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职场当中的一位普通职员。你的领导给了你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在你制定这项任务的时候,领导把他之前遇到过这类型情况的所有经验进行合盘而出。
然后领导对你怀揣着特别大的期望,你对自己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去代替领导做这份非常重要的工作去了。结果结果结果,你居然非常成功的失败了。
你绞尽脑汁儿没有想明白这件事情到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的领导也对你失去了当初对你的认可度与好感度。那么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领导没有把他所有的经验交给你呢,还是你没有把他的经验与方法运用到实处?别人的经验与方法特别有效,为什么到了你这儿就没有效果?
其实你没有错,领导也没有错。错误在于你犯的经验主义错误。 不能用别人的经验直接去指导行动,正确的流程是。在行动中总结出经验,在经验中把别人的经验或者自己的经验提炼出规律,然后再通过规律指导下一步行动。这就是著名的库伯学习圈。
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可以把执行者分为两类人。
第一类,从行动直接到行动的行动派。
他们内心中坚定的认为这些所谓的专家以及咬文嚼字的这些人群,都是非常不靠谱的,如果他们知道这件事情如何去做,他们早就已经做成这个行业的翘楚。所以在他们内心当中,永远都是相信自己,干就完了。从来都不去学习别人的经验与方法,更何谈去总结规律,用的方法只是埋头苦干,成功了认为自己是干出来的,失败了,不去做任何总结,请接着再去埋头苦干。
第二类,拿来主义的经验派。
这类人,深知经验的重要性。但是又太过于依赖别人的经验。认为别人的经验就是自己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一遇到问题就跟别人去探讨,他们有什么经验能让自己去学习借鉴的,其实并不是学习借鉴一下,而是直接用来抄袭。你们服务的对象、内容以及自己的沟通方式都是不相同,你期望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其实这个真是属于小概率事件,就想当你的领导,把他的经验分享给你之后,你去用他的经验再去指导你的行动,这种成功的可能性有吗?有。但是这种的可能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是不成功。你不能因为别人的经验告诉你,他之前经历这件事情是如何去做的,你就把他的方法作为了你去制定这件事情的标准答案。更不能因为你碰巧按照他的方法把这件事情做成功了,你就认为别人的经验就是你做事情的方法,别人的经验,对于你成功非常非常之重要。
以上的这两类人,都是属于倾向于某一方面的一类人。他们没有了解到库伯的理论,他们缺的就是用经验总结出规律,再去指导行动,从而形成行动,经验,规律,再行动一套完整的闭环。
在库伯的这一套理论当中,如何从经验当中提炼出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需要你,具有反思和验证的思维。
幸存者偏见的理论告诉我们,真正能给你指导意义,经验教训与方法的这类型人群,并不是那些成功的活下来的这些人,而应该是那些已经在这条路上死去的,不能开口说话的这类人。那些在这条成功路上没有取得成功的这类人,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你需要去想办法去了解的。如果能让这些人张口,告诉他们为什么失败那么会对你的帮助特别特别大。
相反在这条路上那些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己做了哪些的事情,还是因为得到了哪些的资源支持,还是有哪些竞争对手给予了他们一些特殊的机会,他们讲的这些,你需要去评估哪些是属于他们,做对了的一些方法,哪些是一些客观条件给他们带来的一些机会。你需要去辩证的去看这个事情,而不是盲目的把他们给到你的经验去复制,而是要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规律。
别人在经验当中的哪一些方法使你可去执行时运用到这种规律,哪些经验仅仅是他成功的一些方法,并不能成为你去做事情知道的一些规律。你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和验证,去确认能帮助到你的这些事情,把这些事情作为你去执行这件事情的规律。从而拿着这些规律再去开始行动。那么这个时候,通过把别人的经验总结出来,适合你的这些规律,可能就是你去做这件事情的最有效的方法。
当你总结出了一些规律的时候,你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别人的经验,并不是适合你自己的方法,不要盲目的拿着别人的经验去运用。但是也不要排斥别人的经验,认为别人的经验没用。只有学会反思和验证,通过经验来提炼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规律。那么对于你来讲将会是巨大的收获。
不要去做行动派,盲目的去行动,从来不去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不要去做经验派,把别人的任何经验,都当成你去执行的标准答案。
要学会从经验当中提炼规律,运用规律指导自己再行动,行动、经验、规律,再行动。
打磨好这套完整的工具,将会是你成功路上必必可少的一套武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