,朝野侧目,无人敢置一词。李梦阳激词弹劾,使张鹤龄恼羞成怒,他摘引奏章中有“陛下厚张氏”这句话,诬蔑李梦阳称皇后为张氏,是对皇后有意讪谤,罪当斩首结果李梦阳被捕入狱,但诏狱铁窗并未使他屈服。出狱后次在路上遇见张鹤龄,李梦阳乘着酒醉,指着张的鼻子痛骂、斥责,并且用马鞭子打掉他两颗门牙,吓得张鹤龄狼狈逃窜。
武宗朱厚照即位以后,明朝在下坡路上滑得更快了。朱厚照淫、乐、残、暴,不理朝政,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宦官刘瑾等8人把持朝政,虐杀廉官循吏,迫害正直大臣,剥削残害百姓,时人称之为“八虎”朝中很多官员虽然痛恨“八虎”,但更怕他们的淫威、权势。尚书韩文每和他的同僚议论朝政,就气得捶胸顿足,痛哭哀叹!李梦阳问韩文:“公大臣,何泣也?”韩文说“如今朝中成了这个样子,可怎么办啊!”李梦阳力主尽除尽八虎,进言道:“这有什么难?让谏官上疏劾奏“八虎”,元老们在阁议中坚持原奏,您率领大臣们力争,去掉这帮狐群狗党不是很容易吗?”韩文慷慨答应,并委托李梦阳起草奏折。奏折中列举了“八虎”累累罪恶,最后指出:若不尽除“八虎”,“明正典刑,以回天地之变,泄神人之愤,潜削祸乱之阶”,将来“益无忌惮,必患社稷。”九卿诸臣看罢拍手称快,有一大半参加了署名签字。但这次斗争失败了。刘瑾等人对签名大臣忿恨之极,先免去了韩文等人官职,接着借故把李梦阳打入狱中,准备杀他以雪起草奏折之恨,后经康海等人奔走相救才得释放。刘瑾等人被诛后,李梦阳出任江西提学副使,大力倡导复古运动,振兴学校,奖励人才,改革士习。得到江西一些文人学子的拥护和赞誉。宁王朱宸藻羡慕梦阳才华,求他写过一篇“阳春书院记”后来宁王谋反被诛,李梦阳也因此事受牵连被捕,幸得友人全力相救,才释放出狱,削职为民。从此,他回到开封治园池,招宾客,游猎繁台、晋丘之余,从事著述,自号空同子,名震海内。
李梦阳之所以名扬四海、彪柄千秋,并非因他“志操耿介”、“尚节义,鄙荣利,有国土风”,而是由于他倡导的文学改革运动扫荡了统治明代文坛百年之久的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三杨是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三人先后曾任内阁大学士,为五朝元老(建文、水乐、洪熙、宣德、正统),因而人们把他们的诗文称作“台阁体”。三杨的诗文多为赠颂寿挽、应答闲咏、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艺术上虽词雅工丽,但平庸呆板,毫无生气。由于诗文出自位尊权大的宰相之手,因此朝野争相仿效,风云月露、酬答应对之类的庸鄙繁芜之诗文充斥天下,当时文人很少不受其影响。就在“万马齐喑”之时,遂有“北地(指李梦阳)一呼,豪杰四起,信阳(指何景明)角之,迪功犄之……”(朱彝《静志屋诗话》)。李梦阳、何景明、徐贞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连相7人(史称“前七子”)结成文学集团,针对“台阁体”诗文的弊病和影响,掀起了文学复古运动,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此唱彼和,推波助澜,恢复古风气成为一种时十髦。社会上文人学子深受影响,甚至达到“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的程度。
复古派把秦汉散文、盛唐诗歌这些典范作品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一新文坛耳目,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知道在“台阁体”八股文之外还有真正的艺术瑰宝,对打击“台阁体”“缓冗沓,千篇一律”的文风,扫除八股文的恶劣影响起了一
定积极作用,给沉闷僵化的文坛带来了一丝新气和生机,但们错误地认为唐以后无诗、秦汉以后无文,抛弃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继承的传统,以模拟秦汉散文、盛唐诗歌代替创作,彘上了盲目尊古的道路、甚至提出:“今天摹临古帖,不嫌太似反曰能书,诗文之道,何独不然!”即主张完全用临帖的办法去进行创作,偏离了秦汉、盛唐时期文学与社会紧密结合的优良传统。一味刻意模仿,字剽句窃,缺乏新意。例如李梦阳写的《艳歌行》第一章四句是:“晨日出扶桑,照我结绮窗。绮窗不时开,日光但徘徊。”头两句仿古诗《陌上桑》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末句则出自曹植《七哀》中“流光正徘徊”,读后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印象。这也是前七子文学创作上的通病。
复古派文学有此通病,但并不是说李梦阳的诗作都是“似曾相识”,都是“古人影子”。由于李梦阳的官位不高,和当时的宦官、豪门有相当大的矛盾,在政治上作过斗争,受过迫害,多次入狱,对明王朝政治腐败有较深的感受,所以他也写了不少揭露社会黑暗、宦官暴虐恣睢,富有现实主义的诗篇,如他写的《玄明宫行》就是为揭露刘瑾而作,诗描述刘瑾,“变更累朝意回测,培克四海真穷困”,以私建一所“金银为堂玉布地,千门万户森相通”的无比奢侈的玄明宫。随着刘瑾的被诛,这座宫殿也衰败了,“那知势欲有消歇,前日虎豹今沙虫,窗扉自开卫不守,人来游玩摇玲珑”写的是“玄明宫”,揭露的是刘瑾穷奢极欲的罪恶。他的某些近体诗也写得较为深刻雄健,如《艮岳篇》:“宋家行殿此山头,千载来人水一邱,到眼黄蒿无玉砌,伤心锦缆有鱼舟,金缯社稷和戎日,花石君臣弃国秋。漫倚南云望南土,古今龙战是中州。”诗歌借吊古以批判宋徽宗荒淫享乐,从而伏下南渡覆亡之祸,内容深刻,五、六句暗藏议论尤为精警。此外,颂美于谦、石享在北京保卫战中力退瓦刺的石将军战场歌》,塑造了于谦、石享杀敌立功的光辉形象,直抒了作者的爱国激情,不愧为雄壮佳篇。
更可贵的是李梦阳到了晚年,经过复古派内部的争论,何景明的批评帮助,在“真诗乃在民间”的启示下,对过去的作品又作了再认识。表示悔悟说:“余之诗非真也。”承认过去所走的弯路,并决心身体力行,常在乡间访村老,体察民情,学习行人途歌,还写了一些清新隽秀的诗歌佳篇,如《竹枝曲》:“一枝两枝桃花开,陌上女儿采桑回。白衣妇人荡双桨,撑过董家桥下来。黄河岸头卖酒家,处处春风吹柳花。白马寺前风浪恶,吕家潭上好停槎。”还留下像“莫道韶光容易尽,残春犹在杏花枝”等佳句。这说明李梦阳虽步入晚年,在文学创作上还探索进取,力使诗文脱旧出颖,面貌一新!
注:①《明史·文苑传》。
摘自:《河南乡土历史》,责任编辑:晓东;
问题建议,QQ/微信:860055692;
更多精彩,请关注豫史微信公众号(ID: Henan-lish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