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二十年,《修道院纪事》终于迎来了它的再版,这个被《纽约时报》评为“一部充满魔力的伟大小说”,究竟施展了怎样的魔法,让全球读者被它征服?
若泽·萨拉马戈曾说,“我的每一本书都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澄清一个疑问。”于是我们好奇,我们求解,这本在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中,被给予“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讽刺所讲述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让我们把握到变幻不定的现实。”这样授奖辞的《修道院纪事》,是在回答怎样的问题,又澄清怎样的疑问呢?
读完之后才明白,原来萨拉马戈给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赋予了一个深层的象征意义,不能一语道破,只可反复感悟。当这些意象和具象逐步靠拢,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时,我们才能读懂,萨拉马戈究竟想要去表达什么——意志与自由。
可以说,整本书,无论是真实背景下的马夫拉修道院的修建和巴尔托洛梅乌·洛伦索神父发明飞行器的故事,还是虚构的七个太阳和七个月亮之间这场奇异的爱情之旅,甚至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在为了意志和自由而服务。
《修道院纪事》将历史与魔幻相互结合,完美的将这个气势磅礴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剥开展现,同时以历史、社会及个人三种视角进行讲述,虽然在不断地变换,却万变不离其宗,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令人窒息的苦闷。
“除了神的意志之外没有什么高于国王的意志,而没有任何人可以诉诸神的意志,即使乞求也无济于事,因为前面已经说过,这一命令的下达正是为了满足神的意志。”
这是一种专制意志对于个人意志的控制,甚至是谋杀,那么萨拉马戈是如何在这本小说中唤醒个人意志和自由的呢?
一切荒谬的苦难竟来自于国王的还愿——意志控制
故事的开始是为了迎接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本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却造就了人民大众的悲苦。
在十八世纪初的葡萄牙,年轻的国王若昂五世,他毫无节制,穷奢极欲,与王后之间一直没有子嗣,所以为了能够获得子嗣而向主教许诺,如果诞下子嗣,必将还愿扩张修建修道院。
于是,仅仅就因为这一句话,国王的意志控制了一切,它让整个国家陷入了一场无形的灾难之中。他丝毫不曾顾忌国库亏空、民不聊生的现实,依然集聚巨额资金去修建马芙拉修道院,甚至要将它扩建数倍。
多么浩大的一个工程,多么宏伟的一座建筑。
就是这个神圣而宏伟的建筑,让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人们要为之付出劳动、爱情甚至生命。不,它又何止是工地,它简直就是一个人间炼狱!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7759/e944956cf92f78c7.jpg)
为了修建这座马夫拉修道院,当时的葡萄牙人民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他们如同在监狱一般,被武装着的士兵监管看守,每天重复着漫无止境的苦役劳动,他们仅靠着自己的人力,去战胜那一块又一块的巨石,不断地有人被压死,被摔死,被累死,这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教堂背后,承载的是数以万计的葡萄牙普通劳动者的血汗和宝贵的生命。
这是一段有着真实历史记载的故事,萨拉马戈在《修道院纪事》中,将它当做背景,然后用一种寓言的形式,来指责和诅咒那可怕而黑暗的专制独裁,一个人的意志控制了一个国家,萨拉马戈对此毫不手软地去批判,对于封建宗教的反动本质和专制独裁的憎恨之情跃然纸上。
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萨拉马戈在一步一步唤醒着人们对于自由和平等的渴盼,珍惜个人意志的可贵。
上帝就是我,我也可以飞翔——意志苏醒
《修道院纪事》中有一个重要人物,而历史上也确有其人——巴尔托洛梅乌·洛伦索神父。
按常理说,神父本是上帝的代言人,可是这位神父偏偏就不按照常理出牌。他身为神父,却对上帝提出质疑,他不接受“上帝意志”的掌控,而是认为上帝呼吸的是人的意志。
这位神父甚至还有一个飞天梦,一直以来,洛伦索神父都在致力于制造一个飞行器。这是一个历史事实,有着明确的记载,却在这里被萨拉马戈用来代表一种特定的象征。
那么他象征的又是什么呢?其实,仍是在围绕着萨拉马戈要澄清和回答的这个问题——意志。
洛伦索神父在这本书中,象征着人类自由和意志的苏醒。他质疑封建教会,质疑上帝神权,相比那些,洛伦索神父更加相信的是科学知识,更加崇拜的是人类的个人意志,这种意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洛伦索神父甚至有一个狂妄而伟大的言论:人几乎就是上帝,或者最终将成为上帝本身,我之中有上帝,我就是上帝,上帝即我们,他就是我,我就是他!
他看到断臂的巴尔塔萨,会告诉他:上帝没有左手,那么既然上帝用一只手也可以创造出这个世界,你又在怕些什么?洛伦索神父的身上似乎总是围绕着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和举动,却是身体力行地在反叛着封建教会对于人类自由意志的控制。
他用飞行器去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正是对于自由意志的一种无限追求,洛伦索神父一直企图用科学知识和个人意志来挣脱束缚在身上的无形枷锁。
他怀疑所谓的约定俗成,反叛封建的神权专制,这一切看似离经叛道的思想与行径,其实正是个人意志的苏醒。
七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的深层寓意——意志自由
巴尔塔萨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左手,然后回到了家乡,后来在国王的修道院建造工程中,成为了一个苦力。
不同寻常的是,巴尔塔萨有另外一个名字——七个太阳。这个名字可以说贯穿全书的始末,那么,七个太阳在这里是否有什么寓意呢?
萨拉马戈既然在讲述一个寓言,那必然会在他的故事之中渗透进更深层的意义。
这里引用洛伦索神父的一句话:“你是“七个太阳”,因为能看到明处的东西,而你是“七个月亮”,能看到暗处的东西。”
巴尔塔萨能看见明处的什么?他看见了太多,他从残酷的战争中走出来,却在回家的路上,亲眼目睹了人们的生活情况,巴尔塔萨心里的伤痛无以言说,他痛不欲生,进而对于国王的荒诞与奢靡感到深深地愤怒。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7759/bc35260cb307377e.png)
所以,七个太阳巴尔塔萨在这里其实正是代表着最普通的那一个阶层的人民,通过他的眼睛,看到一切明处的东西,当洛伦索神父想要他来帮助自己制造飞行器的时候,巴尔塔萨惶恐不安,他说“我什么都不懂,我是个乡下人,除了与土地打交道,人们只教给我杀人,再加上我现在这个样子,少了这只手”,这是一种最普通最正常的反应,也是巴尔塔萨普通意志的表现。
那么他的苏醒又是何时呢?当神父告诉他——上帝就只有一只手,可他创造了世界。
于是,巴尔塔萨收到了启发,他的个人意识被唤醒,他相信自己可以去改变,可以去创造,然后也是那么继续去做的。
萨拉马戈再一次告诉我们,大众的意识,普通的意志,个人的意志,有着足够强大的力量去推动和改变这个世界,它是是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拥护者、参加者和保护者。
那么七个月亮呢?她是巴尔塔萨的妻子布里蒙达的另一个名字,是神父洛伦索赐予的。
布里蒙达之所以叫七个月亮,是因为她有一个特异功能,在禁食的情况下,布里蒙达可以通过表层看到任何物体的内在,她能看到人们的器官,甚至是意志和灵魂。
布里蒙达的这个特异功能,成为了神父制造飞行器的一大助力,她帮助洛伦索神父手机人类的意志来制造飞行器,也确实乘坐飞行器俯瞰了这个国家。
七个月亮的身上也有着重要的寓意——她是对于宗教专制的一种反叛,也是对于人类进步的一种推动。因为她,才得以让飞行器拥有了人类的自由意志;因为她,才可以将抽象的意志变成具象地事物。
而七个太阳与七个月亮的结合,他们之间的奇特爱情,也是一种互补,让个人意志被唤醒,自由飞翔的过程得以完整。
作家苏童对于《修道院纪事》做出过这样的评价:我很欣赏萨拉马戈的《修道院纪事》。这是有难度的写作,不像传统小说那样先搭好骨架,再往里注血注肉,它是自然流露,是对自身经历的外化的描写。它总在挑战自己。
这个形容在贴切不过,萨拉马戈在这个故事中,将愤怒与蔑视尽情挥洒,却又不乏例如七个太阳与七个月亮之间的美好爱情和他们与神父之间的真挚友谊,他将宏观历史与魔幻想象完美结合,给这个传奇故事中注入了血肉。
《费城问询报》说它是一部虚构而极富原创性的历史小说,足以比肩加西亚·马尔克斯巅峰时期的任何作品。
实不为过。
网友评论