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具& 方法Pocket简书精品
学术研究需要网路文章吗?比学术期刊更重要,或者至少一样重要的资讯

学术研究需要网路文章吗?比学术期刊更重要,或者至少一样重要的资讯

作者: 洪靖 | 来源:发表于2014-07-13 08:37 被阅读855次

    在学术界,期刊论文(或专书)才能算是一级或高级文献,网路短文、报导、或者评论通常不被视为学术文献,顶多只是有待分析的对​​象(例如许多媒体与阅听人研究) 。大概是因为网路资讯被如此定位,大部分研究者很少会主动搜集、笔记、或者归档网路文章,通常只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别人转贴就顺便点阅。我不否认在可信度与论证强度上,学术期刊明显优于网路资讯,但是如果因为如此我们就只是被动地接触网路文章,反而很可能错失、甚至忘记学术研究的重要功能:提出新的见解与看法

    从 2012 年年底开始,我开始尝试有系统、有架构地搜集、整理、与归档各种网路资讯,透过结合各种手机端APP 与电脑端程式,我摸索出一套流程与方法,让纷杂的网路资讯得以「由繁入简」(不是繁体转简体啦!),并且进一步帮助研究的开展与构思。鉴于鲜少看到研究者在网路上讨论此事,我决定撰写一系列文章,分享这个「网路文献系统」的构想、哪些手机 APP 与电脑软体可用、以及如何使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首先要讨论的,是「为什么有必要搜集网路文章?

    Photo credit: photosteve101 (CC BY 2.0)

    相较于学术期刊,我认为网路资讯有三个优点或长处:
    1. 让我们看到正在浮现的新观点
    2. 可以找到非主流的另类看法
    3. 帮助我们善尽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

    科学史家孔恩(Thomas Kuhn) 的「典范」(paradigm)理论大名鼎鼎,相信学界应该无人不知(注 1)。孔恩认为,某个学术领域──他讨论的主要是物理学──在一特定时期总是会有某一个理论蔚为主流,导引整个研究社群研究的走向,包括应该研究的主题为何、解决的途径在哪、以及什么才是一个「好的」回答。理论本身、理论背后蕴含的「世界观」(worldview)、以及用来说明与证明理论的案例,整体就构成孔恩所谓的典范。从正面来说,典范可以让研究者定位自身的研究课题,知道「从何而来」以及「将往哪去」,不至于过于迷惘与彷徨(这就是孔恩所说的「典范之下的常态科学研究通常保证有解」),但从负面来说,典范也经常压抑新的研究问题、新的解决途径、以及新的理论生成。

    学术期刊──一种建制化的观点发表系统──正是典范效应的极佳体现。由于期刊大多采用「同侪审查」(peer review),因此严重与既有理论以及主流意见扞格的论点通常不会通过,要不就是修改后通过但论点被弱化很多。所以,我们通常不会在期刊上看到「非常」令人惊讶的内容,比较多的是既有理论的应用操演,或者是证成既有理论的案例研究,大部分论文光从题目大概就可以猜到结论。真正「生猛有力」的论文通常都在该期刊创刊的前几期──之所以需要创刊,正是因为旧有的期刊没有提供这些观点「位子」。这个「期刊常态化」的现象,对于一直处在「追赶」状态的東亞学术圈是如此。例如,欧美期刊偶尔还有持续两到三期的重大辨论,但東亞四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期刊很难见到,若有不同观点,最多就是各持己见而不是越辨越明──而且实际上,那些观点往往并不那么「典范上」地南辕北辙。简言之,期刊论文不会是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的阵地或起点。

    Photo credit: Alex Pang (CC BY-NC-SA 2.0)

    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于既有观点不满而诞生的新观点,不会在期刊中出现、也不会被看到。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看期刊,就会漏掉那些可能很有潜力而且正在浮现的说法。这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我们永远都在错过提前理解与协助完善(如果不是自行创造)下一个研究典范的机会。当某个新的理论被刊登在期刊上的时候,它其实已经不那么新了,因为它能够被登出来,不管在新期刊还是旧期刊,都意味至少已经有一群人已经接受它、正在为了它努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总是透过期刊来接触新理论,那么我们就总是在跟随、而不是在创建

    那么,新的观点通常会出现在哪里?两个地方:研讨会和网路上。很多有趣但不成熟的看法,研讨会常常是「试水温」的地方。不过,这里要强调的是,这里指的研讨会比较是国际研讨会而不是国内研讨会。虽然我参加的研讨会不是太多,但我一直有个感受,就像期刊的差异一样,国际研讨会通常会比国内研讨会「偏离」典范,比较容易接触与接受新观点的提出。然而,对于亞洲研究者来说,要参加国际研讨会常常劳民伤财甚至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网路上的外文文章就显得不可或缺。因为新的论点不容易登上期刊,所以这些论点通常会被作者发表在审查没有那么严格的「类学术」网站,或者个人博客。相较于常常出国参加研讨会,定期收看这类「观点发表平台」显然是经济实惠的方案。而且,因为这些新观点尚未完善,我们可以从留言回覆与评论看到这个新观点的弱点与强点,让我们及早评估这个新理论的价值。只要我们越早知道新观点的走向,就越有机会让它变得更好,或者提出比它更好的论点。这种「功能」,是期刊论文无法提供的。

    Photo credit: marsmettnn tallahassee (CC BY-NC-SA 2.0)

    再者,学术研究有一个重要价值,就是提供崭新看待世界与思考的方式。学术界经常强调学术观点要能够颠覆「常识」,也就是颠覆「主流」看法。不过有趣的是,学术界通常不鼓励颠覆圈内的主流看法。但是,就像学术界要求研究者要跟一般常识保持距离一样,我们其实也需要跟学术常识保持距离。对于主流意见──不管是学术圈内或圈外──我们永远都要小心,这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精神。除了正在浮现的理论之外,那些一直处在边缘的另类观点──不管是因为有兴趣者较少或者理论本身不够强势──通常也会出现在上一段说的那些观点发表平台。如果你本来就对圈内主流观点不甚满意,那么你可以在网路大海中找到一起漂浮的同好,共同讨论甚至打造新的理论;如果你是主流观点的支持者,这些网路上的另类观点也可以让你练习如何捍卫你的支持理论、如何回应与驳倒对手。就像我在〈脸书可以让我们变成公民吗?〉(繁体)一文所说,意见上的对手往往比意见上的朋友更加重要。这种「头脑体操」,透过定期阅读网路短文(essay)就可以轻易办到,期刊论文(如果有的话)反而显得有点大而无当。

    最后,如​​果我们希望学术研究可以有益公众,我们就更需要接触网路文献。这可以分三个层面来谈。第一,有些网路文章不是学术研究者所撰写,而出自记者或「学术素人」(用来指涉那些非学院但长期关心社会议题而且撰文提出观点的人),这些文章通常因为不受学术典范所限制,有时会出现一些令人惊艳的说法,非常值得一读。如果学院中人对于非学院中人经常性地忽视或者不屑一顾,难免犯了「因人废言」的失误。第二,即使这些论点只是「寻常意见」,也不代表它们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这类文字至少再现了普罗大众的看法,而这正是许多学院中人──也许是因为长期只有接触学术论点的关系──所遗忘的。例如,很多提倡绿能的研究者认为核能风险过大,废核然后涨电价来支持绿电是「大家都同意」的事情,然而实际上,对于一个经营小本生意面摊的老板来说,忽然没电或者电价提高才是 200% 的立即风险(注 2)。简言之,如果学术研究者无法与非学院中人保持对话、知悉对方论点,或者忘记大众心中所想,那么所生产出来的学术研究就会与想要改善的社会颇有距离,自然也不容易被公众接受。

    Photo credit: David Erickson (CC BY-NC 2.0)

    第三点,其实也是我希望很多学术研究者也能一起参与的一点,就是加入书写网路文章的行列。尤其对于新生代的研究者来说,这是表达与交流观点的好机会,就像前面所说,如果新的论点或者基进(radical)的看法有成长与成熟的机会,那么绝对会是在网路上而不是学术期刊。不过,如果我们希望这类文章不只能在学术圈内产生涟漪,也能在学术圈外产生效果──此乃公共知识份子的真义──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习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虽然很多学者都说,「如果你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说出你的想法,那么你可能根本还不清楚你在想什么」,不过有的时候,也许是因为理论真的太过艰深,或者其实只是故作姿态,蛮多学术论文都非常拗口、让人陷入五里雾中(注 3)。换句话说,(既有的)「学术论文」写作风格完全不利研究论点与大众接轨。当然,这种「素人」写作风格必须提笔写字(或者提手打字)才能练就,但无论如何「看别人怎么写」都必定是个起点。当然,期刊论文一样无助于此,网路文献则是必经之途。

    总结来说,受制于典范的作用、或者本身就是典范的一部分,期刊论文(或专书)通常只能出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或者不难预见的学术观点,而网路文章往往无此包袱,因此显得更有活力、更有趣味。这种特色,使得网路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同时,仍能够「看向与巨人不同的方向」。这才是学术真正的价值所在:永远处在「更新中」。更重要的是,网路文章可以成为学术研究与一般大众的桥梁,不只让我们注意到非学院中人的看法,也有助于我们撰写普罗读者可以理解的文章。

    Photo credit: Andrew Hart (CC BY-SA 2.0)

    哪些网路文献值得收集?要如何过滤这些文献?过滤以后怎么阅读又怎么整理?各种网路工具(手机APP 与电脑软体)能够怎么帮助我们?

    这些问题将由接下来的数篇文章一一回答。想要第一时间读到後续文章,请於简书或 微博 关注我(也欢迎打赏),或跟随我的 Google+TwitterFacebook,亦或参观我的繁中博客 社技哲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洪靖:@我的名字叫清阳 哎呀,不是你让我为难,是各式各样的读者 :) 我也是今年才开始学着做小标题,也把每个段落缩短。看了不少国外 bloggers 的说法,都一再强调网上阅读与纸上阅读适用不同的版面安排。
      • 我的名字叫清阳:@洪靖 不好意思,让你为难了。

        我有时也写字数长的文章,为了帮助读者阅读,通常是将几个段落的中心意思提炼出来,做小标题。比如像这篇文章 http://www.jianshu.com/p/29d115916f54
      • 洪靖: @我的名字叫清阳 我本来也都不加重点,但后来我繁体博客的读者说我文长,若想多点人读就得加重点,才能「读者友善」。至于字词加粗或者句子加粗,两种都有读者支持,字词加粗比较是学界作法,句子加粗则是大众偏好。这些问题有时弄得我挺烦的,经常改 :(
      • 我的名字叫清阳:如果实在喜欢画重点这种方式,尽量加粗整句,而不是个别的词。
      • 我的名字叫清阳:我个人给你提个意见,不要过多的使用加粗。这种给读者划重点的做法,其实很影响阅读效率。
      • leileely:写的很好很专业啊!这篇文章的后续文章呢,很期待! :smile:

      本文标题:学术研究需要网路文章吗?比学术期刊更重要,或者至少一样重要的资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fs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