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自我倾听:觉察一个真实困扰或小情绪:
1(事实)---周五给女儿偷偷买好了大树墙贴和树叶便签条(上面收集了同学朋友的祝福),打算生日时送她一棵“祝福树”。可是被女儿提前发现了,她一早自己要贴树,而我当时得赶时间出门,我说:妈妈想和你一起贴,你能等我吗?她坚持要自己弄,我急了,远远的说这个那个的复杂性。。。怎么贴才好,为什么就不能等我一起。。女儿生气地说:哼,那我不贴了!
2,当时身体的反应,感受,评判----从紧张,矛盾,到沮丧,后悔,自责(评判就是:你搞砸了,明明是一件好事,怎么回事吗你?)
3需求——爱,参与,倾听和合作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我希望自己能被女儿理解到,可是当时又情急没做到,哦是的,我还有一个需要----清晰(我着急自己怎么就没能表达到点子上。)
4 请求——当时,我冷静了几秒钟,体会了下自己到底看重什么,为了什么才这么坚持,然后请求自己再好好沟通一次:进房间,坐到她身边说:对不起,妈妈为刚才的态度道歉。你知道吗?我想和你一起贴,是因为我觉得很有意义,很快乐,本来想给你惊喜的,可是你一个人做掉了,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竟然记不清怎么说的了,也怕孩子万一贴坏了会失望,我看重计划,可预测性,我在乎完美)
结局:女儿当时,很快理解并同意了。下午母女俩得偿所愿,累并快乐!这时大部队也来到了家里,带着丰盛的礼物和祝福,大小朋友度过了难忘的生日趴。



10-2 倾听他人:
试着倾听某个人的心事。可以基本倾听(做一个容器)或积极倾听(注意倾听他的事实+感受的部分,并告知你听到的以表达关注。)
记录过程,谈谈体会。一开始的任何不习惯都是正常的。
挺巧是,我们在生日趴,借助非暴力卡聊天。大家的作业就这么做起“现场版”了~
比如,开心妈抽到“自豪”,说到高龄生女儿就很自豪。我们一起体会自豪是因为什么需要被满足了?一开始她就觉得“生了女儿就自豪啊”,还没有联结到深层的需要。大家一起寻找和体会,终于让开心妈眼前一亮:
“高龄产下女儿”的“自豪”是因为“自我价值,爱,服务生命”的一些美好需要得到了满足。

接着,米奇妈抽到“无助”卡,开心妈也马上想起了开心第一次肺炎,正逢自己要出差,牵挂又无助的案例。我请大家体会她无助背后的需要,并抽出需求卡去确认:安全、服务生命、支持、倾听、健康、最后是成长。。。。。。对于这个点,妈妈们都是熟悉的。
但值得我回味的部分是:面对孩子生病很“无助”的背后还有“成长”的需要。如果我们第一次就知道孩子生病很正常,如果我们相信生命力,我们成长成熟了,就不会那么焦虑无助。但是,这也是必经之路。
体会到最后,大家情意相通,感慨颇多。
又回到了米奇妈,她说起了新上司和工作让她感觉无助.大家陆续找了“支持,理解、尊重、欣赏、合作、休息自尊、放松,倾听、方向感、交流、清晰”等需要卡,去和她确认,有些是马上中了,有些好像不是她当下最符合的,有些是反复体会得出的。
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我特别想记录:
1、米奇妈前半段陈述主要是概括和评论成分。我没有听到事实。所以请她回忆具体的情境,对话。
分析: 从具体情境对话中,我的感受力就更容易被唤起,同时,这也可以帮助所有人更客观,擦去主观印象的灰尘,是非常必要的。
有种思维叫“律师思维”,如果围绕“上司好像不喜欢我”开始,注意力往往被证明是非吸引,而我们强调:
较有效的倾听是留意“事实_感受”。
比如,“当你说‘上司好像不合拍’,你的感受和心情是什么?”
引回到案主的当时当刻的感受和注意力,再去挖掘。
2由于人多,又是初次玩,轮流轰炸,米奇妈需要分一部分注意力去理解,尝试听懂大家的不同频道的发言、分析、追问、建议,我问她当时感觉如何?
她说:我在试图去理解他们那些角度的思考,又说好像没有什么感觉。
那有没有更清晰?她好像也没有。
那有没有更放松,还是有点累?她回应有点。
倾听时,其实需要安静空间,等待、沉默。如果是追问,分析,猜测,或者提及旁人经历,都可能会迫使案主把注意力分散用于脑判断,从而失去和自己的联结。所以,我看到她微微皱眉,流汗,感觉到她有点困惑,有点累)
哈哈,但是信任的关系很快的覆盖了这个干扰。

2 米奇妈过程中表达:我很少和老公以外的人聊到这类困扰。她感觉到被重视、同时愿意打开自己(感觉挺好的)后来我注意到她把头靠在老公身上,老公摇了摇她,像个接纳的摇篮。我忍不住和他俩分享了这个观察。
还有,米奇爸把米奇妈的手放在手里,比较、端详,像新恋人般宠溺,自然。我想他们真是很有爱的一对。太美了,不由得看出神了。

CC妈反馈“大人真的很需要这样的聊天,有价值,又高效!” 我想,因为被重视,被内心最深处围绕的感觉总是非常好的。

倾听别人就是倾听自己,深层里冰山底我们都是相通的。感谢愿意被我们倾听(当小白鼠)而且宽容我们倾听力的伙伴们~
真正的倾听,让嗑瓜子的群众忘记了瓜子~
偷笑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