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想法读书
资治通鉴通俗化翻译理解·卷三十一·汉纪二十三

资治通鉴通俗化翻译理解·卷三十一·汉纪二十三

作者: 引风雷 | 来源:发表于2024-08-31 13:13 被阅读0次

    汉纪二十三,己亥(公元前22年)—丁未(公元前14年),共9年

    孝成皇帝上之下

    阳朔三年(己亥,公元前22年)

    1.春天,三月壬戌日,东郡出现了八次陨石。
    2.夏天,六月,颍川郡铁官部门的铸铁工人申屠圣挑头,带领一百八十名工人发起动乱,杀死了当地的长官后,闯入武库抢夺兵器,并号称自己为“将军”,带着众人四处烧杀抢掠。共有九个郡遭到了侵害。
    刘骜派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前去处理工人暴乱之事,抓到的乱贼全部按军法处理。最终动乱成功平息,申屠圣以及他的团伙全都受到了处理。
    3.秋天,王凤病重,卧床不起,刘骜多次亲自去探病。
    在病床前,刘骜拉着王凤的手泪流不止,说:“将军病得这么重,可如何是好?万一您驾鹤西去了,我就让平阿侯王谭接替你的位置!”
    王凤虽然无法起身,但还是尽力做出磕头的样子,哭着说:“王谭他们虽然是我的兄弟,但是品行不好、奢靡成风,不是治国安民的料子。
    御史大夫王音行事谨慎、为人正直,我用这条老命保他能够更好地辅佐陛下!”
    王凤临终前,写了一封奏书再次请求让王音接替自己,强调王谭、王商(此为“成都侯”王商,并非已故丞相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这五人绝对不可重用,刘骜也认同了王凤的观点。
    王谭为人傲慢,根本就不把王凤放在眼里,从来不去巴结他;王音对王凤十分恭敬,在他面前卑微得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因此王凤推荐王音,看不上王谭。
    八月丁巳日,王凤去世。
    九月甲子日,刘骜任命王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赐予王谭特进(地位高于列侯,仅次于三公)的身份,让他统领长安十二个城门的守卫兵,相当于城门校尉。
    由于王谭落选,没有成功接替王凤成为大将军,如果服从这样的安排反而要受王音的管理,因此安定太守谷永劝王谭拒绝接受该职位,以表明自己不卑不亢的态度。
    王谭心中对这个安排不服气,王音也对王谭的拒绝而感到不满,从这往后二人之间就出现了隔阂。
    4.冬天,十一月丁卯日,刘骜任命光禄勋于永(于定国之子)为御史大夫。

    四年(庚子,公元前21年)
    1.春天,二月,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2.夏天,四月,出现了雨雪天气。
    3.秋天,九月壬申日,东平思王刘宇去世。
    4.刘骜任命少府王骏(王吉之子)为京兆尹。
    历任京兆尹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如今由王骏担任,这些人都是能力出色、爱护百姓的好官,因此京师为他们编了一句歌谣传颂:“之前的好官有赵、张,如今有三王!”
    5.闰九月壬戌日,御史大夫于永去世。
    6.乌孙国的小昆弥乌就屠去世,儿子拊离继任。拊离刚继任不久,被他的弟弟日二杀害了。
    刘骜派使者出使乌孙,立拊离的儿子安日为小昆弥。
    日二跑到康居国避难。安日交代手下的大臣姑莫匿等三人,假装跟随日二逃亡,找机会在半路上把他做掉。
    之前西域都护段会宗任期满了,离开西域回朝,许多西域国家都很舍不得。借着这次朝廷派使者来,这些西域国家联合起来上书请求,希望能让段会宗再次回来当他们的都护,得到了刘骜的批准。
    西域的那些城居(非游牧)国家得知段会宗即将回来担任都护,都欢欣雀跃、喜出望外,与大汉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
    7.安定太守谷永上奏说:“圣明的君主不仅要留意臣子在外的名声,更要看他实打实的业绩。御史大夫一职所承担的责任很重大,少府薛宣的政务处理能力很强,希望陛下考虑一下他!”
    刘骜对此表示认可。

    鸿嘉元年(辛丑,公元前20年)
    1.春天,正月癸巳日,刘骜任命少府薛宣为御史大夫。
    2.二月壬午日,刘骜到达初陵,赦免了修建陵墓的服刑犯;下诏将新丰的戏乡设置为昌陵县,由此县专门负责供奉、守护初陵。
    3.刘骜迷上了穿便服出宫,只安排十来个期门郎(负责跟随天子开展视察工作的护卫)或者近侍仆从跟着自己,有时候乘坐小车辇,有时候只骑着一匹马,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来往于街巷集市、田野郊外;偶尔跑会得比较远,去到周边郡县的甘泉宫、长杨宫、五柞宫,在那边斗鸡赌博、骑马飞驰作乐。
    在刘骜微服出宫期间,经常称自己是富平侯府上的人。
    富平侯是何许人也?他是张安世第四世孙张放。张放的父亲张临,娶了汉元帝刘奭的妹妹敬武公主。
    张放为刘骜的侍中、中郎将(统领皇帝侍卫),娶了许皇后的妹妹,地位与恩宠隆极一时、无人可比。因此,刘骜才选择打着他的名头出去玩。
    4.三月庚戌日,丞相张禹因为年纪大请求退休辞职,刘骜允许他以列侯的身份参加朔望朝会(只有少数身份尊贵的臣子才能参与),赐予他特进(地位高于列侯,仅次于三公)的身份,仍然把他当丞相一样尊敬、礼遇。刘骜给张禹的赏赐前前后后加起来有好几千万钱。
    5.夏天,四月庚辰日,刘骜任命薛宣为丞相,封他为“高阳侯”,任命京兆尹王骏为御史大夫。
    6.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既是刘骜的表舅,又担任着辅弼大臣的职责,因此行事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出现什么差错,被人抓到把柄议论。
    刘骜考虑到王音原先是御史大夫,后来担任车骑将军之职,相当于是由外部职责转变为中央内部的核心辅政人员,然而目前他还没有辅政大臣应有的爵位,于是在六月乙巳日,刘骜封王音为“安阳侯”。
    7.冬天,真定县出现了黄龙。
    8.本年,匈奴复株累若鞮单于去世,由他的弟弟且糜胥继任,号称“搜谐若鞮单于”。
    搜谐若鞮单于派自己的儿子左祝都韩王·呴(音“渠”)留斯侯入朝当人质,任命且莫车为“左贤王”。

    二年(壬寅,公元前19年)
    1.春天,刘骜到达云阳县、甘泉宫。
    2.三月,举办博士的大射之礼。
    在典礼举行的过程中,有一群野鸡在场地中聚集,登上台阶高声鸣叫,然后这些野鸡又成群结队地来到了太常府、宗正府、丞相府、御史大夫府、车骑将军府,最后飞上了未央宫承明殿的屋顶。
    车骑将军王音、待诏(选入皇宫的备用人员)宠等人上书说道:“天地中的变化转换,大多都是类似的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印证;有时,即使只是犯了一点点的小错,上天也会所降下非常明显的异常现象,来提醒君主反思现状。
    野鸡的听觉相当灵敏,能比人类提前听到雷电之声,所以鸡叫代表着即将打雷,《月令》中也将这一现象记录了下来,用以预测天气气候。
    《诗经》当中记载了商高宗武丁时期发生鸡叫的异象,以此表明灾难与福报之间相互转化的先兆。
    如今在举行博士射礼的时候,这么多野鸡登上台阶闯入殿堂,成百上千双眼睛都看着它们怪叫连天;不仅如此,这些野鸡还跑到三公府上,又跑到太常、宗正这种管理宗室成员的部门之中,最后跑进皇宫里,飞着叫着,好像是在希望人们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此种反常情况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人们,目前存在很大的问题与隐患,还要再怎么提醒才能懂?”
    刘骜让中常侍晁闳去问王音:“这些鸡已经被抓起来了,让人仔细的看了一下,发现它们的翅膀有受过伤的痕迹,像是被捆过的样子,这件事情怕是有人故意装神弄鬼吧!”
    王音回复道:“陛下怎么能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不知道是谁在陛下面前乱说,竟然让陛下忽略了这么严重的警告!
    可见陛下身边谄媚讨好、心怀鬼胎的小人成堆,多的是人顺着您的心意,并不缺我一个提供情绪价值,那我也就没必要为了哄陛下开心故意隐瞒事实了。
    那些公卿及以下的大臣,一个个的都是为了自保而不敢说真话的人,他们的话听听就行了,没必要当真。如果陛下通过此次异象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现在身边危机四伏,想要对奸滑媚上的大臣定罪处刑,那么我愿意当第一个被处死的人!我绝不会为了保住性命,欺骗陛下说这些鸡是人为弄出来做怪。
    陛下已经即位十五年了,至今一个孩子都没有,您还每天驾车骑马出去游玩娱乐,这种有失天子风范、罔顾帝王职责的事情已经传的人尽皆知了,甚至地方上添油加醋传得更厉害。
    您又要出去玩,身体又不好,老天为此频繁降下灾异希望您能有所改进,然而陛下却根本不把这些警示放在心上!
    连上天都没法点醒陛下,那么做臣子的还有什么办法呢!那我只好把话说重一点,盼着您能醒悟,哪怕我早上刚说完、下午就上刑场也在所不惜!
    如果陛下还不纠正错误、自我反思,使得整个国家面临无人可继承的重大危机,到时候社稷倾覆、天下大乱,您让皇太后怎么办?高祖开创的天下将由谁接替呢?
    陛下应该多亲信纯良忠直的臣子,任用足智多谋的人才,压制自己的欲望与玩心,企盼老天能够原谅您的过错,赐予您继承江山的后嗣,那么灾难与异变就能够成功消失了。”
    3.汉元帝刘奭一贯勤俭节约,他要求自己的陵墓渭陵不得专门设立供奉县邑,也不得专门安排老百姓搬到附近居住。
    而刘骜前段时间明明已经指定了初陵的位置,并且已经开始动工了,然而几年后又看上了霸陵的曲亭南部地区,便要求修改陵寝的选址,重新发动人手搞建造工作。
    将作大匠解万年为了讨刘骜的欢心,想要谋求重赏,于是委托陈汤上奏,请求在新陵地区设立县邑,让老百姓搬到其中居住。
    陈汤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借着这个机会,提出自己愿意当第一个搬迁的人,希望把刘骜哄开心了之后赏赐自己良田美宅。
    刘骜听从了解万年的提议,将新陵所在地设置为昌陵邑。
    夏天,刘骜下诏把各郡国之中家产超过五百万钱的地主豪强全都转移到昌陵邑中居住,一共迁徙了五千户人口。
    4.五月癸未日,杜邮出现了三次陨石。
    5.六月,刘骜立中山宪王刘福(中山靖王刘胜的玄孙)的孙子刘云客为“广德王”。
    6.本年,城阳哀王刘云去世。刘云没有儿子继承爵位,封国被移除。

    三年(癸卯,公元前18年)
    1.夏天,四月,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2.发生了严重的旱灾。
    3.王氏五侯(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已经到了一种不奢侈不成活的境界。
    有一次,成都侯王商生了病,当时天气酷热难耐,他竟然提出借用刘骜的明光宫避暑;还在长安城中挖了一条人工渠,将沣水引流到自己居住府邸的大池塘中,船只上搭着羽盖用来遮阳,四周挂满了飘逸灵动的帷幔,船夫一边划桨一边唱着越人当地的土歌,船只在大池塘中畅行无阻地行驶,王商就在当中安逸的乘凉。
    刘骜拜访王商,来到了他的府邸,看到他挖了一条贯穿长安城的水渠用于引流沣水,心中对这种行为感到非常厌恶,但是并没有表现出不满之意。
    后来,刘骜又一次微服出游,路过了曲阳侯王根的府邸,看到他宅院中的假山、水中的台榭,简直就是在模仿宫中的白虎殿,终于忍不住爆发了,马上把车骑将军王音叫来臭骂了一顿。
    王商、王根兄弟俩得知刘骜发怒了之后,吓得提出愿意主动受黥刑(脸上刺字)、劓刑(割去鼻子)向太后谢罪。
    刘骜早就已经看不惯他俩这副德行,现在又装模作样的说什么要受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让尚书问责司隶校尉和京兆尹,说他们明知成都侯王商、曲阳侯王根等人骄奢淫逸、举动僭越,不仅不按照有关规定举报他们,反而要替他们隐瞒、任由他们继续嚣张下去。
    司隶校尉和京兆尹也慌了,赶紧来到宫门口磕头请罪。
    刘骜又给车骑将军王音写了一封策书:“舅舅你看着自己的兄弟败家是不是还挺开心?你的好兄弟可是准备在自己脸上刺字、割掉自己的鼻子,在太后面前卖惨谢罪呢!让太后情何以堪!这不是故意祸乱国家礼法吗!
    你们王氏一族已经强盛了这么久,我之前是体弱多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与你们计较就算了,没想到竟然放肆到这种程度!
    想受刑是吧?今天我就让他们如愿!你给我告诉那几个东西,让他们在家里老实呆着,好好等着我的诏命吧!”
    当天,刘骜就要求尚书参照当初文帝(刘恒)诛杀将军薄昭一事,写了一封诏书。
    车骑将军王音吓坏了,坐在稾席(代表认罪受刑)上为兄弟们认错求情;王商、王立、王根三人也都主动背上铡(音“闸”)刀和砧板承认罪行。过了很长时间,刘骜才消气。
    本来刘骜也没有要真的杀了他们的打算,只不过是吓唬一下而已。
    4.秋天,八月乙卯日,孝景帝(刘启)的园庙北楼发生了火灾。
    5.早期,许皇后和班婕妤二人独得刘骜恩宠。
    有一次,刘骜想与班婕妤共同乘坐一辆辇车在后花园里面游玩,班婕妤推辞道:“我看了那么多的古画、古书,只知道古时候圣明贤德的君主身边都是忠良的臣子相伴,而夏商周末代时期的君主身边才是美人宠妃。现在陛下想让我与您共乘一辆车,难道是想学那些末代君主吗?”
    刘骜十分欣赏班婕妤的学识与格局,于是不再提出这种要求。
    太后王政君听说了这件事,欣慰地说:“古时候有樊姬,为了劝谏楚庄王不要沉迷打猎,自愿不吃禽兽之肉;如今有班婕妤,劝说皇帝与名臣为伍!”
    班婕妤把自己身边一个叫李平的侍女推荐给了刘骜,得到了刘骜的宠幸,被封为了婕妤,并赏赐她姓“卫”,因此她被称为“卫婕妤”。
    后来,刘骜微服出游的时候来到了阳阿公主家中,看上了公主家里一个名叫赵飞燕的歌舞伎,当即把她带回了皇宫。
    赵飞燕深受刘骜的宠幸。当刘骜得知赵飞燕还有个妹妹的时候,马上把她妹妹也召进了宫。
    赵飞燕的妹妹可谓是绝代佳人,风姿绰约、柔情万种的同时还透着一股纯情之态,举手投足之间娇媚横生,但凡见到她的人都不禁呆住走不动道,口中啧啧称奇。
    当时,汉宣帝刘询时期的披香博士(后宫中的女官)淖方成在刘骜身后,看到赵飞燕的妹妹之后直接啐了一口:“她就是祸乱源头!炎汉的火怕是要被她这个祸水浇熄!”
    赵氏姐妹两人都被封为了婕妤,获得的宠爱在后宫中无人能比,地位与风头也艳压后宫中所有人,就连许皇后和班婕妤也都一瞬间失了颜色,刘骜对她们的喜爱在赵氏到来的那一刻全部消亡殆尽。
    仗着自己艳绝后宫、宠冠妃妾,赵飞燕诬告许皇后和班婕妤用巫蛊之术迷惑主上,诅咒后宫中的嫔妃,说他们她们的诅咒之语中甚至涉及了皇帝。
    冬天,十一月甲寅日,刘骜将许皇后打入昭台宫,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许皇后的妹妹许谒(平安刚侯的夫人)等人全都被处以死刑,其他亲戚全部赶回老家山阳县。
    有关部门把班婕妤抓来调查审问。班婕妤即使受到了严刑拷打,也仍然义正言辞:“我只知道‘是生是死、是富是贵,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我一生行得正坐得直,竟然会遭这份罪,可想而知那些怀揣旁门左道的阴险狡诈之人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
    如果这世上真的有鬼神,他们分得清是非善恶,不会接受那些邪恶的诅咒;
    如果鬼神根本不存在,那么诅咒又有什么意义?
    我永远不会做这样下三滥、不光彩的事!”
    刘骜被班婕妤的供词打动,下令赦免她的罪过,并赏赐她一百斤黄金。
    赵氏姐妹在宫中越发放纵跋扈,随心所欲地诬陷、诋毁他人,刘骜完全被她们迷惑住了,班婕妤担心这样下去迟早会再次折在她们二人手上,于是提出在长信宫中侍奉太后王政君,不再参与后宫中的纷争。刘骜同意了班婕妤的请求。
    6.广汉郡有一个叫郑躬的男子,称自己为“山君”,聚集了六十多个混混在当地官府大肆闹事,放出了官府监狱中的囚犯,还闯入武库中抢夺兵器。

    四年(甲辰,公元前17年)
    1.秋天,勃海郡、清河郡、信都郡黄河泛滥,有三十一个县城、都邑遭到了洪灾,有四万多所亭障、房屋受到了损毁。
    平陵人李寻等人上奏说:“总有人想恢复当初大禹治水时挖的九条人工渠,如今再次溃堤,干脆就别修了,直接让黄河水就这样流淌开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个流法。
    按照水流的自然走向,会自动形成一条浅浅的河沟,然后再沿着它流过的地方挖人工河道,肯定就能在短时间内、用最少的钱成功解决洪水问题。”
    于是刘骜决定不再堵塞堤坝。
    如此严重的洪灾搞得各地民不聊生,朝臣多次上书为百姓请命,刘骜便派使者给老百姓们发放救济款、赈灾物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广汉人郑躬的人手越聚越多,他带着这些人在四个郡县疯狂作恶,渐渐地聚集了将近一万人众,当地州郡官府对他们无能为力。
    冬天,刘骜任命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发动河东郡以及蜀郡中的三万人,起兵讨伐郑躬,并且向郑躬的团伙宣言道,有谁能抓捕、检举自己的同伙,谁就能够赦免之前犯下的所有罪过。
    过了半个月左右,广汉郡的动乱就平息了。
    刘骜提拔赵护为执金吾(掌管京城治安),赏赐了他一百斤黄金。
    3.本年,平阿安侯王谭去世。
    当初没有选王谭作为自己的辅政大臣,直到他去世时也没有让他接触过中央政权,刘骜心中对此一直感到十分遗憾与愧疚。
    于是刘骜提拔成都侯王商,赐予他特进的身份且统领长安十二城门的屯兵,相当于城门校尉,允许他招纳宾客建立自己的军事机构,拥有如同将军一样的权限,可以选拔人才处理军政事务。
    魏郡人杜邺当时担任郎官,与车骑将军王音的关系很亲密。
    杜邺看到之前王音与王谭之间有隔阂,因此对王音说:“平阿侯也是陛下的舅舅,却没有得到特别的待遇,也没有被赋予特权,他怎能不心生怨恨呢!
    过去,秦桓公宠爱景公的弟弟公子鍼,结果景公继任后把公子鍼逼得逃出了秦国,《春秋》对这件事持批评态度,认为景公对亲兄弟太过狠毒。
    而周公和召(音‘邵’)虎就并非如此,齐心协力、忠心耿耿的辅佐周成王,提出的意见也都是真心站在国家的出发点考虑,二人从来不会担心对方的地位压自己一头,也从来不忌惮对方的权势盖过自己;不会因为自己能力与才华出众而盛气凌人,盼望独揽大权;也从不贪图长时间的处于权臣之位。
    陕县以东由周公管理,陕县以西由召虎管理,二人配合得和谐有序。因为他们的互不猜忌,才让那些想要离间他们的人无计可施。
    正是因为有这样大公无私的臣子,周王朝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长久的保有国祚。
    如今陛下赐予成都侯(王商)特进的身份,担任城门校尉,并且还能像五府(丞相府,御史府,车骑将军府,左将军府,右将军府)那样设立属于他自己的办事机构,这很明显是陛下有意捧他呀!
    将军您应该顺着陛下的意思,对成都侯要表现得比平时更好,您在与陛下商讨事情的时候,可以有意无意的多提一提成都侯,增加他的曝光度。
    如此一来,您对成都侯的关爱与信任不就用行动证明了吗!这种能够经常在陛下面前刷脸的事情,他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还会怀疑您的真心呢?”
    王音听了这番话之后,茅塞顿开,往后便主动亲近王商,与他的关系越发亲密了。
    经此一事,杜邺同时受到了王音和王商二人的器重与欣赏。

    永始元年(乙巳,公元前16年)
    1.春天,正月癸丑日,太官的冰室(用于存放冰块的屋子)由于某种人为的原因发生了火灾。
    正月戊午日,戾后的陵园南楼由于某种人为的原因发生了火灾。
    2.刘骜想要立赵婕妤赵飞燕为皇后,皇太后王政君认为赵飞燕出身低贱,不赞同这一决定。
    王政君姐姐的儿子淳于长当时是侍中,多次来往于王政君所居住的东宫,给她做思想工作。经过淳于长的软磨硬泡,终于在一年多以后,王政君松了口,同意立赵飞燕为皇后。
    夏天,四月乙亥日,刘骜为封后一事做准备,先抬一手赵飞燕的身份,于是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
    谏大夫河间郡人刘辅上书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时候,有白鱼跳入船中,大家都说这是祥瑞之兆,可以发起进攻,然而周武王十分谨慎,没有贸然发兵;
    周公秉政期间,有一团火出现在周成王的宫殿之上,最后变成一只乌鸦飞走了,有人说乌鸦离去是天大的吉兆,然而周公却胆战心惊的说:‘它还会回来的。’
    即使面对如此吉利的兆头,君王与臣子仍然心怀敬畏与忧虑,不会沉迷于祥瑞的喜悦之中,而是小心翼翼地反思与自省。
    周王朝鼎盛时期犹且如此,那更何况现在这种濒临危亡的末世!陛下您没有子嗣,老天已经警告过您好几次了!
    面对这种情况,您应该对上天的警戒心怀敬畏,抓紧时间改正自己的过错,考虑考虑大汉的宗庙社稷,多从有品行、高素质的家族中挑选温柔娴淑的女子作为您的妃妾——
    与这样的良家女子生儿育女,培养汉室的接班人,这才是您正经应该做的事。
    只要能够让上天息怒,不让人民群众失望,等您到了暮年是一定会儿孙满堂的!
    然而如今您又是怎么做的呢?每天与赵婕妤混在一起纵情声色,被这种身份低微的女子迷得神魂颠倒,竟然还想让她当母仪天下的皇后!
    您既不怕老天的报应,也不怕人民群众的议论,这也太糊涂了!
    民间俗语说得好:‘腐烂的木头不能当室屋的栋梁,卑贱的奴才不能当人民的主人。’
    奴仆之所以地位卑贱,是因为他从一出生就被老天剥夺了高贵的资格,说白了就是没有享福的命。这完全是最基本的常识啊,就连街上的生意人都懂的道理,然而朝中的大臣却一个个装聋作哑,什么都不说!
    我实在不忍心看这样的事情发生,就算这些话说出来会被立刻处死,我也要拼命进言!”
    刘辅的奏疏交上去之后,刘骜看了大怒,当即下令让侍御史把刘辅抓了起来,关在掖庭的小黑屋中,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怎么得罪了刘骜。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琅邪人师丹、太中大夫谷永,四人共同联名上书说:“刘辅之前担任县令一职,有幸得到了您的召见,面试完了后就被提拔成为谏大夫,这就说明了他说的话肯定是对您治国秉政有极大的帮助,而且您也很欣赏他的才干,所以才会这么做。
    然而这才过了半个多月,就把他打入掖庭关进了小黑屋,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我们都认为,刘辅作为皇室成员,没有被王氏之臣所埋没,能够位列进谏之臣的队伍,是十分值得欣慰的。
    也许他是刚刚从地方上提拔进入中央,还没有摆脱曾经的工作习惯,不清楚面对陛下的礼仪,触犯了您的禁忌。不知者不为罪,这都不算是什么大罪过,以后他在您身边干久了,这些事情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如果只是小罪,那么也就不值得您与他计较。
    如果他犯下了难以饶恕的过错、触犯了明确的法条,那么也应该交给暴室处理,让司法官员审理、查明他的罪过,定下明确的罪名昭告于众,这也让大家心里有数。
    老天爷对当前的时局不满,自然灾害、异常天象屡屡出现,水灾旱灾就没怎么停过,正是陛下展现自己宽广的胸襟、接受臣子进言献策的时候啊!
    然而您却把忠义直言的劝谏之臣折磨成这样,这怎能不让百官惧怕?怎能不让忠直良臣寒心呢?
    如果就这样不清不楚地处理刘辅,那么天下之人就不知道法律到底约束的是什么。
    刘辅是您的宗室,是皇室成员之一,靠着极言直谏得到了您的欣赏,那么就应该好好地对待这样一位难得的宗室人才,没有必要计较一些细枝末节的错漏,实在是不应该把他关进掖庭监狱啊!
    如果让公卿大臣知道,像刘辅这样的人仅仅是因为劝谏的内容不合您的心意,就遭到如此悲惨的待遇,那将来就真的没有人敢对您说实话了,您还怎么招贤纳士、吸引人才呢?您之前辛辛苦苦在朝堂上、社会上树立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宽容大度的形象,不就全毁了吗!
    看到刘辅的境遇,不禁让臣等感到冷汗直冒,希望陛下能够三思啊!”
    于是刘骜就把刘辅关进了少府部门的共工狱,免去死罪,发配去看守陵墓、砍柴以供宗庙使用,这就是所谓的“鬼薪”。
    3.早年间,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其中,她的弟弟王曼年纪轻轻就夭折了,没有获得侯爵,王政君一直对此心怀遗憾。
    王曼的夫人渠与太后王政君一同生活在东宫之中,渠的儿子王莽小小年纪就没了父亲,地位比不上其他王氏子弟。
    王莽的其他兄弟都是将军、五侯的儿子,生活非常奢侈铺张,吃喝玩乐一样都不落下,每天就想着怎么变着法儿的享受、娱乐。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十分朴素踏实的人,不仅温和谦虚,还非常自律,自我要求很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与能力水平,从来不穿华丽精致的衣服,而是像儒生学者一样穿着朴实的布衣。
    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母亲渠,王莽的兄长王永英年早逝,有一个儿子叫王光,王莽也肩负起了照顾王光这一对孤儿寡母的责任,他对寡嫂也是毕恭毕敬、谦恭有礼。
    出门在外,王莽礼贤下士,结交了很多才华横溢、能力出众的英才;在家族之中,王莽对各位叔叔也都是一副谦卑恭敬的姿态。
    大将军王凤生病的时候,王莽照顾过他一段时间,亲自为王凤试药,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十分到位,连衣服都来不及换、脸都来不及洗,即使整个人蓬头垢面,也丝毫没有懈怠过。
    王凤临终前,特意叮嘱王政君和刘骜,要求任命王莽为黄门郎(属黄门令,皇宫内部服务机构)。过了不久,刘骜就提拔王莽为射声校尉(掌管射手部队)。
    一段时间以后,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提出,愿意分出一部分食邑给王莽,希望刘骜能赐予他侯爵。
    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等人都是红极一时的大名人,这些人也都向刘骜推荐过王莽,太后王政君也多次在刘骜面前夸赞他,因此刘骜觉得王莽是个人才,逐渐对他有所关注。
    五月乙未日,刘骜封王莽为“新都侯”,提拔他为骑都尉(统领皇宫骑兵,护卫警备)、光禄大夫、侍中。
    王莽在宫内值班守卫期间,十分认真负责,工作一丝不苟。后来他的爵位、官职越来越高,然而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反而处事越发小心敬慎、对人更加礼貌谦让,在德行操守这一块儿几乎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口碑,王莽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全都慷慨地送给了朋友、宾客,刘骜赏赐的东西基本都没有自己留下,家中没有一点儿多余的宝贝。正因如此,王莽结交了很多当时有名气、有声望的人,人际关系网铺的非常广,王侯、将相、公卿、大夫中有不少人都是王莽的好哥们儿。
    由于王莽人心笼络得到位,有许多身居要职的官员都争着推荐他,即使是在各地游走的投机分子、谈天论地的说客,王莽也是时刻挂在他们嘴边的名字。王莽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正直、谦卑、恭谨、忠良的形象稳稳地立住了,在朝中、民间的美誉甚至已经超过了他的各位叔叔。
    王莽有时也会做一些比较出格、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但是他心理素质很强,能够脸不红心不跳地为自己圆回来。
    有一次,王莽买了一个侍婢回家,被自己的兄弟知道了,王莽解释道:“后将军朱子元(即 朱博,字 子元)没有儿子,我听说这个婢女很会生养,所以特意买来给他。”说完,当天就把这名婢女送给了朱博。
    王莽立人设、求名誉基本就是以上这些操作。
    4.六月丙寅日,刘骜立赵飞燕为皇后,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赵飞燕成为皇后之后,刘骜就不那么宠爱她了,反倒是她的妹妹独得刘骜欢心,被封为了昭仪,居住在昭阳舍——
    宫殿正中央大面积地铺上红色,殿堂之上以黑色为主色,宫殿的门槛全都由铜打造、表面镀上一层黄金,登殿的台阶为白玉所制;
    宫内横木上的装饰带由黄金为环垂坠在末端,黄金环中嵌有蓝田玉、夜明珠、翠鸟羽毛作为点缀。
    如此盛大华丽的排场是后妃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皇后赵飞燕居住在别的宫舍之中,由于刘骜与她见面的次数大幅减少,赵飞燕在宫中放飞自我,与不少侍郎、宫奴发生了不正当关系。
    赵昭仪给刘骜打预防针:“我姐姐性格刚烈要强,受不得一点儿委屈。如果有人在背后说她坏话,她肯定会受不了而自杀的!”随即泪水夺眶而出,好一个梨花带雨,把刘骜的心都哭化了。
    刘骜完全听信了赵昭仪的耳边风,往后只要有人告发赵飞燕的奸情,刘骜就马上下令将告密者诛杀。
    从这往后,赵飞燕就更加嚣张了,公然与各色男子乱搞,没有一个人敢劝告制止,也没有人再敢通报给刘骜。然而即使赵飞燕如此秽乱后宫,她也一直都没有怀上孕。
    光禄大夫刘向认为:良好的传统、优秀的德行,都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逐渐影响开去的,而邪辟污秽之行也是如此污染周遭的环境、破坏社会的风气——后妃的素质与德行,就是整个宫廷内外的风向标。
    因此刘向根据《诗经》、《尚书》中所记载的贤德后妃、贞洁烈妇的优秀事迹,以及妖妃宠姬祸乱国家、倾覆王朝的反面案例,按照顺序编写了不同的篇章,写成了一部《列女传》,整本书共有八卷;刘向又整理了各部经典传记当中的事例,加入自己的见解想法,写了《新序》、《说苑》,一共有五十卷。
    刘向把自己编写的书籍上交给刘骜,总共上交了几十次,多次针对整改风气、提升素养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建议与计策,不厌其烦地告诫刘骜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政策上的缺漏。
    虽然刘骜没有每句话都听刘向的,但是仍然非常赞赏刘向的观点,经常对他写的书赞赏不已。
    5.刘骜下令修建的昌陵实在过于奢华,施工周期拉得很长,一直都完不成。
    刘向上书说道:“被上天、大地、人民所接受的人,才能成为统领天下的人主。这就表示,帝王的统治权是天地人赋予的,天下不可能长久地被某一个姓统治。
    自古以来,就没有不灭亡的国家,也没有不被颠覆的朝代。
    孝文皇帝(刘恒)看上了北山的石头,想拿来做自己的棺椁,当时张释之说:‘如果有人真心想盗墓,就算埋在终南山也会被挖。’
    生老病死、兴衰废替是人与国家的自然发展规律,人总有死的那一天,国家也有衰亡的那一日。
    人死国亡以后,曾经再尊贵的君主也只不过是埋在地下的一具死尸,曾经再盛大的王朝也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灰尘。等改朝换代以后,人民也是属于新一代王朝的子民,想要挖掘前代王朝的帝王坟墓,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羞耻与负罪感。
    因此帝王的棺椁、陵墓做得再好再坚固,也逃不过被盗的结局,根本就没有必要把墓葬一事搞得那么铺张浪费——
    张释之说的话可谓是为文帝想到了千秋万代之后啊!
    孝文帝被张释之的话点醒,于是下令要求自己身故后薄葬即可。
    从黄帝开始,才出现了棺椁一说,之前都是直接将去世之人身埋黄土,不用棺材盛放的。
    黄帝、尧帝、舜帝、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他们的墓葬都非常低调,陵墓的规模很小,陪葬的用具也不多:能做到这些,不仅是他们自己的要求,后代们也都尊重了他们勤俭节约的作风,顺从了他们的意愿对其进行薄葬——
    儿孙们能如此尊重君父的意愿,简直是孝子贤孙的典范!
    孔子在防地埋葬自己的母亲,坟头只有四尺(90厘米左右)高;延陵季子在埋葬自己儿子的时候,坟墓也非常矮小,高度还不到人的手肘。
    孔子是孝子,延陵季子是慈父;舜、禹也因此而获得了忠臣的名声,周公也有了敬爱兄长、忠义纯直的美誉。
    是因为他们在埋葬君主、亲人、父母时尽可能地俭朴,这并不是为了名誉而作秀,完全是为了将来坟墓不被破坏,是眼光非常长远的做法。
    而秦始皇的陵墓极尽奢华,不仅在地下用铜汁堵塞了周遭的泉水,还把自己的陵墓修的与山差不多高;不仅用水银当作江河湖海,还将黄金做成野鸭、大雁的样子当作自己的陪葬——数不胜数的金银珠宝填充在墓葬之中,甚至需要制作专门的暗器、机关来防止盗墓贼。
    棺椁华丽精美、地宫盛大宏伟,用语言根本无法复原秦始皇陵的气派。
    然而这些全都是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
    无数人被拉去骊山修建陵墓,人们受不了这样的压榨与逼迫,终于齐心协力发动叛乱。骊山墓都还没有完成,周章就已经带着百万雄师兵临城下了。
    项羽烧毁了秦王宫,夺走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在一片混乱之中,有一个放牧的小孩拿着火把四处寻找走失的羊群,结果不小心一把火烧了秦始皇的棺木——
    一切都化为泡影。
    从古至今,就没有哪位帝王的陵墓有秦始皇的这样宏伟,然而仅仅在几年间,宫殿被项羽焚毁、棺椁被放牧小儿烧坏,真是令人摇头叹息!这难道不是秦王朝的悲哀与耻辱吗?
    由此可见,素质越好、品德越佳、德行越高的人,他们的墓葬往往都是很简薄的;智慧越多、学识越深、思想越正的人,他们的坟墓向来都是很低调的。
    反之,又蠢又坏、无德无义之人,他们的陵墓才会越发浮夸、越发奢华,他们的宫殿才会雄伟壮观、靡丽无比——这不就相当于故意勾引那些盗墓贼来发掘、破坏吗?陵墓、宫殿越华丽,就越容易被盗贼盯上,被挖掘、毁坏的速度就越快。
    综上所述,墓葬到底该铺张,还是应该俭朴,已经十分明显了。
    陛下即位之初,明明那么节俭朴素,最早定下的初陵,明明就是很低调简约的,那段时期,天下人都称赞您是一位有德行、懂节制的明君呢!
    怎么后来就都变了?
    您将初陵改到昌陵之后,地势低的地方统统担土负石地将其人为填高;为了挖土堆山,不知道破坏了多少老百姓的祖坟;您还设置了昌陵邑,把人民群众短时间内全部驱赶到其中居住。
    这项工程花费了数不清的钱财,耗费了数不清的民力,死于苦役的老百姓的怨魂凝结在地下,活着修墓的人的愁苦郁结在上空。看到人民群众受到这样的苦难,我于心不忍啊!
    如果死去的人在地底下有知有觉,得知陛下破坏了他们的坟墓,这些鬼魂必然会找机会报复;如果人死了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么您把陵墓修建得这么高大壮观,又怎么能享受得到呢?那这么宏伟的陵墓、地宫岂不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吗!
    厚葬一事,不仅不会得到明事理的贤德之人的支持,更是让老百姓受苦受难、陷于水深火热当中,这一切只不过是如了那些盗墓贼的意,让这些无恶不作之人赚得盆满钵满——这事怎么想怎么都划不来啊!
    陛下应该学一学古时候圣人的做法,将秦王朝的覆灭引以为戒,初陵的规模还是按照公卿大臣们的提议来吧!放老百姓一条生路吧!”
    刘骜对这番话深感触动。
    当初,解万年放出大话,说昌陵只需要三年就可以完成,然而过了三年还是没有完工,搞得朝堂上臣子们也议论纷纷,劝说自己的奏疏满天飞。
    刘骜让有关部门去搞清楚为什么会耗时这么久。
    派去调查的人回来都汇报说:“昌陵原本地势就低,硬是由人力把它堆高,但是陵墓的正室,也就是帝王的卧寝之处还是在平地上。正室上方的土壤砖石都不是这块地方原本就有的,而是从别的地方挖走搬运过来的,这种外来的土壤,不被本地的神明所认可,而且由于土质不同的问题,也导致了无法坚固地依附在陵墓之上。
    为了修建陵墓,花费数以亿计的人力,晚上点着蜡烛也要不停的劳作,把东山的土壤没日没夜的往昌陵输送,导致土都快和米一样金贵了;就这么过去了好几年,几乎没什么进展不说,人民群众这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呀!还有人种地劳作,还有人桑蚕纺织吗?
    原先选中的那块地方,地理条件就已经很好了,地势又高,离祖宗的陵墓又近,既不需要从别处运输土壤,而且它之前就已经有了十年的建造基础,不需要用过多的钱与力,就能轻松将其建成。
    陛下应该放弃昌陵,重新回到原先初陵的位置继续动工,不要再让人民到处搬迁腾挪了!”
    秋天,七月,刘骜下诏:“是我考虑的不周全,没有广泛采取臣子们的意见,仅凭将作大匠解万年的一句‘昌陵只需要三年就能够建成’,便草率的放弃了已经经营了十年的初陵,花费那么多的成本与资源修建昌陵。
    结果五年过去了,连中陵和司马殿门都还没有建好。
    如此劳民伤财的动工,结果由于土壤不合适、结构不稳定而一直在做无用功,最后什么成果都没有,我对此感到惭愧与痛心。
    有句话说‘明知有错还不改正,那就是更大的错误’。
    现在我下令,取消昌陵的建造工程,恢复之前的工程,原来的初陵地区不可再另迁百姓进去居住,让人民群众好好休养生息!”
    6.酂侯萧何后世袭爵的子孙,有的因为犯罪被免爵,有的因为没有儿子,而导致前前后后酂侯的爵位承袭中断了五次。
    高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宣帝刘询因为萧何是大汉的开国元勋,不愿看到他的功劳被埋没,因此就让萧何的旁枝亲属的后代继承酂侯之爵。
    本年,萧何的第七世孙·酂侯·萧获因为随意让家奴杀人而获罪,刘骜赦免了他的死罪,发配去戍守、修建长城。
    之前,刘骜下诏要求有关部门到各地去寻找大汉开国功臣的后人,官府把名单上交后,却迟迟没有得到批复。
    杜业上书说:“唐尧、虞舜、夏商周时期都给宗室、功臣分封土地、赏赐侯爵,既让人获得了尊贵的地位,又让中央朝廷有了的地方上的藩蔽,因此才能长时间没有纷争,实现太平盛世。
    正因如此,燕国(召公的封地)、齐国(姜太公的封地)的祭祀能够与周王朝一样长久绵延,有时由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有时由弟弟继承兄长的爵位,就这样一直传递下去,世世代代没有断绝。
    也不是说这些诸侯的后代中没有邪辟、恶毒之人,只不过是天子考虑到功臣的艰辛与业绩,对他们的后人非常包容罢了,想要尽可能的保住功臣的祭祀和延续。
    当初大汉的开国功臣们,是高祖以黄河、泰山为誓,与他们盟誓授爵的,在这一百多年间,有很多功臣的爵位已经没有人再继承了,他们的尸骨就这么埋在冰冷的地下,他们的后代就这么流落在社会上泯然众人,活着的时候被拉去服徭役、服兵役,死去的时候成为一具烂在沟壑里的尸体——
    看看古时候的君主是怎么对待功臣后裔的,再看看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这种鲜明的对比简直让人感到悲凉。
    陛下心怀仁慈,要求各部门着手寻找开国功臣们的后人,这足以让天下四海之人感受到陛下对功臣们的情谊,没有人不为您的知恩图报而点赞。
    然而有关部门把功臣后代的名单提交上来之后,您却搁置了,并没有按照之前的计划给这些人承袭相应的爵位。
    那些不识大体、口不择言的老百姓得知此事后,都会议论您不舍得给功臣的后代封侯分地,那么您对功臣的一片赤诚之心,岂不是被流言蜚语践踏得一文不值了吗?
    如果功臣的子孙被这样对待,那往后就没有人愿意为国家拼命、为社稷出力了!
    虽然有很多功臣的爵位已经断嗣很久了,现在报上来的名单人数也多,想要挨个全部审核、下诏让他们继承爵位也比较困难,陛下可以先把功劳最大的几个功臣后代的爵位定下来。”
    刘骜采纳了杜业的提议。
    七月癸卯日,刘骜封萧何的第六世孙·南䜌(音“鸾”)县长·萧喜为“酂侯”。
    7.刘骜立城阳哀王刘云的弟弟刘悝(音“亏”)为“城阳王”。
    8.八月丁丑日,太皇太后王氏(汉宣帝刘询的王皇后)驾崩。
    9.九月,东莱郡出现了一条黑龙。
    10.九月三十日(丁巳),发生了日食。
    11.本年,刘骜任命南阳太守陈咸为少府(皇帝私府,负责供应皇宫日常用品),任命侍中淳于长为水衡都尉(负责管理上林苑)。

    二年(丙午,公元前15年)
    1.春天,正月己丑日,安阳敬侯王音去世。
    王氏家族中也就只有王音一个人不崇尚浮华奢侈,能够脚踏实地的做事,行事严肃认真,多次对刘骜提出规劝、指正,算得上是一个尽职尽忠的臣子。
    2.二月癸未日,晚上出现了流星雨,天空中光彩夺目,在流星落地前光亮就消失了。
    3.二月二十八日,发生了日食。
    4.三月丁酉日,刘骜任命成都侯王商为大司马、卫将军;赐予红阳侯王立特进的身份,统领长安十二城门的守卫,相当于城门校尉。
    5.刘骜任命京兆尹翟方进为御史大夫。
    6.凉州刺史谷永来到京师向刘骜汇报工作,述职结束后准备返回,刘骜派尚书去找谷永,问他有没有什么话要叮嘱。
    谷永说:“对于君主来说,最需要担心的,就是明明即将大难临头却没有意识到,也没有人提醒。
    如果出现了动摇国家根基、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有人及时将情况向君主反映,并提出对策予以应对,那么商朝、周朝不就不会面临覆灭的下场了吗?那么治国重心的‘三正’——即‘忠诚’、‘恭敬’、‘礼教’,也就用不着交替使用了。
    夏朝、商朝末期,国家即将倾覆、社稷即将消亡,这是当时在街上随便抓一个人都知道的事实,然而君主还觉得自己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不可动摇。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暴虐恶行会让人民群众忍无可忍,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王朝有朝一日会被颠覆。
    《易经》中说:‘君主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国家就安稳;君主时刻不忘亡国教训,国家就太平。’
    陛下应当对建言献策的臣子宽容一些,多听听各方的意见和劝谏,不要因为一两句话不合心意就下令诛杀谏诤之臣,即使是地位卑微的小臣提出的建议,您也应该怀着包容之心听一听——这才是群臣百官们最希望看到的事情,这才能够保全天下四海的安宁,这才是人民群众的福气呀!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九月出现了一条黑龙,在九月三十日的时候,出现了日食。本年二月己未日的晚上,出现了流星雨;二月乙酉日的时候,出现了日食。
    六个月之内,出现了四次天象异变,而且均是在同一个月中出现了两次。
    即使是在夏商周末年、春秋乱世,都没有如此频繁的出现过这种情况。
    我听人说,夏商周三代最终会惨遭灭亡,是因为君主沉迷于美色、离不开美酒、分不清忠奸所致;秦朝仅仅经历了两代,整个王朝只延续了十六年,是因为君主崇尚浮华奢侈与武力严刑,以及大修陵墓所致。
    导致夏商周与秦朝亡国的原因,陛下全都占了,以下我可以举例证明:
    建始年间、河平年间,陛下独宠许皇后与班婕妤,导致许氏与班氏之人权倾朝野,成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名人,陛下对于她们的宠爱几乎已经到了极限,无以复加。
    然而如今的赵皇后、赵昭仪、卫婕妤(李平)比许皇后和班婕妤当初受到的恩宠还要多出十好几倍。
    陛下被赵氏姐妹等人迷惑得连先帝定下的礼法与制度都顾不上了,反倒把她们的话当做金玉良言,对她们言听计从:
    该升官的升不上去、该罢黜的罢黜不掉,该处以死刑的却得到赦免;
    赵氏、李氏的亲戚也全都因为您对皇后、昭仪的宠爱而鸡犬升天;
    这些外戚一夜之间身价暴涨、权力滔天,他们拿着陛下赋予的特权作威作福、祸乱朝廷,就连那些专门负责监察督责的官员,都不敢按照相关法律去制裁他们。
    更为夸张的是,赵氏姐妹、李平竟然让人在掖庭中凿出了大量的地下监狱,被她们关在地下监狱的人,饱受鞭打、炮烙之刑,在这之中有多少人命惨遭毒害,简直数不胜数,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赵氏、李氏用来泄愤、报仇而设置的。
    明确触犯了法律的犯人得到释放,公正执法的官员反而遭到弹劾;
    监狱中关押的人大多都是没有罪的无辜之人,其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受不了严刑加身,才被迫承认不存在的罪行;
    有富人犯了罪,会假借赵氏、李氏的名头洗除罪名,事成之后会给赵氏李氏之人相应的好处——
    只要有人进了监狱,就没有活着出来的希望。
    正因如此,日食接二连三的出现,一切都是因这些事情而起。
    帝王如果拒绝忠臣直言、拒绝修德向善,沉迷于享乐、奢华,纵情于声色之中,一厢情愿地相信身边的奸人乱臣,这属于他自己放弃了自己,那么老天才会彻底将他抛弃。
    陛下您是尊贵的天子,干的事情却如同平民、奴仆一般,私自开垦田地、收集各种宝物玩意儿,这不符合您的身份呀!
    您主动放弃了天子尊名,自称为富平侯张放的家中人,甚至在外游玩时也让别人用字来称呼您,自甘于卑贱的名号,实在是太辱没您的地位了!
    您不与品行端正、学识广博的大臣们在一起,却与那些小混混、无业游民成天游戏作乐,把他们当做您的私交;
    多次清晨、半夜离开皇宫,让这些混子跟在身边,在郊外无拘无束地玩耍,在官吏的家中喝得酩酊大醉,有时甚至直接夜不归宿;
    您与那些身份卑微的小人物混在一起,衣冠不整、横七竖八的坐在一起、躺在一起,在这一刻,身为天子的您与这些二流子们有什么差别!
    在外面玩得昏天黑地,宫中成天都见不到陛下的身影,宫门护卫、值班守卫拿着兵器,然而殊不知,他们守着的却是一座空无天子的宫殿;
    公卿大夫、群臣百官没有一个人知道陛下的行踪——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人民群众就是帝王的基础,而钱与食物是人民群众维持生活的根本:没有钱、没有吃的,老百姓就会发起动乱;老百姓乱了,那么帝王差不多也要垮台了。
    正因如此,英明的君主知道钱与粮的重要性,从来不敢大肆挥霍,在收取赋税、发动徭役、征集兵力时,对老百姓也是像进行宗庙祭祀一样心怀畏惧与尊敬,从来不会表现出一副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的姿态。
    然而陛下却听取了奸臣的话,放弃地理条件绝佳的初陵,改修昌陵,丝毫不考虑到老百姓赚钱有多不容易,也完全没想过人民的精力是有限的,根本承受不起这么重的徭役工程。
    为了修建昌陵,发动的人数是当初楚灵王发起徭役的一百倍,造成的花费也与当初秦始皇的骊山陵墓差不多——
    您轻飘飘的一句诏命,让无数老百姓疲于奔命,掏空了多少人的家底,破坏了数不尽的家庭,残害了不知道多少民命!
    最终,五年过去了,昌陵还没修好,只好又反过头去继续修建初陵。
    老百姓早就已经被掏空了,民间的怨气与哀愁聚集在整个国家的上空,老天怎么可能不知道!然而在兴师动众的徭役过后,饥荒接踵而至,有几百万人民在这场天灾人祸之中饿死、病死、累死,放眼望去路上全是死尸,这场面简直惨不忍睹!
    国库当中的存粮还不够支撑一年的,老百姓家中的储蓄也撑不过十天半个月。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无论是公府还是私家,都已经榨不出一滴油水了,等未来再出现灾害的时候,谁也救不了谁!
    “《诗经》中说:‘夏朝的灭亡,就是殷商王朝近在眼前的教训。’
    希望陛下谨记夏商周和秦朝是怎么没的,借此反思自己的行为。
    如果我说的话不合陛下的心意,那么您就给我定一个‘胡言乱语’的罪名,处死我吧!
    大汉已经历经七代君主,跨越了一百九十多年了,每一任君主都顺应天心民意、遵守先帝制度:有的让大汉从虚耗疲敝当中走出,再次登上盛世之巅;有的不折腾、不作妖,让朝堂与社会一片祥和。
    就只有陛下,既不克制自己的欲望,也不听从臣子的劝谏,为了逍遥享乐,多次穿着便装跟着一群混混出游。
    明明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却连一个孩子都没有,将来到底由谁来继承大汉的基业,供奉祖宗的宗庙?
    陛下的所作所为已经偏离了帝王的治世之法,辜负上天、百姓对您的期盼。
    作为先帝的后代,作为汉室的继承者,您就这样经营国家,简直让祖宗神明失望至极!
    大汉到底还能不能良好发展下去,宗庙到底还有没有人继续供奉,这一切的一切都系于陛下一身。
    如果您能幡然醒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放弃美色与美酒,把心思放在保养身体上来;舍弃铺张浪费,重新回归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上去;压制寻求刺激的游乐之心,把时间花在处理政务、寻访名臣之上——
    那么您的改变一定会感动上天,让老天爷意识到自己没有选错人,说不定这些天灾就不会再有了,说不定宗庙社稷、祖宗祭祀就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了!
    希望陛下下定决心做出改变,不要把我的话当做耳旁风!”
    刘骜性格宽厚仁慈,喜欢艺术文学,但是他非常喜欢喝酒饮宴、享受耳目之娱、沉迷美人的温柔乡,因此皇太后王政君和他的那些舅舅都非常担心,然而由于他们都是刘骜的亲人,不好拉下脸来指责刘骜,所以总是让谷永等人当自己的嘴替,借着天象与气候的异常情况进行恳切地劝谏,盼着能让刘骜听进去一两句也好。
    谷永在上奏劝说的时候,知道自己背后有王政君以及诸位王氏撑腰,所以奏疏中的内容就没有什么忌讳,有什么就说什么,次次都直击要害,而且刘骜每次看完谷永的奏疏也都会好言回复,同时还会赏赐一些东西给他。
    然而这次却不一样,看完谷永的奏疏之后,刘骜十分反常的勃然大怒,吓得卫将军王商赶快暗中通知谷永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刘骜派侍御史去抓捕谷永,专门叮嘱说如果过了交道厩(离长安六十里,靠近延陵)还没追上就算了。
    最终,侍御史没有追上谷永,回来复命。
    刘骜在这个时候也有些后悔让人去抓谷永,于是此事便就此作罢。
    7.有一次,刘骜与富平侯张放以及侍中赵氏、李氏在深宫内饮酒作乐,推杯换盏、酒喝个不停,宫殿内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当时,殿上有一个屏风,上面画着妲己坐在醉酒的纣王身上取乐,通宵达旦地快活逍遥。侍中·光禄大夫班伯之前生了一场大病,直到现在才逐渐康复,因此得以在刘骜的身旁伺候,刘骜指着屏风上的画问班伯:“纣王残暴不仁、淫秽不堪,所以才亡国的吗?”
    班伯回答:“《尚书》上说了:‘商朝的覆灭是因为听信了女人的话。’难道纣王放纵无度不比这个更要命吗?
    大家都把殷商亡国的罪过让一个女人来承担,却忽略了纣王做出来的荒谬、昏聩之事比沉迷女色还严重!”
    刘骜问:“如果他不是因为女色亡国,那么这张图上画的东西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吧?”
    班伯回道:“是因为纣王酗酒,才变得喜怒无常、残忍暴虐,所以他的兄长微子启才连夜跑路了。
    是因为纣王被酒精冲昏了头脑,才大呼小叫、分不清白天黑夜,所以《诗经·大雅》中的那些诗才句句叹息垂泣。
    《诗经》、《尚书》中所说的放纵沉迷、不加节制、放荡污秽,归根结底都在‘酒’这个字上!”
    刘骜长叹了一声,说道:“是我太久没见到班先生了,今天才听到了钟鸣般的忠告!”
    而这个时候张放等人还在边上,他们听到班伯这么说,脸色一下就垮了下来,略感局促,过了一会儿就找了个上厕所的理由,起身离去了。
    当时,长信宫的林表(后宫女官官名)正好来这里办事,她听到了班伯与刘骜之间的对话,回去便把这件事讲给了太后王政君听。
    王政君哭着对刘骜说:“我看皇帝瘦骨嶙峋的,脸上黄中透黑,你的身体已经快垮掉了!
    班侍中当初是大将军(王凤)推荐上去的,你必须得优待他才行,而且应该再找来一些与他差不多的贤人来,让他们好好辅佐你。
    就把富平侯(张放)赶快打发回自己的封地吧!”
    刘骜说:“就听太后安排。”
    随后,刘骜的这些舅舅们得知了王政君的意思,便让丞相、御史给张放挑错,准备找个由头让他走。
    于是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翟方进上奏:“张放不识大体、恣意妄为,铺张浪费没有限度,胆敢将天子派去的使者拒之门外;企图强娶民女、伤害百姓;他身边的那些随从也跟着作威作福、恶事做尽。应当让张放回封地闭门思过!”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刘骜只好把张放贬为北地都尉。往后的好几年间,每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或异常天象,因此张放一直都没法回到京师。
    然而刘骜对张放非常挂念,经常写信慰问。
    后来敬武公主(刘奭之妹,张临之妻,张放之母)生了一场病,于是刘骜就让张放回京师陪伴照顾自己的母亲。
    过了几个月,敬武公主的病好了,刘骜又让张放离开京师,去担任河东都尉一职。
    虽然刘骜对张放十分偏爱,但是经不住太后王政君以及各位舅舅的压力,只好忍着悲伤下达让张放离开的诏书。
    8.邛成太后(孝宣帝刘询的王皇后)驾崩得比较突然,官员们只好加大了向百姓征税的力度,以求快速筹办葬礼所需要的资金。
    刘骜得知此事后,认为这是丞相和御史失职。
    冬天,十一月己丑日,刘骜下令将丞相薛宣废黜为平民,将御史大夫翟方进贬职为执金吾(管理京师治安)。
    薛宣被废黜后,丞相的位置空缺了二十多天,大家都推荐让翟方进当丞相,刘骜也很欣赏他的才能,于是在十一月壬子日时,任命翟方进为丞相,并将他封为“高陵侯”。
    刘骜任命诸吏(负责检举工作)·散骑(天子近侍、顾问)·光禄勋(原郎中令,管理皇宫侍卫)孔光为御史大夫。
    翟方进学问很高,对文件规范研究的很透彻。在他当一般官员的时候,就对各项法条、规定抠的很死,执法风格严苛残酷,还偶尔喜欢耍耍官威;只要有他看不惯的人,就马上会找一条规定给别人扣帽子定罪,因此有很多人在他手上遭殃。
    在刘骜任命翟方进为丞相时,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他处事不公平,夹带私货、以公谋私的情况很严重,刘骜认为翟方进毕竟是规规矩矩选拔出来的尖子人才,因此没有把这个举报放在心上。
    孔光是褒成君孔霸的小儿子,之前负责处理尚书事务,十多年一直都处于管理奏章、文书等机密文件的要职部门。孔光遵纪守法,行事严肃谨慎,对前代的历史经验烂熟于心。
    每次刘骜有什么事情去咨询他,孔光都能举出各种各样的事实案例,结合儒家经典中的道理,仔细地分析给刘骜听。他不会为了迎合刘骜的看法而刻意改变自己的观点,从来都是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
    如果有时候自己说的东西不合刘骜的心意,孔光也就点到为止,不再多说,从不态度强硬得非要把刘骜说服不可,因此孔光在官场上还算是比较平顺。
    只要孔光有什么东西要上奏,汇报完毕之后会马上把自己奏疏上的字给削去,绝对不让外人看见。因为在孔光看来,把自己批评天子的话宣之于众,为了博得一个忠诚的名声而损坏天子在外的形象,这是臣子最不应该做的事情。
    有时孔光将自己欣赏的人才举荐给刘骜,从来不对外声张,生怕被推荐的那个人知道此事与自己有关,避免他与自己有什么交集,可见孔光不愿意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在休息日,孔光在家里与兄弟姐妹、妻子儿女聊天时,也不会提一句有关朝政上的事情。
    有人问孔光:“温室殿外的那棵是什么树?”
    孔光不会对此做任何回应,而是用别的话题把这句话给岔开。
    由此可见,孔光的保密意识非常强。
    9.刘骜到达雍县,举行祭祀五帝(黄帝、炎帝、青帝、白帝、黑帝)的典礼。
    10.卫将军王商十分讨厌陈汤,上奏弹劾他说:“当初是陈汤提议设置昌陵邑,还自己带头搬进去住,现在昌陵已经被取消了,而他却认为陛下经不住臣子的劝说,昌陵有可能被再次启用,这表明他认为陛下没有主见、朝三暮四。
    如今他还说冬天出现黑龙,十分不吉祥,说这可能是因为陛下总是微服出游所致,他竟然胆敢对陛下的行为妄加揣测!”
    廷尉上奏:“陈汤说的话有失做臣子的本分,这是大不敬的罪过!”
    刘骜认为陈汤立过大功,因此没有定他的死罪,而是下诏将他废黜为平民、发配边疆。
    当初立赵飞燕为皇后的时候,是淳于长跑前跑后的给太后王政君做工作,最后才促成了这件事,因此刘骜非常感激淳于长,恰好前段时间淳于长劝刘骜取消营建昌陵,刘骜就想以这事为借口,封淳于长为侯爵。
    光禄勋平当反对:“淳于长劝陛下取消昌陵,虽然很有道理,但是这还没到值得封侯的地步。”
    刘骜对此非常不满,于是把平当贬职为钜鹿太守。
    随后,刘骜下诏,认为常侍王闳和卫尉淳于长率先提出取消昌陵的建议,帮助自己迷途知返有功,赐予王闳、淳于长关内侯的爵位。
    将作大匠解万年被定为“心怀不轨、不忠不义、毒害百姓”之罪,和陈汤一起被发配到敦煌郡。
    早年间,少府陈咸、卫尉逄(音“旁”)信的官职地位都比翟方进高,而翟方进大器晚成,升到了京兆尹,与陈咸成为了好友。
    后来御史大夫这个位置空缺,陈咸、逄信、翟方进三人都是朝中的名人,也都是御史大夫的候选人,最终成功被翟方进摘了桃。
    当时丞相薛宣因为给邛成太后的葬礼没办好一事,而被定罪,翟方进作为御史大夫对此事也有责任。
    刘骜让五名二千石官员审问薛宣和翟方进。参与调查的官员都想当御史大夫,因此在汇报调查结果的时候,这些人都说翟方进承担主要责任。翟方进对他们心里的小九九一清二楚,暗中对他们几个恨得牙痒痒。
    陈汤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得到了王凤和王音的重用。由于陈咸、逄信都是陈汤的朋友,因此陈汤经常在王凤、王音面前称赞他们俩,于是陈咸与逄信成功跻身九卿队伍。
    直到王商参了陈汤一本,把陈汤发配出去了,陈咸、逄信也失去了自己倚仗的靠山,因此王商弹劾此二人“陈咸、逄信通过巴结陈汤获得了重要官职,简直不知廉耻!”
    因此,刘骜罢免了陈咸与逄信的官职。
    11.本年,刘骜任命琅邪太守朱博为左冯翊。
    朱博在管理琅邪郡的时候,所任用的重要官吏都是当地的英才人杰,无论是文职还是武职,朱博都能把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
    如果县邑中发生了盗贼作乱之事,朱博就会马上写文书,表面上批评这些官员一通,以激发他们的畏惧与愧疚之情,同时提出,只要拼尽全力讨贼,就一定能获得重赏;要是有谁敢偷懒、不尽力,那么就立刻处刑诛杀。
    这一方法十分奏效,各县的官员全都尽职尽责的除暴安良,以至于当地的豪强、黑社会都不敢出来搞事情。

    三年(丁未,公元前14年)
    1.春天,正月三十一日(己卯),发生了日食。
    2.早些时候,刘骜听从了丞相匡衡的意见,把甘泉宫用于祭天的泰畤取消了。在取消泰畤的当天,就刮来了一阵大风,把甘泉宫的竹宫给吹垮了,泰畤有一百多颗粗细有十围的树木被连根拔起。
    刘骜对此深感震惊,问刘向这是怎么回事。
    刘向回答:“就连普通的平民之家都不会取消祠堂中的祭祀活动,更何况泰畤一直以来就是先帝们祭天的场地啊!
    当初甘泉宫、汾阴、雍县设立五帝祭坛时,都有神明降临的异象出现,正是因为这样,才在开始正式修建祠堂、庙宇,这并不是脑子一热随便做的决定。
    孝武帝、孝宣帝供奉天神、厚土与五帝,礼仪完备、态度恭敬,所以常常出现天神降临的耀眼光芒。
    这些都是先帝祖宗们设立的祠堂,可不能轻易改动啊!
    之前孝元帝听了贡禹的提议,取消各种供奉祖宗的陵园、庙宇,后来匡衡、韦玄成也跟着提出类似的改动,结果导致各种异常情况频繁发生。
    《易经·大传》中说:‘如果做了什么有辱神明的事情,往后三代都会遭报应的。’怕是遭报应的可不止贡禹这些人呐!”
    刘骜因此对那些取消祖宗、神明祭祀的决定感到非常后悔,再加上自己到现在连个一男半女也没有,便希望能对此情况有所改观。
    十月庚辰日,刘骜向太后汇报完毕后,下诏让有关部门恢复甘泉宫的泰畤以及汾阴的后土祭坛,恢复雍县的五帝祭坛、陈宝祠(陈放祭祀用品),以及恢复长安和各郡国的祖宗祠堂。
    当时,刘骜念在自己没有孩子,想寄托于鬼神祈祷、让术士做法等事搞个孩子出来。于是有很多人上书说自己会法术、有秘技,这些人都被安排为待招(皇宫中的备选人员),刘骜花费了大量的钱财让这些人祭祀、做法,为自己求子。
    谷永劝刘骜:“懂得天地间自然规律的人,是不会被神鬼之事所迷惑的。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如果脱离它的特性,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那些致力于旁门左道的神棍,完全背离了《五经》中的正经道理,满嘴说着什么祭祀鬼神、求得贵子的方法,迷惑陛下修建那么多对求子没有任何帮助的祠堂,说世上有神仙、有不死神药,说丹砂可以变成黄金,却拿着陛下给的出海求药的钱中饱私囊、逍遥快活。
    而陛下被他们神乎其神、装腔作势的话语所蒙蔽,还傻乎乎地期待真的可以遇到神仙,这只不过是他们骗钱的手段,实际上神仙是根本不存在的。
    圣明的君主知道这些人只不过是装神弄鬼,所以会将其拒之千里之外,连他们说的一个字都不想听。
    曾经,秦始皇让徐巿(音‘福’)带着童男童女出海求仙采药,反而让徐巿拿着大量的钱财跑得无影无踪,所有人都对这个骗子感到痛恨。
    大汉开创以来,这种人也不少,像什么新垣平、齐地人少翁、公孙卿、栾大他们都靠着自己超强嘴炮的诈骗能力,把天子哄得赐予他们高官厚禄,最终奸计败露,身败名裂。
    希望陛下引以为戒,不要再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鬼神之事,不要让奸险阴毒之人钻了空子!”
    刘骜表示谷永说的十分有道理。
    3.十一月,陈留郡尉氏县有一个叫樊并的男子,联合十三个人一同造反,杀害了陈留太守,把官府与老百姓家抢了个遍,并逼着当地人加入自己的队伍一起叛乱。
    樊并纠集了一部分人马后,自称为将军。
    当地有四名徭役工人——李谭、称忠、钟祖、訾顺,合起伙来把樊并杀死,然后将此事汇报了上去。
    刘骜封李谭为“延乡侯”,称忠为“新山侯,钟祖为“童乡侯”,訾顺为“楼虚侯”。
    4.十二月,山阳郡铁官部门中的铸铁工苏令发动了二百二十八名工人杀害当地长官,打开武库,大肆抢夺兵器,随后苏令便自称为将军。
    苏令带着部众四处杀人越货,有十九个郡国都遭到了苏令的破坏,东郡太守和汝南都尉都死在了此次动乱之中。
    汝南太守严䜣(同“欣”)出动官兵将苏令等人全部抓捕、斩首。
    刘骜提拔严䜣为大司农。
    5.前任南昌县尉九江人梅福上书说:“高祖重视人才、广求妙计,只要谁说的有道理就采纳,也不管这人的水平如何;只要谁能立功就重用,也不去计较这人素质如何。
    所以陈平虽然不被魏王、项羽重视,却仍然能成为高祖的亲信谋士;
    所以韩信在军中默默无闻、籍籍无名,却仍然能被高祖选中成为高级将领。
    正因高祖不拘小节的求贤方式,才能让天底下的人才都汇聚在自己身边,这些人为了受到高祖的青睐与重用,个个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智商高的、懂大局的,则为高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头脑一般的人,也尽可能提出自己的顾虑与想法,帮助高祖全面思考问题;
    英勇无前、懂军事的,则为高祖冲锋陷阵、杀敌斩将;
    不那么会打仗的,也会拼尽一死为高祖尽忠尽节。
    天底下的能人智士、良将勇士,全都心甘情愿为高祖所用,所以高祖才能轻轻松松把秦王朝掀个底朝天,轻而易举地把项羽逼死在乌江——
    这就是高祖没有对手的原因。
    “孝武皇帝喜欢听忠正直言,谁能把话说得越透彻、越直接,就越能让武帝满意。
    只要是人才,武帝从不吝惜爵位,不在乎那人是不是孝廉、秀才出身;
    只要进谏得有理有据,武帝也从不心疼封赏,不在乎那人有没有立下显赫功绩。
    所以天底下的儒生学者带着自己对治国安民的见解,前赴后继地赶往京师,以求献上自己的妙计良策——
    在这段时期,朝廷中的人才队伍是最庞大的。
    如果武帝真能听从这些人的建议,那真的可以开创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然而武帝却醉心于讨伐匈奴、痛击南越,搞得民不聊生、财政短缺;所以才被淮南王(刘安)瞅准时机,企图起兵造反。
    而淮南王还没开始动手,他谋反的计划就遭到了泄露,最终惨败收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朝中汇聚了大量的能力卓越、才华过人的贤臣,这些人是武帝身边的顶尖智囊团,所以淮南国中的国相、内史等人才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郑躬作为一介平民,竟企图以他一己之力撼动朝廷,在蜀郡挑起动乱。
    还有山阳郡的工人苏令,把好几个大城都、大郡国搅了个天翻地覆,不断地扩大叛乱队伍,逼着无辜的老百姓跟着自己一同谋反,然而他全无一丝畏惧,连想要逃跑的想法都没有。
    就连平民百姓、服役工人都不把当地长官、朝廷大臣放在眼里了,说明陛下的权威在他们眼中已经不是不可挑衅的神圣,所以这些低贱之人才敢与中央叫板。
    “人才储备,对于国家来说相当重要:人才充足,那么君主的权威就是神圣且不可侵犯的;人才稀缺,那么挑战君主的皇权事情就会时有发生。
    《诗经》说:‘周王朝人才济济,所以文王才能让国家安宁兴旺。’
    我知道,国家大事不是我这种卑微如草芥一样的人能随便谈论的。之前我在从南昌回寿春的路上,害怕遭遇不测,再也没法向陛下吐露忠言,于是我在途中写下了好几封奏疏希望能当面向您进谏,但是全都被拒绝了。
    当初齐桓公连身怀雕虫小技的卑贱之人都愿意接见,是因为他希望此举能够吸引更多真正的能人贤才。如今我想对您说的话,可不仅仅是雕虫小技那么简单,然而陛下已经拒绝了我三次,这大概就是天底下的人才不愿意汇聚在您这里的原因吧!
    曾经秦武王喜欢力量角逐,于是任鄙前来推荐自己;秦穆公励精图治,将秦国发展成为诸侯霸主,吸引由余(西戎种族)之人主动依附。
    陛下既然有想要招揽人才的心意,那么如果有人上书请求面见陛下商谈国策,那么您就应该派尚书部门的人去问问他到底要说什么。如果是对您有帮助的话,那就应当赏赐奖金或者布帛,只有这样,天下的有学识、有志向的人,会为了博得您的青睐、为了获得奖赏,而铆足了劲思考、进献治世良方,陛下也能从这些观点建议之中获得新的思路、拓宽自己的格局——
    如此一来,人才得到了重用,拥护陛下的贤人越来越多,那么您手中的权力、国家的根基就会越来越稳固,再也不会有人敢与中央朝廷作对了。
    “在茫茫人海之中,大部分人说的东西都大同小异,能言之有物的人并不多;真正对治理国家、稳定社会有见解的,真正能结合历史发展经验、提出符合国家现状的发展策略的人,那就更少了。
    所以那些能凭借自己的见解与策略获得高官厚禄、布帛米粮的人,那都是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的国家栋梁,高祖正是借助他们的力量,才打下了汉室江山。
    孔子说:‘想要做出一件好的作品,必须要有趁手、精良的工具。’人才,就是治国安民的重要‘工具’。
    而秦皇帝却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动用严刑峻法逼得人们互相诬陷、诽谤,结果把忠臣良将全都赶到了大汉阵营——
    手上明明有太阿剑,却手握剑锋,把剑柄交到敌人手上,实在是愚蠢至极。
    可见,只要能够正确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对待人才,那么这些有本事的奇人异士必然能为我所用,就算偶尔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产生了一些动乱纷争,那么在智囊团的加持下,便没有人敢直接与天子权威相抗衡。
    这就是孝武皇帝虽然频繁的发兵作战、几乎耗尽国力,但是政权仍然稳固,仍然成为了大汉‘世宗’的根本原因。
    “如今陛下越来越不听人的劝告了,有些建言献策之人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普通的飞鸟如果遭到了猎人的捕杀,那么鸾凤就不会再降临;如果碌碌平庸之辈的生存环境险恶,那么真正的贤人便会选择隐退。
    我听说前段时间,上书进言的人因为说错了话而触怒了陛下,竟然直接交给廷尉处死了,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
    自从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以来,人们不能说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动不动就会触犯陛下的忌讳,不知道哪一句就踩到了陛下的雷点。因此朝中大臣都是捡着陛下爱听的说,生怕忤逆了陛下的心意,就算明知陛下有错,也没人敢提一句。
    如何验证这一点呢?
    陛下可以把自己觉得还不错的奏疏交给廷尉处理,他们必然会回复:‘这份奏疏的内容不恰当,属于大不敬之罪!’
    这样就能很明白的知道当前朝堂生态是怎样的。
    前任京兆尹王章,他是一个性格刚直、品行纯良的好官,敢于当面指出天子的过错、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得到了孝元帝的提拔,孝元帝这么做就是为了向朝臣们展示自己对谏诤之臣的重视。
    然而到了陛下这里,王章却因为自己的直言极谏惨遭杀戮,甚至于他的妻儿也受到了牵连,遭到发配。
    就算有人真的犯了错,惩罚他一个人就好,更何况王章犯的并不是造反谋逆的大罪,只是说了两句‘错话’而已,您就让他一家子全都遭罪——
    您这是亲手折断了忠直之士的铮铮铁骨,亲手摧毁了进谏之臣的赤胆忠心啊!
    最可悲的是,所有人都知道您这么做不应该,但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为王章说句话,因为他们怕了,生怕自己会步王章的后尘。
    朝中不再有人敢指出陛下的过错,您再也听不到批评指正的逆耳忠言,这才是对您、对国家来说最危险的!
    看看高祖是怎么做的,看看秦朝是怎么亡的,陛下您就知道现在最急迫的是什么了:
    您应该明确向天下人表示广开言路、无所避讳,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发声,即使是身份卑微之人的提议也应该得到重视,这样才会使得那些退隐的贤人复出,才会让远方的宾客汇聚在您的身边——
    这就是所谓的‘打开四面八方的进言之门、贤者之路,天子的耳目才能清楚的覆盖全天下’。
    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后悔是没有用的,走好脚下的路、展望未来的发展才是正经。从现在开始亲近贤人、号召人们进言献策也不晚!
    “如今陛下的天子权威已经遭到了侵犯,您手中的权力已经逐渐流向王氏外戚,上天已经多次降下预兆提醒陛下了!
    从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开始,日食、地震加起来的总数是《春秋》上所记载的三倍,水灾发生的次数更是多得数都数不清,很明显这是阴气压过阳气的征兆;还有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沛郡的铁官部门在铸铁时火星四溅。
    这些征兆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大汉开国以来,出现了三次重大危机:吕氏专权、霍氏弄权、上官氏造反——这三个都来自于外戚家族。
    想要表达对亲人的爱,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平安健全,作为天子就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为了让外戚们生活富裕太平,就应该给他们选择品行优良、德行高尚的人作为辅佐,让他们知道忠诚与仁孝才是保全自身最好的途经。
    然而之所以能让外戚气焰逼人、权势滔天,也就是做皇帝的给了他们尊宠还不够,还要给他们权力;人一旦体会了权力的滋味,就会逐渐变得骄纵放肆、目中无人起来,这是人的天性,然而由于获得的实权过大,才导致外戚家族满盘皆输——这难道算得上是对外戚的关爱吗?
    霍光勤勤恳恳、忠心耿耿的辅佐了三代帝王,可谓是世间难得的贤才忠臣,即便如此,他却没有想到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某一条平安、稳健的发展道路,导致离世后马上就惨遭灭族。
    《尚书》中说:‘让大臣掌权,就像火一样,一开始只是不起眼的小火苗,如果不及时扑灭,迟早会把整个屋子烧个精光。’
    等臣子的权力大到凌驾于天子之上,再想起来制裁,那就已经来不及了!希望陛下在王氏坐大之前压制他们的权力,以防后患啊!”
    刘骜并没有采纳梅福的建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通俗化翻译理解·卷三十一·汉纪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eq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