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结束,幼儿园里的头等大事莫过于准备新生入园了。一想到新生入园,隔着大半个月园长和老师已经开始犯愁:孩子入园焦虑、大哭大闹怎么办?如何让新生喜欢上自己的老师,不会哭着找妈妈?
但不少园长老师还是反应:孩子跟着爸爸妈妈来的时候还好,但离开了家长们就“翻脸不认人”,原本玩得很好的老师也哄不了他们。
这是因为新入园的宝宝在幼儿园里没有归属感,离开家长后会让他们恐惧、惊慌。这就需要幼儿园在新生入园准备的时候,做这样一件事——建立幼儿标识系统。
先来举个例子,当家长带孩子来参与新生亲子活动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见到孩子要进行的第一个环节便是“问候”。这时我们通常会这样说:(蹲下)“宝宝早上好,我是李老师!”
但此时,孩子对老师的一切都是不熟悉的,或许他能重复你的话,但他并不能准确区别“李老师”到底是谁,那这种认识就是无意义的。
而当新生开学,孩子离开家长的时候,由于情绪混乱,就更不会记得“李老师”是哪个人了,这就使得之前的问候变成了无效信息。
而标识系统则是为了避免这种混乱,给孩子留下一个可识别的、有印象的信息。
帮助孩子熟悉老师
在开学前亲子体验的时候,你的老师应该这样做:准备一个孩子认识的、可以识别的卡通图案(如草莓),做成胸牌别在胸前,见到孩子的时候对他说:“宝宝你好,我是草莓老师~”
孩子是认识草莓的,因此他会对这个形象产生记忆。老师用这种孩子已知的标识去跟他相处,更能获得他们的认可。
之后再见面时,孩子看一眼胸牌,就会明白:这是草莓老师,她之前陪我玩过。
在后面的多次体验活动和家访活动中,老师都可以不断通过这样的印象强化,让孩子认识自己、记住自己,才会在开学的时候对老师产生熟悉感、亲切感。
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
当老师跟新生宝宝打完招呼后,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要让孩子和幼儿园产生联系。
老师这时可以取出一个卡通贴纸的标识板,(可以是一套水果卡通或动物卡通)让孩子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然后撕下那张贴到孩子身上,说:“看,你就是我们班的樱桃宝宝。”之后再取下准备好的另外一张大号贴纸给家长,“你就是我们班的樱桃妈妈。”
在第二次的亲子活动或家访时,老师再见到孩子,要能准确的说出来:“嗨,我们的樱桃宝宝来了~”
到第三次见面的时候,孩子已经不需要引导,能够主动拿起自己的樱桃标识戴在身上了。
等到九月开学,孩子来到教室里,看到桌子、椅子、柜子都贴着樱桃贴纸,会充满熟悉感,他已经知道这些是自己的东西,也就能更快进入角色、融入环境。
帮助孩子建立常规
除了对“入园焦虑症”有效,标识系统还可以帮助新生宝宝建立常规。孩子不哭之后,小班常规的培养成为压在老师们心头的一件大事。
小班之所以要培养固定常规,一是为了树立集体感和规则感,二是为了避免新生之间的无秩序导致有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一个新生宝宝每次找座位都被别人抢先,他自然会觉得幼儿园不好玩,不想再去幼儿园。
但如果教室的四处都都贴着孩子们的标识,当老师说“请小朋友们做到桌子边吃水果”时,孩子来到桌边看到自己的樱桃标识,他们就知道:樱桃宝宝是我,这里是我的位置。不需要老师再说,孩子们已经能秩序良好的找到自己的位子了。
▲有许多幼儿园选择的是在桌子上贴孩子的名字。但文字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识别性并不强,他们还不能准确的认识自己的名字,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建议幼儿园用卡通标志做标识的原因。
新生入园焦虑是许多园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标识系统只是缓解技巧的其中之一。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幼儿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与家长做好沟通,多带孩子来园熟悉环境、认识老师,才不会在开学的时候手忙脚乱,才能让孩子们少哭一天。
——END——
插画 | 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