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听书【1年100本】
从今天起,世事洞明:【一页纸9-10月早起共读】《资治通鉴·熊逸

从今天起,世事洞明:【一页纸9-10月早起共读】《资治通鉴·熊逸

作者: 陌上花开wen | 来源:发表于2022-10-14 06:53 被阅读0次

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周显王四十八年(前321年)

Day 1 质子外交是如何演变的

结盟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西周以来,结盟有一套繁文缛节,也就是“仪式化”,仪式化的核心意义,就是给人心加一把锁链。繁文缛节越多,锁链就越牢固。

拿人质当筹码,而且通常用大人物的儿子,也就是“质子外交”,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很常见了,但那时贵族精神尚在,质子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撕票,甚至还能曲对方国君的女儿。对方国君通常会善待质子,等时机成熟扶持质子回国继位,能捞到更大好处。

进入战国时代,贵族精神风流云散,质子的处境越来越糟,导致真正爱孩子的国君舍不得送孩子去当人质了。

但权衡之下,质子外交还是两国保持结盟关系的重要手段,大家最忌讳的就是所谓“抱空质而行不义”,那就真是“赔了儿子又折兵”了。

20220929


Day 2 “头悬梁、锥刺股”真的是苏秦吗

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资治通鉴》记载了几件国君更替的事,并浓墨重彩地把合纵联盟的主持人苏秦推到了台前。

司马光看到的苏秦史料主要是《史记》和《战国策》,《资治通鉴》描述苏秦的外交方针、外交辞令以及与张仪的关系,主要是从《史记·苏秦列传》删减而来。

众所周知,《苏秦列传》很有激励人心的力量,其中“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到今天还被不少家长用来教育孩子,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资治通鉴》采取严肃的历史学家持有的保守态度,大刀阔斧删掉了这些励志戏份。或许觉得这些内容对“资治”而言毫无价值,这就使《资治通鉴》里的苏秦形象,仅仅是一名外交专家,显得不够生动鲜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苏秦作为一代传奇人物,难免会被附会很多不属于他的传奇,他的游说才能,也被后世赋予了很高的商业价值。

20221001


Day 3 苏秦的第一次成功游说是如何实现的

无论是看苏秦的各种游说言论汇编,还是看同时代的游说文字,不难发现游说所需要的最核心的知识不是游说技巧,而是对天下地理的通盘了解,以及对国际时政的准确把握。

古人之所以会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因为古代的主流学术路线,目标是搞政治、做管理,但倘若没有“行万里路”的经验知识,“万卷书”只是空谈。

苏秦出关的第一战,是就近游说周显王。然而,“先知在本乡本地从来得不到尊重。”苏秦在周显王那里铩羽而归,转头去游说秦惠王。但那时候秦国刚刚处死商鞅,对游说之士很不友好,导致苏秦又碰了一鼻子灰。

苏秦只能离开秦国,向东来到赵国寻找机会,结果赵国总理也不待见他。他只能去往战国七雄中最弱的燕国。《资治通鉴》对苏秦游说辞令的记载,正是从苏秦游说燕文公开始的,核心意思是建议燕国和赵国建交。燕文公真的被说动了。对于苏秦而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战。

燕文公资助苏秦,去赵国建立外交关系。“合纵”的宏伟计划即将应运而生。

20221002


Day 4 为什么说共同的利益远不如共同的敌人来得重要

燕文公的资助是苏秦赚到的第一桶金,苏秦给燕文公提出的外交方案是“与赵从(音”纵“)亲,天下为一”。这是“合纵”政策的基本精神。

南北为纵,东西为衡(横)。在外交关系上,赵国往南依次是魏国、韩国、楚国,齐国虽然不在南北线上,但古人不管那么多,总之秦国以外所有诸侯的联盟统称“合纵”;相应地,秦国作为一个西部国家,与任何一国联盟,都统称“连横”。

不同立场的外交家们轮番登场,搞合纵的人破坏对方的连横关系,搞连横的人破坏对方的合纵关系。真是名副其实的“纵横天下”了。

苏秦拿到赞助,第一件任务就是代表燕国去和赵国建交。燕赵联盟是建立合纵阵线的第一步,合纵之所以成立,并不是因为大家怀着和平愿望,而是把最强大的秦国孤立出来,联合所有弱国对付唯一的强国。

秦国这些年太咄咄逼人,穷兵黩武,毫无底线,迫使其它六国放下彼此恩怨,一致抗秦。

20221003


Day 5 苏秦如何促成张仪入秦

燕赵联盟是建立合纵抗秦阵线的第一步,苏秦通过一番谋划,成功赢得了赵肃侯的信任,受委托出发联络其他诸侯去了。

就在此时,秦国进攻魏国,并准备乘胜挥师东进。如果秦国打到赵国,合纵工作就不好做了。苏秦心生一计,决定把张仪骗去秦国。

张仪是魏国人,和苏秦一样拜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苏秦在赵肃侯这里发迹时,张仪还困在出国。于是,苏秦派人把张仪带来,当面羞辱一顿。张仪气急败坏想要报复苏秦,就必须把苏秦的靠山弄倒。天下诸侯谁能干得过赵国?唯有秦国!

于是,张仪怀着满腔怒火,踏上西行之路。苏秦暗中派人资助张仪路费,张仪顺利抵达秦国,施展口才,赢得了秦惠文王的信任。

这时苏秦的亲信向张仪道出实情:苏先生担心秦国进攻赵国会使合纵盟约瓦解,唯有您才能在秦国执掌大权,所以故意激怒您,又暗中资助您。

张仪恍然大悟,表示只要苏秦活着,自己就在秦国暗中配合,不给苏秦添麻烦。

整个过程真是一场无间道,充满了戏剧性。

2021005


Day 6 苏秦衣锦还乡后家人的前倨后恭是理所当然的吗

苏秦周游列国,兜售合纵大计。山东六国被苏秦一一拿下,苏秦担任了“从约长”,相当于山东六国联合国秘书长,同时“并相六国”,也就是身兼六国总理职务。

《史记》中有一段后话,说苏秦回赵国复命时,途经家乡洛阳,周显王派人搞了一场盛大的迎接典礼。

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对苏秦“侧目不敢仰视”。苏秦想到当初落魄回家时遭受的冷遇,问嫂子:“何前倨而后恭也?”这句话给我们贡献了成语“前倨后恭”。嫂子“委蛇蒲服(匍匐),以面掩地”,可见“前倨”有多过分,“后恭”就有多夸张。

人们态度的改变让苏秦顿悟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所谓前倨后恭,前和后的时间关系只是问题的表象,对卑贱之人和金贵之人的区别对待才是问题的本质。

著名的特修斯之船,雅典人不断拆掉朽烂的船板,换上新的船板,那后来的特修斯之船,还是不是从前的那艘船了?从社会层面而言,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之后,他的社交圈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刻的苏秦和先前的苏秦也可以说不是同一个人。区别对待,似乎也无可厚非。

20221006


Day 7 孟子“此之谓大丈夫”说的是谁

初中语文课本有一段《孟子》节选,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名言的由头,是在公孙衍和张仪身上。

当时有人在孟子面前夸赞公孙衍和张仪这两位英雄人物,说他们是真正的大丈夫,全世界的战争与和平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连大国诸侯都害怕他们。

但孟子看来,公孙衍和张仪,都属于职业经理人,老板给出目标,他们就奔着这个目标努力,就像女人出嫁之后必须顺从并伺候夫家,所谓“妾妇之道”,是妇道人家的做派。

大丈夫就不同了,有独立的人格、远大的抱负、高尚的操守,得志就造福人类,不得志就默默坚守自己。这里,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是不是说的孟子自己呢?

20221007


Day 8 张仪和商鞅有什么不同


周显王三十八年(前331年)到四十一年(前328年),《资治通鉴》继续讲述秦、魏之战。基本上都是秦国欺负魏国。

秦国不断从魏国掠夺土地,张仪建议秦惠文王把已经占领的蒲阳还给魏国,还送公子繇到魏国当人质。然后对魏惠王说:秦国对魏国如此宽厚,魏国不该对秦国失礼吧?魏惠王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下,把上郡15个县城都献给了秦国。

张仪欲擒故纵,拿很小的代价换取了很大的地盘,并因这份功劳被任命为秦国总理。

同为外来受雇的职业经理人,商鞅的打法是一力降十会,全力以赴实现战略目标;张仪的打法是一巧破千斤,不会将自己的利益与秦国利益捆绑,“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纵横天下,到哪儿都吃得开。

20221010


Day 9 传说中的师兄弟如何各自兴风作浪


周显王四十五年(前324年),《资治通鉴》记载了两件大事:一是张仪伐魏,而是苏秦入齐。苏秦、张仪这一对传说中的师兄弟,在同一年里各自兴风作浪。

根据《史记》记载,张仪这一次夺取了魏国的陕城,打法照例十分克制,只要土地, 不要人头,在占领陕城之后,把陕城人放归魏国。

而苏秦投奔齐国后,劝说齐宣王扩大宫殿和园林规模,高调彰显皇家气派。苏秦是想用这个办法拖垮齐国的经济,帮燕国缓解国际压力。这段看上去很有点无间道的意思,但在《资治通鉴》有关苏秦的时间轴叙述里,有诸多经不起琢磨的地方。

我们只当看故事便好。

20221011


Day 10 无功不受禄和无功施禄如何把握分寸


张仪在魏国当总理,但在秦国还遥领总理职位。

从秦国的角度看,张仪在魏国并没有发挥出内奸的作用,但秦惠文王不但不责怪他,反而对他更好了。

我们很熟悉“无功不受禄”,而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在特定情况下会选择无功施禄,为的就是让对方产生无功受禄的惶恐心理,以期得到无功受禄者的加倍报答。

果然,张仪很羞愧,不知如何报答秦惠文王的厚待,后来一直身在魏营心在秦,甚至还秘密联络秦国来攻打魏国。

这种权谋术里对手下施恩实则施加心理压力的经典手段,在历史与现代反复出现。

20221012


Day 11 风云人物孟尝君是如何登场的


靖郭君田婴一共有四十多个儿子,田文的生母是”贱妾“身份,而且还是五月初五那天降生,差点因民间禁忌而差点丢了性命。田文的母亲悄悄把他养大成人,并带他去认父亲。

田文通过一段逻辑缜密的说辞赢得了父亲的接纳,打通了逆转命运的第一关。

接着,他还打通了原生家庭里的第二关,说服父亲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

如何在四十多个儿子里脱颖而出,获得继承权,这是田文要打通的第三关。田婴在政坛经营多年,已经聚敛了惊人的财富。田文要做的不是帮父亲赚钱,而是帮父亲花钱。”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越能散得起财,越能邀买人心。

于是田家的宾客一天天多起来,田文声誉鹊起,大家都在传扬他的美名,都建议田婴立田文魏继承人。大势所趋之下,田婴过世后,田文掌握了父亲传下的家业,成为薛地的第二任封君,名号孟尝君。

孟尝君以薛地为大本营,延揽各地游士成为食客,历史上以“养士”著称的人物,孟尝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20221013


随着第9册读完,《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的内容全部结束。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布一座桃花源,等待第二辑。

2022101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今天起,世事洞明:【一页纸9-10月早起共读】《资治通鉴·熊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ih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