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7条——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和第8条——关于知识的获取。对知识有了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我们可以思考这么两个问题:
知识是什么?
如何获取知识?
什么是知识?知识不只意味着会回答问题,主要意味着能够运用。停留在识记层面的知识是死的,只有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这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规律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教师要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美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比如,词的学习,如果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上,不是作为一种创造手段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是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对于词的冷淡和不易接受性,对学习就会越来越疏远。
如何获取知识?要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获取知识,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在备课的时候,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哪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移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为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
课堂上,当疑问产生时,不一定要把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喊起来回答问题,听他们说些什么,然后从他们的零散的回答里凑成一个总的答案。这样的做法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积极性,而不一定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思维积极性,有些学生在回想和回答问题,而另一些只在旁听。而我们需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活动。因此,一旦引起学生的疑问后,老师就来讲解教材,而不喊学生起来回答一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就是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者,使每一个学生在听讲解时,都能按照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如果学生的思路在某些地方是空白或断了线,就得补充讲解,克服思路脱节,在这里没有那种表面上的积极,学生虽然没有开口,没有回答问题,没有相互补充,但这是真正的获取知识。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可以称之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知识仓库的清点。
今天的话题与自己教育实践链接的关键词有:
思维流量。课堂就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对话。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主问题”的课堂设计就是架起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的桥梁。让知识在思考中发展。
集体训练。课堂要避免无效即问即答、碎问碎答,课堂设计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这样才可以激趣、激智。
知识入框。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知识仓库的清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只有把基础知识系统地、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知识的提取才可以游刃有余。
近日,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细细读,认真想,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对基础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都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阅读的力量,思考的力量!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