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阿尔伯特实验

小阿尔伯特实验

作者: 简单JD | 来源:发表于2023-10-15 11:49 被阅读0次

    在行为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几乎完全被精神分析学派统治。那时候,人们坚定地相信,行为的动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时期压抑的内心冲突。

    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巴甫洛夫、华生为代表人物的行为主义出现。该学派提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各种环境和情景刺激而产生的,换句话说,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

    至此,心理学界开启了一场新的运动。华生认为,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学习和条件作用的产物,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具革命性的观点。

    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华生设计了那个著名的、令人心碎的实验,试图证明情绪可以经由条件作用而产生,不用考虑任何内部的力量。

    这就是小阿尔伯特实验。

    实验的过程是:每当小阿尔伯特想抚摸大鼠时都会听到锤子敲击铁棒的巨大噪音:华生提出,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使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如果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大鼠),那么,大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联系。

    简单地说,你会惧怕大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作用习得。

    参与者的本名为道格拉斯,是一名护士的儿子,从出生便待在医院里,他的身心很健康,每天无忧无虑的生活,见到什么都笑嘻嘻的,他以每天一美元的报酬被护士“借”给华生做研究。

    开始,实验者先给阿尔伯特呈现大白鼠、兔子、狗、棉毛织物等物品,来观察他对这些特定刺激的反应。结果发现阿尔伯特不仅没有害怕情绪,反而十分感兴趣,时不时地抚摸它们,此时,这些物品还属于中性刺激。

    实验者发现阿尔伯特只对巨大噪音产生恐惧反应。

    于是在阿尔伯特11个月大的时候,当阿尔伯特刚要伸手去抚摸大鼠的时候,实验者就在阿尔伯特身后用锤子敲一根一米多长的铁棒。可想而知,阿尔伯特吓坏了,他先是一愣,然后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在重复多次这样的过程后,实验者发现即使不再出现噪音,仅仅呈现大鼠时,阿尔伯特也会被吓得嚎啕大哭。他产生了极度恐惧!这仅是在短短一周时间内,重复7次实验后的结果!一周后,实验者再次测验,发现阿尔伯特对大鼠仍感到恐惧。

    紧接着,实验者便想测试这种习得的恐惧会不会迁移到其他物品上,他们又给阿尔伯特呈现了一种与大鼠相似的东西——兔子。结果令人心碎,即使从未做过任何关于兔子的恐惧实验,阿尔伯特还是一边哭一边爬走了。

    同一天,他们依次给阿尔伯特呈现了狗、白色毛皮大衣、灰白头发甚至是圣诞老人的面具,这些都会令他感到恐惧。这也是这个实验,声名远扬的同时又臭名昭著的原因。

    其实华生还计划对阿尔伯特重建条件反射,以消除他的恐惧反应。但当时阿尔伯已经离开了医院,实验也就不了了之,最终造成的影响,也说法不一。

    最令人悲伤的是,有人说道格拉斯在他6岁的时候,死于脑积水。

    看到这,我们可能对这个实验感到十分气愤,因为这明显违背了研究的伦理准则。而且小阿尔伯特在实验结束后,并没有消除恐惧,这种恐惧有可能伴随他的一生!(虽然此结论仍被后人争论)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无从考察,但我们必须要回归最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场实验的意义。小阿尔伯特的研究,虽然方法上有缺陷,也违反了道德伦理,但对行为主义的开创却功不可没。

    华生在这项研究以及他的所有工作都有两个基本目标:

    ① 证明人类所有的行为起源于学习和条件作用。

    ② 证明弗洛伊德的理论是错误的。

    而这一研究也表明,某些像情绪一样复杂、个性化的东西也服从于作用条件原理。华生进而提出,他的研究成果与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的精神分析理论相比,能更直接、简洁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并且还提出,成年人的情绪困扰不能总归因于童年的创伤——这常常是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

    到现在,他的理论仍被很多研究所引用,包括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心理治疗等。有趣的是,根据华生的观点,恐惧的极端形式——恐惧症的形成,主要是环境或后天因素的作用。

    很有意义的事既然情绪可以由后天形成,那么我们便可以塑造环境来形成一些优秀的品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阿尔伯特实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e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