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写这篇文?
是为了在前几天写的德鲁克教我们的"人生关键九问"这篇热个身。
因为有人看文章,一下子要进去人生关键九问,其实弄不清方向、把不到脈的。
因此,当一个人还没吃饱,没有安全感时,他只看现在只想解决当下的问题,这是很正常。
只有等到在生活或工作中,会问自己: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开始思索为什么时,那就恭喜了。他的人生,开始有他个人的定义和意义。这三个问题不是问一次就明确,每个阶段经历、经验和阅历不一,你得到答案会都不一样。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孤独之前是迷茫,
孤独之后是成长。
从害怕寂寞到能夠享受孤寂,其实是生命的一大飞跃。
一直无法独处的人,不是想太多就是有太多的包袱。会想很多问题跟会问自己问题这是两码事,而有太多包袱的人也一样静不下来的。
常听到一句话~「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后疫情时代,我们更要学会如何独处。首先,把自己的生活步调放缓些,学习慢生活,学会去享受它。
生活步调变慢了,每每在思绪的转弯处,在片刻缝隙、丝许灵光中瞥见自我,独处感受到的的自由会涌现上来。
"独处"是思考、学习的最佳时间,
逐渐养成“对自己提问”的好习惯。
记得在孩童时期,我们喜欢随口问大人:这为什么?那为什么。
慢慢长大后,对所发生的事情逐渐地漠视,甚而麻木地认为就这样,太少甚至也不提问了。
感伤的是,
没有了童真,同时也失去了好奇。
师父常提醒:
在生活中独处,必须记住这12个字
自问自答、
自答自疑、
自疑自判。
当你开始用这个原则去思考、去提问去回答时,慢慢的就养成了你自己的逻辑思维。纵然有时候判断会错误,但恭喜你,经验和阅历的养成就在这样的训练中形塑出来。
你不常提问自己,除了大环境考验你外,不然就是他人出题考你。。
有没有认真去想过,我们是可以从别人身上发生的问题中,去找教训(就像我们可以从别人玩火的后果,去学会得知不能玩火)。
的确,要透过别人惨痛的经验来学习,的确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学会拿来主义,
拿来当教训~教训长记性。
因为我们看待事物有一种惯性:
认为我的运气不至于那么差,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不至于那么偏偏(让我遇上)。
因此,习惯于每件事情非得要亲自去体验。就这样的惯性思维,造成我们应对事务的能力,很难快速提升。这也就是一般人的认知。
我们都想做正确的事,
首要得先养成“问对问题”的能力。
问对问题,等于指引了对的方向。
问对问题,等于找到一半答案。
要能问对问题,
学习学会遇事反问自己,勉強自己:
自问自答、自答自疑、自疑自判。
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一流的「问对问题的能力」,进而养成「做对事情的能耐」。
问题的背后是“寻找机会”,
难题的背后是“考验能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