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直想聊聊这个话题,聊聊我眼里的男女平等。
都说这是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女性没有尊严和地位,生活在男权的桎梏之下。女权主义者奋斗在一线,为女性的工作权、投票权和人身自由权等等而奋斗。可是为什么所谓的“男女”和“女权”,在我听起来都是一种性别歧视?
我们得承认现在的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
比如结婚后要居住在男方家中,比如做家务带孩子这种事情往往都是由女方承担,比如职场往往倾向选择男性。就连圣经,都在宣扬“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
但是也要看到这种不平等并不仅仅指向了女性。我们所说的“女士优先”、“全职太太”,“嫁入豪门做阔太”,“你怎么叽叽歪歪跟个娘们儿似的”,难道不是对男性的不平等?
客观地说在三十岁之前,大部分女性可活得要比男性舒适多了。只要长得还不错,嘴巴甜一点儿,就可以凭借天然优势获得万千宠爱。即便犯了错误,卖个萌撒个娇,对方也会说:“你一个小姑娘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呢?有点家庭背景倒还好说,否则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还可能被雄性激素爆表的领导处处刁难,被女朋友嫌弃甚至抛弃,只能靠着自己的力量咬着牙一步步坚持往上爬。
女生能享受的软弱和退缩,他们丝毫不敢奢求。所见所想,我都觉得心疼。
权利和义务从来都是相互的。某些女性既然选择被呵护,那么享受了什么样的优待,就要背负什么样的期许。男性为了生存打拼,到了三四十岁掌握了主动权,自然而然产生了优越感。而回头一看,自己进步的同时,伴侣早就落后到九霄云外,这也许是小三、出轨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鲁迅曾经说过,什么时候监狱里的男女数量一样了,男女就能平等了。
所以追求真正平等的女性,必然要承担同等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压力。这是在追求平等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的——平等的代价。
2.
从本质上来说,人与人之间所有的不平等,都是由于社会资源占有率的不同造成的。在原始社会和农耕文明社会,经济发展最倚重的生产要素是体力,而男性由于体力上的强势,能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所以他们垄断了社会资源。
很显然当今社会已经渐渐摆脱了这种趋势,智力逐渐取代体力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女性创造的社会财富不亚于男性,因此女性的地位才得以逐渐提升。对女性来说,这将会是个伟大的转变。2016甚至被称为是“女性年”。
可是即便时代在改变,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了意识觉醒,准备好迎接这种改变了?
举一个有亲身体会的例子。十八岁的时候我很想重回校园,重新接受学习。身边大部分人都来劝我:“你一个女孩子家上那么多学干什么?以后找个有钱人家嫁了享享福不就行了!”
可悲的地方在于,反对的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反对。他们只知道凭借固有的观念来做出判断,而恰恰在普遍的社会认知里,女性的形象都被设定为美好和柔弱,男性则是力量和坚强。
因此如果一个男人做不到承受生活压力来赚钱养家,女性做不到相夫教子做好贤内助,都会被这个社会所嘲笑。最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词就是“女博士、女强人、女汉子”和“娘娘腔、小白脸”。
如果一个家庭“女强男弱”,就不会被祝福。王菲在微博晒了一张和谢霆锋牵手跑步的照片,就引来那么多变态的声音:
“都要绝经的女人了,能不能检点一点?”
“客观地说,一个女人离过两次婚还能好到哪里去?”
“客观来说”,是一个很可怕的词。任何主观表达的观点,都算不上客观。
在我看来,所有将性别物化的概念都是一种性别歧视;所有说“你应该如何”的行为都是对人权的蔑视。
任何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作为女性,可以选择追求理想也可以选择享受安逸,可以选择不婚不育也可以选择再婚再育,当她选择心仪的工作时不会因为性别而被拒之门外,当她选择不组建家庭不会有那么多长辈的指责和冷眼。
作为男性,他可以选择坚强也可以选择柔弱,他可以像肖骁一样撒娇也可以像超人一样勇敢,当他养花种草写诗画画他不会被嘲笑,当他细腻敏感涂脂抹粉不用承受异样眼光。无论是谁,他们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性别和性向。只要不伤害别人的权利,他们都应该享有自己的权利。
而一个文明的家庭,必然是一个不存在性别和阶级歧视的家庭。家务共同承担,教育共同承担,我要求你的,我也必然做到。互相扶持而不是互相牵制,孩子也享有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和义务。
让享受奴役的人被奴役,让渴望解放的人被解放。这才是真正的平等。真正的平等,是无论个体差异,都要尊重人性和人身自由。
世间最难得,是不怀偏见。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