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情随笔
书林趣话(四):书与火的缠绵

书林趣话(四):书与火的缠绵

作者: 涛涛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6-10-12 10:17 被阅读0次

除了盗贼、湿气、虫鼠外,最让藏书家头疼不已的事就是火灾了。藏书史上有几次著名的火灾——

宋代叶梦得穷其一生所藏十万卷图书和家宅一起,后来都付之一炬,老先生望着漫天火灰,伤心欲绝;

嘉庆年间乾清宫大火,烧毁昭仁殿四百余种宋元善本;

前面提到的钱谦益家的“绛云楼”也是毁于一场大火;

英法联军圆明园纵火,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等毁于一旦,另外京城其他图书损失无法计算;

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军和义和团为了攻打翰林院旁边的英国使馆,派人火烧翰林院,几千万卷图书几乎被焚烧殆尽,无数的珍贵文献自此灰飞烟灭;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轰炸上海,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涵芬楼)等中弹起火,日军后来又派日本浪人来东方图书馆放火以彻底烧毁所余图书,致使四十六万余册珍贵图书化为硝烟纸灰。

水火无情,藏书被烧,真是文化史的一大劫难。可是,也有些书籍被烧不是意外,而是被专门烧毁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李斯提出来废私学、烧史书、禁止人们以古非今等等严酷的政策,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并执行。可怜无数的书籍葬身火海,无数的儒生被埋进了大秦的黄土。这是当权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清剿行动。自此,中国读书人的头上就悬了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可以启鸿蒙发民智。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害怕的是书籍的力量,是知识的力量。

也曾有人放火把自己的藏书给烧掉的。南朝梁代的梁元帝萧绎酷爱读书藏书著书,后来发生了“侯景之乱”,叛将侯景攻入了宫城,萧绎竟然命人把十几万卷图书付之一炬,并感叹道:“文武之道,今夜穷矣。”是啊,对一个爱书如命的人来讲,书,也是有尊严和品格的,赳赳武夫不配拥有它们。可惜,这次焚书长了萧绎的志气,却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因为那时的藏书几乎都集中在皇宫,民间藏书数量微乎其微。

其实,像这种毁坏图书的事,自古以来就接连不断。比如乾隆,他花了大量的人力纂修《四库全书》(他对收进来的书的文字作过改动),所收书目达三千多种,可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利用职务之便也“顺带”销毁了三千多种思想不过关的“违禁”图书,数目和被收进《四库全书》的一样多。害得我们现在只有一些古书的书目而找不到对应的书了,我们看很多资料上介绍某人的什么著作“今已亡佚”,大多是由于此类原因。(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书林趣话(四):书与火的缠绵

    除了盗贼、湿气、虫鼠外,最让藏书家头疼不已的事就是火灾了。藏书史上有几次著名的火灾—— 宋代叶梦得穷其一生所藏十万...

  • 书林趣话

    序 明朝于谦在《观书》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古人是把书当做老朋友来看待的。时时亲近,喁喁...

  • 书林趣话(二):书籍买卖

    买书是获得藏书最简便的途径,可是有时候你愿意买,别人还不愿意卖。王世贞为了得到宋刻精品前后《汉书》,可是下了血本,...

  • 水与火的缠绵

    这是一个很穷的家庭。父子俩都很倔强,平时与外人很少沟通。或许因贫而倔,也许因倔而贫。 屋漏偏逢连阴雨,一场暴风雨过...

  • 书林趣话(一):爱书就抄书

    古人受到制度和科技等原因的束缚,读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曾是一种奢望。古时的图书数量有限,且多为皇室所藏,民间能流通...

  • 未曾被时光淹没的记忆

    书林街,顾名思义—— 墨香染书,梧桐成林。又或者,蘸墨挥笔渐染书,照萤映雪终成林。 书林街,与元代建的文庙离得很近...

  • 书林趣话(三):借书百态

    清代的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对前来借书的黄允修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可知古人借书阅读是求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毕竟穷...

  • 与书缠绵的喜

    与书缠绵的喜 作者:史丽娟 小时候,曾梦想到图书馆工作多好! 长大了,曾羡慕图书管理员多幸福! 看着那个衣着朴实的...

  • 与“简书”缠绵

    【九洲芳文】 遇见是一种幸福,是无数偶然中的必然。 与简书遇见,也是机遇巧合中的偶然成全。 遇见它,是在百无聊赖中...

  • 书林趣话(五):天一阁劫难

    黄宗羲先生曾为天一阁作《藏书记》,其开篇感叹藏书不易:“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要说能躲过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林趣话(四):书与火的缠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ci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