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海省旅行·在路上连载小说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作者: 不露声摄 | 来源:发表于2017-09-14 23:27 被阅读74次

要进茶卡盐湖腹地有两种方式,当然这里指的腹地只是景区允许进入的部分。一种是坐小火车,还有就是先坐几分钟的接驳车把你送到盐雕区,然后沿着一路木板铺好的栈道慢慢往里走。所幸这回同行的周大姐曾经来过,她说如果不坐小火车,要到达最里面的、也是最可取景的铁路轨道段,至少要走一个小时。坐小火车!我果断作出选择。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小火车的车票是五十元,车上有人打趣说,从上海到杭州的高铁二等座也不过七十多。我很想告诉他,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很遗憾,你没有拿沪杭沿途一掠而过一路平平的画面和这里雪山盐湖彼此映照,蓝天白云只是画布上的衬托的壮观景色对比。无论从小火车以只快于步行没多少的行驶总时间,大约二十分钟,还是坐在小火车里的舒适度,更不用说全开放的360度观景体验,这五十块,诸位看官,千万不要省!五十元收获的是在售票口人挤人、等待小火车排队人挤人之后彻底释放的快感;是赏心悦目的景色的满足感;还有舒舒服服坐着笃定欣赏弯弯绕绕角度不一画面变幻的优越感。省下的体力,让我们在下了火车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把盐湖的片子拍个够!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周大姐所言极是!在小火车轨道的尽头,旗绳拦住的那头,是真正的已经被废弃的铁轨。路基两旁如雪涛般的盐的结晶拥簇着斑驳生锈的轨道、残缺不全的枕木,在天际线的最中间分散开来,划出如蝶翅般两个相反的、优美的弧度。隔着旗绳,我放下镜头呆呆地看着,眼前朦胧一片,那轨道和盐浪,仿佛幻化成庄子梦中的蝴蝶,转而又是北海上空展开遮天巨翼的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翼若垂天之云…也许鲲鹏飞至此天空之镜,耗尽精血气力,骨化作铁轨,羽成为雪山,而周身的血液,便聚成这纯净的圣湖!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不要进去!”铁轨边的管理员一声大吼,打断了我的遐想。周大姐好说歹说,求管理员让她钻过旗绳,进去拍个照。“就一张,可以吗?”面对周大姐的近乎哀求,管理员不急不缓地问:“如果每个人都要求进去拍一张,那会怎么样?”

美景当前,所有的人都希望把自己以为最美的一切摄入手机、相机,以求瞬间永恒。事实上,回去后,围着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除了发朋友圈,所有照片上的美景都会被逐渐淡忘,直到下一次旅行,一个从寻找、发现到拍摄、获得、分享到淡忘的轮回又一次开启……

“我们去栈道看看吧。”我把周大姐往回拉,避免越发激烈的争执。“上一次来也是没有拍到轨道的大片!”周大姐一脸的不甘。大片,何谓大片?大得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片吗?我笑道。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不强求”三个字我没有说出口。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不强求别人能呼应我的原则。但不可以越线的原则想必周大姐还是明白。可惜,当我们走到栈道附近发现,不乱扔垃圾这样的简单原则,有太多人不明白!栈桥边,湖面上,一次性鞋套扔得到处都是。保洁员刚处理完一处,另一处又很快堆积如山。更有人眼见保洁员弯腰捡拾,一边继续脱下另一只脚上的鞋套就近一扔。红色、黄色、蓝色…在天与湖之间,倒映的不止是披着红纱、黄纱、蓝纱拍照的人影,还有一堆堆彩色的垃圾。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天空之境,何处清与净?看着保洁员佝偻着的身躯,我心有不忍。“为什么不竖立一个乱扔垃圾罚款的警示牌?”我问道。“谁来罚?”“管理人员啊?”“他不肯交呢?我们又没有执法权!”“那总应该有人管啊?”“哎…没办法…”保洁员的一声叹息让我顿时语塞。“没办法”,中国“没办法”的事太多了…难道真的是因为人太多吗?我想到马云的演讲。在一次教育主题的活动集会上,马云的宣讲掷地有声: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要看这个国家最落后的地区的教育程度。那些扔下鞋套的人们,他们选择来天空之境,正因为他们也有爱美之心,无论是来欣赏景的美还是将自己摄入镜头可以回去“臭美”。也许在他们看来,扔下鞋套自有保洁员清扫,这是他的工作。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家庭,他们所能受到的与生俱来的教育,让他们无法认识并欣赏到更高境界的美。我也只能选择一声叹息…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六尘不恶,方成正觉。暂时忘记这眼中的色彩斑斓的丑,把镜头对准更远处去寻找美吧!在众多凹造型的游人中寻找值得入镜,凹得别致动人的过程,无趣也有趣。无趣的是,因为人群太过密集,只有把镜头伸向最远处才能寻到三三两两,给画面留白的造型者。有趣的是,镜头拉长好比一个奢侈的望远镜,从镜头中,你会看到缤纷的地摊纱巾变成披肩,长裙,围巾,甚至变成拖曳两把撑开来倒立在水面上的伞的拉绳;你会看到孩子们一次次高高跳起、情侣一次次拥吻、还有父子情深母女情长背着儿子抱着女儿一起凹出各种高难度造型;一对新人为了最佳背景,在摄影师的指挥下,爬上了湖边作为景点装饰的火车头。一阵大风吹过,新娘顺着风势倚靠在新郎胸前,鲜红的礼服裙迎风扬起,宛如一朵娇艳的玫瑰,在湖畔盛开。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茶卡盐湖,和渺无人际、庄严神圣的青海湖截然相反。一个像远离尘嚣的仙境,而盐湖边,却是实实在在,热闹非凡的人间。人们像是在赶一场光与影的集市,无论和天与地,山与水交换到怎样的影像图片,都觉得自己占了大自然莫大的便宜。每个人的脸上都印满收获的喜悦。盐湖这面大镜子,像是照出了每个凡人身上,那个开朗乐观的自己。

只有专心来摄影创作的人特别敏感,敏感地发现天边的云彩悄悄变了色。这次摄影之旅,雨注定要和我们过不去。就像余秋雨第一次进天一阁,大雨滂沱,他认为是上天要他卸下酸腐书生一切门面的斯文,卷起裤腿,赤了脚方能蹚水进入天一阁。我们的行程,想一次把青海所有有特色的美景都拍摄下来的想法也太过贪心,上天要为我们制造一些阻碍。蓝色渐渐退去,从淡灰到黛青,直到整个湖面倒影已经一大半是黑压压的乌云。天上的乌云和湖面的乌云合围起来,只留下一小个缺口,似乎是给仅存的一小片蓝天还有蓝天下的山与桥突围出去。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这片蓝天执着地蓝着,栈道一边的湖面上已经下起了雨,它仍旧在另一边执着地蓝着。直到雨点飘了过来,乌云也接踵而至,大有将整个山与湖都吞没在黑色中。急匆匆收起相机,包好镜头,一边往回走一边不时地回望身后的天空。湖色烟光残照里,黯黯生天际。天边还未被吞没的光亮,将离它最近的云照成深灰色,层层叠叠,直到融入已经连成片的黑云之间。那最亮的光层,勾勒出直插云霄的山尖,山尖并不尖锐,有很圆润的突起,像是天地间唯一能和乌云抗衡的一只拳头。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进湖中,将整块的黑墨,化作粼粼墨纹,沿着栈桥挥洒开去。雨中的我,欣喜若狂,因为上天,让我见识到了世间最大的一幅泼墨山水画。

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七月青海摄影之旅小记(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vj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