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周纪一
原文: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译文:
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说:“好主意。”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瑶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不给。家相任章问:“为崐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惧;我们给智瑶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智瑶的靶子呢!”魏桓子说:“对。”也交给智瑶一个有万户的封地。智瑶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拒绝不给。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
故事背景:
春秋晋国由六个士大夫家族轮流主政,在智文子智跞主政期间智家势力大涨。在智文子智跞死后,由赵家的赵鞅主政,联合韩魏两家对智家进行打压。而在赵鞅死后,又由智家家主智瑶主政。
1.为什么智瑶要向三家所要领土?
在赵鞅执政期间,韩魏两家作为赵鞅的帮凶联合起来对智家进行打压。这个时候风水轮流转,智家当权,难免有报复的想法。但是无理由吞并站不住脚,所以这个时候,智瑶向三家说要土地。一来是服从性测试,先从韩魏开始,看他们是不是还和赵家站在一起。二来是找理由吞并。如果韩魏赵拒绝,那么智瑶就有理由发兵攻打。三来是弱赵,在赵鞅期间赵家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如果要对赵家动手,那么作为赵家的传统盟友,韩魏就是要首先消除的。
2. 韩魏两家面对智瑶所要土地为什么退让了?
这里要注意,智瑶不是同时向韩魏赵所要土地,而是先选择了韩,等韩同意给了之后,再向魏索要,待魏国同意了之后再向赵所要。
如果不答应给,智瑶发兵开战,韩魏任何一方都抵挡不住。这个时候智瑶逐个击破,并没有广泛树敌,其他家族的利益暂时没有收到损害。如果不给,开战之后,韩、魏是独立作战的局面,较难拉拢到其他盟友。最后,韩魏两家都不希望和智家开战打的你死我活而便宜了其他的家族,尤其是赵,因此不约而同的同意了,拉赵下水。
3. 为什么韩魏同意了,而赵不同意?
当时晋国原来的六卿现在只剩下,智、赵、魏、韩四家独大。韩魏退让之后,智瑶向赵索要土地,如果赵退让了,那么短期来看,智瑶没有了战争借口,长期来看,智瑶势必会继续得寸进尺,直到把赵魏韩三家彻底吞并。而之前智瑶向韩魏所要土地,已经损害到了两家的利益,因此如果开战赵家可以拉拢韩魏,形成三打一的局面。所以,为什么智瑶向赵襄子所要土地,赵襄子不给,因为赵襄子其实也在赌,韩魏能够拉拢,而且联合三家能够打败智家。
4. 面对有人欺负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面对有人欺负到我们头上,除非我们有一次性击倒对方的实力,否则不要轻举妄动。可以牺牲当前小利来保全大局,拖延时间空间,引入其他变量。
在具体策略上,通过势弱助涨对方气焰,让其多方树敌。期间或许有其他人因为无法容忍,而与之对抗从而分散我方压力、吸引火力,亦或可以拉拢其他被损伤利益的人组成攻守同盟共同对抗。
总而言之,要么就一次性干到位,要么就让别人出手,自己一边观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