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安第二天,女儿说,过几天就是张信哲的演唱会,她已经准备了两张票,到时候让我和她妈去放松一下。
在她心里,张信哲毫无疑问应该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偶像。这样的演唱会,于我们来说,是合适的。
可是,我拒绝了。

不见的偶像有两种,一种是喜欢,一种是爱。
喜欢可以有,可以没有,全看时间和心情,比如几个月不见之后,一家三口吃饭聊天,散步运动,这就比张信哲重要。
但爱,是骨子里的东西,是一段生命的组成部分,无法拆分,无法背离,无法评论,比如齐秦,比如王杰,比如赵传,比如崔健和李宗盛。宁愿不去看他们现在的样子,也要在心里守住他们的曾经,犹如守住自己的。

他们,曾经是那么强大的存在,用音乐,穿透过我的灵魂和岁月,重塑了男人该有的那一份本质而自我的精神。留下的烙印,已经在我的一生中,不死不休。
他们是道路,他们是同伴,他们是父亲,他们是孩子,他们是青春,他们是人生,他们是我的孤单和愤怒,他们是我的热血和平凡,他们是我的爱和哀愁,他们是我自己。
他们已经超越了歌者的概念,但在时光中,无法成神。

所以,当我感觉到自己已经有了中年的狼狈时,我彻底放弃去看他们。我真的不想看到比我更狼狈的他们。
我看不下去他们隐藏的白发。
我看不下去他们的嘶哑。
我看不下去他们谦恭的被他人在舞台上评价。
我看不下去他们的挣扎和无奈。
我看不下去曾经的王们,如今低到了尘埃。
虽然,赵传还是一如既往的高亢,齐秦有了更多的温暖,崔健愈发沧桑,李宗盛娓娓道来的一样让人悸动。但就是不对了,只因为那时候的他们,连眼神和表情,都在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而现在,他们拿着那些骄傲,苍凉的向生活投降。

我理解生活艰难。我没有理由责怪他们。但我真的不想破坏他们曾经给过我的那一点坚持。如果,到最后,连这一点坚持都失去,也许我都会怀疑我曾经来过。
女儿中学时,超级喜欢音乐,甚至熟知所有的流行前沿。对她喜欢的流行,我能接受的不多。
她说,你那时都喜欢什么。我说,我那时都是经典。然后把他们推荐给她。
她听了,很喜欢。她说,很力量,很内心,很震撼,很音乐。
高二时,有王杰的演唱会,犹豫很久,女儿去了,我没去。
演唱会结束了,女儿回来很难受,她说王杰怎么了,根本不是她期望的样子。我说王杰老了,你喜欢的话,把他留在心里就好。

留在心里就好,所以,我不再去看他们的演唱会,不再去看他们的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